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星  罗澜月  蒋登祝 《金卡工程》2009,13(11):115-115
鸦片战争后,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国人对宪政思想有着不同的认识。清政府为挽救岌友可危的统治,决定立宪,先后颁布了一些宪法性文件,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极力主张实行宪政,他们宣扬宪政思想,支持宪政改革。资产阶级国家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清政府实施宪政。清末立宪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宪政思想从此深入人心,为民国及以后的宪政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空前动荡,曾经被中国商业银行作为学习典范的西方商业银行身陷危机,这无疑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之路产生重大影响。面对这场危机,中国商业银行谨慎应对、深入学习,既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又不全盘否定、畏缩不前,坚持继续深化改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已经延续了两年之久的欧债危机不仅凶猛地席卷了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而且展现出了向西班牙、意大利等核心国家蔓延的迹象,甚至连法国和德国也可能受到侵蚀。正是如此,从出台和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到实施空前的财政紧缩政策,从欧洲央行大规模采购深陷危机国家的主权债券到寻求发行欧元债券,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国家都在为抵抗和化解债务危机进行着殚精竭虑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陈歆 《金融会计》2014,(6):39-47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国家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重大制度性缺陷。痛定思痛,近年来国际社会深刻反思危机教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寻求合作构建新的国家监管框架,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主导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已陆续出台了以巴塞尔III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金融监管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涵盖微观机构、中观市场和宏观体系各个层面,广泛涉及资本、流动性、薪酬制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跨境危机管理与处置、影子银行等多个重点领域,反映了国际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标准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5.
胡光  刘楠 《金卡工程》2010,14(10):2-2
贺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在民族危机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试图用振兴民族文化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现实矛盾。不断地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求可供利用的资源;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吸收西洋文化的精华来充实自身。从而达到古于今、中与西的融会贯通,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6.
政府危机是建成政府以来由来已久的问题,要合理有效的化解政府危机,除了正确的认识,还要能够合理的处理若干重大的关系,把握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梳理危机牵连的方面,处理危机带来的后果,把握住危机化解的关键性因素更能直接有效的处理好政府危机。我国政府危机出现过并早就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因此在应对政府危机时已经有了初步的保障措施,只是危机事件不定时、不定量,所以仍然需要完善和加强,并适当的向成熟的西方国家学习一些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中德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真止主动的是中国一方.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任务是对外实现民族独立与对内完成社会改革.在此过程中,"西方"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德国之所以引起中国人的特别注意,与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所暴露的西方的分裂有深切联系.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对中国的意义在于:没有统一的西方,向西方学习存在着学习哪一个西...  相似文献   

8.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在日益高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中,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在此期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也经由新教传教士和回国的留学生传入中国.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校开始开设经济学学科.进入到20世纪以后,借助经济学专著的译本和国人的自撰等形式,西方经济理论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并发展开来.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西方金融体系的重新组合,为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反危机措施,在反托拉斯法的基础上,西方各国建立了专业化的金融体系。在此后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中,不论是社会生产规模,还是产业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变,世界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这些都要求资本的流动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国家的剩余资金寻求流向收益高的投资场所。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山西票号在历史上曾经称雄百年,一度成为清政府的财政支柱,至20世纪初,面对势不可挡的西方商业银行浪潮,无可避免地衰落了。在又一个百年来临之际,当外资银行又将大规模涌入之时,特别是百年之前就曾主导我国金融业的汇丰、花旗等国际知名大银行又发出了咄咄逼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戴宏 《中国金融》2012,(4):25-27
西方先进商业银行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惩奖并重的管理机制,值得我国银行业学习和借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反复出现、国际金融环境剧烈变革等多重复  相似文献   

12.
闫冰竹 《中国金融》2012,(14):36-37
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推行科技金融,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科技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财政恶化和经济疲软一直不见改变的势头。欧洲主权债危机自2010年初爆发以来,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目前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全球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下,世界经济学家对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普遍持非常悲观的态度。西方国家政府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财政、货币政策,试图复苏经济,但收效甚微。西方国家的财政状况仍然在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11,(7):10-11
金融危机爆发后.当世界还深陷危机迷茫挣扎的时候.西方学者和政策官员已开始到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的小国不丹去寻求“另类”答案。他们意识到,主宰20世纪的以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GD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有着潜在的问题,世界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晓郛 《金卡工程》2008,12(8):21-22
宪法是平等地讨论社会重大问题的产物.中国近代的宪法都是阶级斗争和权力斗争的结果,是传统专制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胎儿.因此无论宪法规定如何,西方意义上的宪政运动在清末注定是要失败的.清政府主导立宪过程,但是其他几方势力在此过程中展开了博弈,最后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政府的灭亡,也结束了立宪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如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国银行业稳健持续发展寻求最佳出路是摆在我国金融界面前的严峻紧迫的课题。作为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三中全会后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此次危机中,防危化险,寻求机遇,乘国家十大经济政策的东风,借我国产业调整之机,实现作强、做大、做优的宏伟夙愿,成为根基稳固的金融常青树,是当前应该作出的抉择。  相似文献   

17.
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在我国民族地区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要结合民族地方的实际,分析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特殊性,探究危机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为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发现,以卸甲坪土家族乡为代表的散居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土家族聚居区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淡化;传统体育项目由原始的敬神娱神价值进一步向娱人健身价值转化;民族传统项目逐步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其差异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下降;出现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的危机;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向竞技化的方向发展;散居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兼收并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政家 《金卡工程》2010,14(6):286-286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大量西方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财政状况恶化,许多企业被迫进行重组甚至中请破产保护。不少国家的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发展前景举步维艰。在危机的影响下,出现困难的企业为走出困境,不得不出售资产、品牌等,甚至被迫转移整个企业,这给遭受危机较轻的中国企业从事海外并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现阶段海外并购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肖准 《湖北财税》2003,(11):61-6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局面,西方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经济风险。公共部门在应付危机方面所花费代价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