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久前,茅台在美国被检出塑化剂(DEHP)超标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当各界群起揣度茅台海外被检的幕后推手是何方神圣之时,不久著名投资人、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通过微博公开称:"送检的茅台是我的,但我不会做空茅台."他表示,送检此举只是证实自己对茅台不会主动添加塑化剂的猜测,为可能增持茅台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用谈"塑"色变形容国人的心态,绝不夸张.前段时间,由于白酒中被检出含塑化剂,一场塑化剂风波再次成为公共焦点.人们忧心忡忡地问:塑化剂究竟离我日常生活有多远?怎样才能远离潜在的危害?专家小心翼翼地回答,塑化剂常用于塑料制品中,但并不意味着都产生危险,即便是进入人体,只要每天摄入量低于规定标准,便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大碍.由此看来,科学既会令人不安,也会让人暂且安心.  相似文献   

3.
从酒鬼酒陷入塑化剂超标丑闻到"国酒"茅台受到质疑,白酒行业被塑化剂搅得乱作一团。但奇怪的是,讨论来讨论去,很多人最终又将板子打到了"国标"身上。按此逻辑,如果没有国家标准,企业产品出现问题就是理所当然了?塑化剂正成为白酒行业不能承受之重。继11月下旬酒鬼酒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丑闻后,网友"水晶皇"2012年12月初的爆料,又让"国酒"茅台遭受质疑。12月12日,茅台就塑化剂相关问题召开媒体见面会  相似文献   

4.
有专家表示,在市面出售的任何勾兑的白酒,可以大胆预言:没有任何厂家有胆量去送检,否则,绝对在劫难逃。有的名酒自己也知道,所以送检都是不含塑化剂的特供酒。在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刚刚发生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经过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塑化剂事件"曝光后的几种"声音"有行业专家分析称,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5.
人是最难被了解、最难被预测的动物。一位西方读者挖苦说:”当我愈了解到人性,我就愈爱别的动物。”人有男女、老少、美丑之分,最重要的区别,还是人是不是像人——君子与小人的严格分野。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19日,国内知名白酒品牌——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可能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之后,塑化剂迅速波及到整个中国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行业大佬纷纷"躺着中枪"。在此过程中,中国酒业协会与"涉案"企业及时通过媒体与社会各界取得沟通,来澄清事实。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进程,来与读者共同探讨企业在危机面前应该具备的营销智慧。  相似文献   

7.
“两种错误”不能犯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有对未来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我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长得太难看了,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断定到最后,我变得非常郁闷,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最近我发现不少便利店里出现了饮料加热柜,开始销售加热盒装或瓶装饮料。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的白酒塑化剂风波,有点担心加热后的塑料瓶会不会释放塑化剂,我们会不会不知不觉中了塑化剂的招呢?根据来信记者走访发现,便利店中饮料加热柜的温度多控制在50℃以下。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低温加热普通饮料瓶问题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09,(1):148-149
我是茅台人,我爱国酒事业,它融进了我的血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深厚的“茅台情结”,铸就起了茅台辉煌的大厦。今天,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与“中枢”,茅台的财会工作者正以和谐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宗旨,成为国酒茅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 《长三角》2012,(12)
种种迹象表明,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更多的内幕被相继抖出来。“集体门”:酒业协会负责人证实,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08,325(19):62-63
乳业出这么大的事几,给不会说话的孩子们造成那么多伤害,这是天大的事儿。所以我得知信息后,就立刻开了全集团大会,发了一个承诺。为什么?就是要让全国的员工、经销商以及合作伙伴都知道这件事儿。9月17号,我的博客就刊登了我的发言,我想作为领导品牌之一,至少要表一个态。  相似文献   

12.
《住宅与房地产》2012,(8):71-71
孙总是北京传媒业的大佬,谈到纸媒的未来,他这么回复我:不会再发展,也不会消亡,这样的局面会维持五至十年。这样冷静理性的回答多少让我感受到一些寒意,尽管现在是流火的七月。  相似文献   

13.
, 《长三角》2012,(12)
随着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持续发酵,白酒中为何出现塑化剂?酒中塑化剂的含量有无标准?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损害?谁为消费者知情权护航?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钓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竹篓里面放一群螃蟹,不必盖盖子,螃蟹肯定不会爬出去。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其中有一只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往上爬的自然被拉下来,最后大家都爬不出去,这就是“螃蟹效应”。互相牵制、跟风、内斗的属性是致使螃蟹永远爬不出竹篓的直接原因。从此案例,我们也依稀能看到某些企业的影子。 竞争是企业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如何让竞争有序、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而避免出现“螃蟹效应”?就此主题,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新华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源、生命人寿海南分公司总经理阎济东、合众人寿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刘榆九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晓庄 《中外管理》2008,(10):114-115
“恭喜你们!这次项目我们一举盈利了3000万。”李副总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喜悦,和陈清、李然击着掌。因为他们两个人带领各自部门的鼎立配合,项目才得以顺利完成。此时的陈清和李然,心里都非常高兴。然而,他俩只是礼貌地微笑着点了点头,互道了一声“合作愉快”,就别无二话了。  相似文献   

16.
陆明华  冷华 《乡镇论坛》2011,(25):40-40
编辑同志: 我和老伴老来得子。将他视若珍宝。去年年底,儿子要结婚,我和老伴商量后,便将自己的一套住房送给他作为婚房。可让我和老伴想不到的是.儿子自从结婚后就对我们俩不管不问了。前不久,老伴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必须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茅台在国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国酒的象征,茅台有着其他高端酒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即使作为有着如此优势的国酒,茅台在品牌的相关问题上,犹如一瓶好酒不小心被碰倒,好酒洒了一地,叫人感觉很是可惜。  相似文献   

18.
2001年茅台集团提出建设产量2万吨.销售过百亿的大集团的目标。2006年2月12日。茅台集团股份公司发布茅台酒涨价公告,原市场价格268元/瓶。涨到408元/瓶,突破了300元/瓶大关,与五粮液站到了同一条价格线上。同时茅台的年份酒价格也分别上涨,15年陈年茅台上涨27%左右,在788元基础上上涨了200元左右,而30年陈年茅台的价格则上涨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黄宏生 《公司》2004,(1):39-40
狐狸型的人总是追求许多目标,把世界看得很复杂:刺猬型的人心中始终只有一件大事,因此,他们往往能运用简单原则使企业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做大、做强、做久,你选择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鸣 《中国企业家》2003,(12):106-107
中国企业在提到自己的战略时,最常听到的一名话是“迅速做大做强”。而国际一流企业却不会这么提。不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