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使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仅对其外部形象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与组织绩效有莫大的关系.本文从“郭美美”事件入手,分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益和慈善,究竟是获得商业机会的筹码,还是一个企业家精神升华的必须?周星增的慈善之路, 在这二者之间曲折上升  相似文献   

3.
张涛 《新远见》2010,(4):98-104
企业一直是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主力军,即使在金融危机之年,企业仍然是国内最主要的慈善捐赠主体,2009年上半年我国各类企业捐赠54.57亿元,占境内捐出款物总额的60.3%。近期,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了"企业公益指数"首期研究成果。首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的企业公益尚处在起步阶段,指数得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11,(10):26-27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参与公益日渐活跃。同期在商界内外,也发生多起与公益相关的争议事件。深层反映目前国内公益运作,包括与商业的对接,缺乏制度化、组织化。企业做公益不仅是行善,也是重新界定自身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潮商》2011,(4):43-43
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张章笋认为,每一个在外的潮汕企业家的心中,都怀有回报家乡的美好愿望,关键看如何发动、引导和组织。汕头市慈善总会潮商公益基金的设立,正好为广大潮商提供了一个为家乡做公益的机会和平台。他代表北京的潮人与企业家表示,将积极参与潮商公益基金会的各项活动,支持家乡发展。  相似文献   

6.
段喜茹 《经营者》2013,(4):134-137
博世员工中流传着一句话“给博世打工就是给慈善打工”,因为博世公司92%的股份属于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后者是—家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不从事商业活动,只履行公益意愿。自1964年成立以来,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已累计为自身和外来公益项目提供了约10亿欧元资金。  相似文献   

7.
公益2.0     
朱汐 《中国企业家》2013,(18):106-109
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代表的NGO组织正努力实现从给钱行善到培育、支持草根公益组织的艰难转型8月的一天,在从四川芦山县古城村考察完项目点出来的路上,何道峰拐进一家小茶馆等待与王石会面。等待的间隙,他靠在椅背上休息,一不小心睡了过去。常摆弄的老花镜握在手上,耳机线垂在胸前。告别王石继续赶路时,他自嘲:"刚才怎么睡着了?看来年纪真的大了。"何道峰57岁,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现任执行会长,也是公益慈善领域著名的改革派和实践派,曾对这个官办慈善机构进行过大刀阔斧的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公益≠慈善     
慈善和公益的区别在哪里?如何看待公益与慈善?随着企业的发展,在越来越多参与和参加的社会活动中,这类问题一直成为困惑的话题,清晰一下它们的概念,对于企业家们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公益不等于慈善,慈善产生公益,公益源于慈善。我们很多人接触公益、做公益,是从自己的一颗善心、慈悲之心开始的。当我们因某种因素有所触动之时,这个触动就化为一种想法,然后产生行动。这种行动会促使我们去做善事,产生利他、利我之行为。刚开始的行为可以是简单的捐款,也可以是简单的付出自己的一点时间帮助他人的行为。当然这个阶段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个人性,这些行为表现的是个人行为。当我们做慈善久了的时候,就会认识很多和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渐渐地我们会想到如何一起做事,如何发挥团队的力  相似文献   

9.
王一 《企业导报》2012,(7):11-12
近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然而却屡屡遭遇慈善腐败弊案,是以民众开始对不透明、少监督的慈善业投以不信任的目光,与此同时对于健全中国公益慈善业管理体制的各种讨论也甚嚣尘上。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公益事业的两种主要参与形式——公益基金会与公益信托,分析各自恰当的市场定位。进而指出,可以在社会一般性捐款管理方面增加公益信托的比重,充分发挥公益信托高效、规范、透明、安全、便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这些从实业转向投资的人,也恰是国内各种民间公益慈善活动中的“活跃分子”企业界最近有两个热门词语,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慈善。这两件事,一个聚财一个散财,前者是“赚钱的艺术”,后者是“奉献的艺术”,看起来完全是两个极端。但是且慢,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1.
读当一面     
高婧女现居南京职业生涯:8年职位: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助读龄:3年《中国企业家》读后感:冯仑作为民企界的老江湖,深谙在中国经营,包括经营慈善之道。《貌离神合做公益》这篇提出诸多真问题。最近企业家做公益很热,遭非议也很多。企业家要貌离神合做公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代》2014,(3):109-109
2014年1月16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公益节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公益节主题为“从公益出发,与美丽同行”。众多热心参与公益慈善的各界朋友在这个冬天再次相聚,继续寻找那些支撑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福建质量管理》2013,(12):12-13
2013年10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CCTV慈善之夜”启动仪式暨中国慈善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大型公益活动以“致敬中国慈善践行者,关怀中国慈善受助者,引领中国慈善发展方向,重塑中国慈善文化”为宗旨,将产生10位“CCTV年度慈善人物”。  相似文献   

14.
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对公益慈善事业有相同的看法。例如迄今依旧被《福布斯》列为首富的墨西哥富豪施力穆(CarlosSlim)就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慈善宣言不以为然。施力穆过去50年投在慈善方面的资金高达数万亿美元,但是捐出个人财产的50%或40%都无济于事,做慈善取得的成就几乎为零。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减贫的唯一手段是增加...  相似文献   

15.
《潮商》2011,(4)
金味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20年来从未间断。2011年,金味以“金味20年·暖心的滋味”作为主题,联合学校、慈善团体、公益组织、志愿者等,针对学校、敬老院、社区、医院等发起活动。截止到6月,金味对2所医院、2个大型社区、1个敬老院开展了送金味麦片、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3,(20):148-148
9月21日-23日,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善展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东风汽车公司以“中国梦东风润“为主题参展,全面展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的成果。在此次慈善展会上,东风公司对“润”计划内容和东风公益基金会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展示,并重点介绍了“润计划”在公益与环境责任方面开展的三大特色履责项目——“东风润茁行动”、东风“碳平衡”生态林项目、湖北“三万”活动,吸引了众多观展者参观询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民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捐赠、设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组织员工开展志愿服务、在投资兴业中吸纳困难群体、传播慈善文化及其他创新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具体参与途径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捐赠有价证券、专利、技术等探索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方式,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探索企业留本冠名慈善基金、公益信托等新载体,  相似文献   

18.
高婧     
《中国企业家》2011,(17):25-25
女 现居南京 职业生涯:8年 职位: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助 读龄:3年 《中国企业家》读后感:冯仑作为民企界的老江湖,深谙在中国经营,包括经营慈善之道。《"貌离神合"做公益》这篇提出诸多真问题。最近企业家做公益很热,遭非议也很多。  相似文献   

19.
马云 《英才》2013,(3):26-26
慈善是个人的,公益是Public,把慈善做Public就会味道做差,把公益做Private的时候,就没有影响力。慈善和公益是不同的。慈善是什么?慈善是给予,慈善是个人行为,是善心。背后捐多少,那是我个人的隐私,我不希望告诉别人。慈善是个人的,公益是Public,把慈善做Public就会味道做差,把公益做Private的时候,就没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王新业 《经营者》2007,(10):16-16
我国的慈善事业正处在起步阶段,慈善事业不成熟,慈善捐赠不透明;很多富豪捐赠方式隐秘,不少企业家保持低调,不愿公开其在慈善领域的贡献;中国富豪乐于慈善的公益意识不强,缺乏“人人可慈善”的大气候等,是福布斯这样一个商业性质的杂志取消中国慈善榜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