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小粮食,却维系着天下百姓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维系着天下百姓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也维系着百姓一个又一个的心,以及以心构成的顶天立地的民心。天下粮仓,国脉所握,国脑所在。所以,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O,为了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国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在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趋热明显加快,各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也在不断改革和调适、调整之中。由于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粮食安全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重要和严峻,很有必要认真对待和重视审视。客观认识和正确判断当前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我国的粮食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从粮食生产看,全国出现了总量相对过剩的喜人局面;从粮食消费看,基本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从粮食流通看,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买方市场。但鉴于我国粮食生产的脆弱性和粮食安全的特殊性,在看到粮食形势喜人的同时,对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也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判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有显著提高,但不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已由1978年的3048亿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5130亿公斤,并连续几年粮食总产保持在5000...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既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持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一些措施,并展望我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如何实现这一要求,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更是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在新世纪面临的责无旁贷的新任务。作为一个粮食工作者,试就山东省粮食安全形势及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看法。   一、山东省粮食安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始终把粮食生产和流通…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在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强调要正确估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向主产区集中,流通格局从“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区域分工正在形成,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出发,集中阐述了当前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保护和支持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做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要主动为国分忧,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发展粮食产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粮食产需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粮食购销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是各级粮食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一、认清粮食形势,创新购销工作思路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粮食购销工作面临的形势有以下特点:   (一 )国内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粮食工作的外部环境明显宽松。一是党和国家把粮食生产和流通,特别是确保粮食安全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粮食流通秩序将进一步规范,粮食购销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粮食工作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牢固。二是国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采取…  相似文献   

8.
陈彬文 《农村经济》2004,(12):28-30
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且缺口不断扩大,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农业发展新阶段,要认真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继续把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质为先".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逐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政策扶持,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已得到了基本解决,供求总量实现了基本平衡.能不能吃饱饭已经不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粮食安全的内涵已从单纯的粮食数量安全扩展到粮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1 客观认识和正确判断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然显著提高,但并不稳定 在近20年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 048亿kg增加到1998年的5 130亿kg,并连续几年保持全国总产在5000亿kg左右。但是,2000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13亿公顷调减到1.07亿公顷,比上年锐减600万公顷,粮食总产骤减到4 625亿kg。1年内粮食面积、产量减幅之大都是超常的,可见当前中国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1.2 近年出现的粮食总量供大于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