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新安 《品牌》2005,(7):42-47
从2002年投产到2004年,福田欧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不仅走完了传统卡车企业几十年才走完的路程,飞速跻身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第一集团军,创造了年销售重型卡车近45000辆的骄人成绩,而且还成为了国内重卡市场的领跑者之一。福田欧曼的发展被业界和专家称为“欧曼速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4,(8):86-89
引子 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一场席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一次波及亚非欧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性变革——全球化,势不可当。公元2003年2月,北汽福田与德国奔驰联手打造——匹配洲际超远程、巨额载重运输需求,并适应多种严酷路况的新一代重型卡车——福田欧曼Auman。  相似文献   

3.
北汽福田公司在实现轻型卡车及联合收割机产销量全国第一后,采用欧洲技术,仅胜年时间,开发制造的福田欧豹大中马力拖拉机问世。从去年7月份开始,福田欧豹系列大中马力拖拉机热销市场,引起同行业和社会的极关注。福田欧豹迅猛崛起的奥秘何在,为此记专门采访了北汽福田潍坊农业装备分公司。  相似文献   

4.
近日,重卡市场新秀福田欧曼对外宣布,福田欧曼从今年元旦至4月底,销售突破1万辆。但令人生疑的是,在2月底,重卡市场的销售形势还很不明确,这则消息可靠吗?  相似文献   

5.
赵雨 《市场研究》2005,(4):34-37
2004年,与处于低迷的轿车市场相比,重卡市场的兴旺无疑是汽车工业的夺目亮点。而重卡市场中最令人瞩目的就要数福田欧曼。令人惊叹的是,福田欧曼这家仅仅处于中重卡批量生产第二年的企业,以10倍于行业销量增长率的速度,排在一汽、东风之后,并紧随中国重汽,位居行业第四,冲入第一方阵。欧曼上半年在中重卡市场销售完成近18000台,超过去年全年总销量;销售增长率为170.4%,是行业平均增长率的10倍。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业界瞩目。如果仅从产品与销量上看待福田欧曼在业界的成功,顶多一顶“黑马”桂冠已足够。但事实上。福田欧曼这个“速成巨人”的背后,蛰伏着许多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路货运业的迅猛发展,重型卡车的需求也日趋旺盛。2005年伊始,快速响应市场的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便推出了一系列新款重型卡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5吨以上“重卡”。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初,“吉利收购VOLVO”成了国内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之一。 VOLVO集团1927年创立于瑞典,1999年把VOLVO的轿车业务卖给福特公司后,VOLVO集团完全退出了轿车行业,在亚洲收购了三星重工的挖掘机业务、在欧洲收购了雷诺卡车公司,在北美收购了迈克卡车公司。这三次成功的收购使VOLVO集团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北美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以及世界最大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制造商。目前VOLVO集团包括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用柴油机、宇航和金融服务6大业务领域均进入了中国,而VOLVO卡车在中国的推行,更已经成为VOLVO集团最大的业务……  相似文献   

8.
提起2005年度中国重卡车市.几乎所有重卡厂商的回答都是“冷”。从年初各厂商的预期目标到年末的实销数量,各厂家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堪称中国重卡领先者的中国重汽、陕汽.面对当前的重卡消费市场也纷纷表示出“无奈”之情.虽然在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量上,自2005年8月以后都加入了负增长的行列。而以中重型卡车为市场消费引擎的一汽解放、东风及以“营销策划”为主旋律的福田欧曼.在量上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市场份额直线下滑.库存量狂飚猛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的进一步提高,购买重型卡车已由价格为重的阶段过渡为综合实力考察的阶段。重型卡车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每台车的价格不菲,其配置和性能是否合乎用户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适合使用的重型卡车才能使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但目前国内用户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有许多用户还不懂或不会向生产商提出自己的要求。只提出需要重型卡车从事何种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多少了解一下你需要的重型卡车用何种配置更合理。因为市场上各品牌重卡的销售人员外并不都是童叟无欺的,欺诈客户的现象明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雷诺重型卡车品牌MAGNUM共生产7847台,PREMUM欠生产16150台,这两种重型公路运输车主要在欧洲地区销售;  相似文献   

11.
近日,首批10辆德国MAN豪华重型卡车在金华青年尼奥普兰集团生产线上缓缓驶下这标志着该集团从德闰MAN集团引进的MAN豪华重型卡车已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迈出r向商用车领域进军的步伐。集团苇事局主席庞青年告诉记者,MAN豪华重型卡车首期规模为1万辆,远期规划10万辆。  相似文献   

12.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我们今天这篇文章中,“工”就是湛江陆宇运输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华荣,“利器”就是以品质蜚声世界的德国曼卡车。运输事业已然颇具规模的陈华荣在得到德国曼卡车这件趁手的工具后,事业开始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北美是全世界最大的重型卡车市场,1996年销售总量约为27万辆,其中15吨净载量以上的自御车,净拖载量30吨以上的拖车以及5立方米以上的混凝土运输车占80%以上。北美地区经济发达、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些都是重型卡车市场欣欣向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市场销售领先品牌信息发布会上传来喜讯:一汽解放牌重卡和中、重型卡车分别以118985辆和200728辆荣列2002年度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全国中、重型载货汽车仅设两大奖项被一汽独家摘取。至此,解放中、重型卡车实现了“五连冠”。  相似文献   

15.
周应 《环球供应链》2005,(7):126-129
在重型卡车的轰鸣声中,记者随同雷诺卡车的16名员工和几位知名车手,见证了一段探索诸多迷人国度的非比寻常的历险  相似文献   

16.
一汽解放     
《中国汽车市场》2007,(8):10-11
一汽解放携最新下线的J6卡车参加了本次长春车展。J6是一汽历经6年精心打造、完全自主研发的具有当代世界级水平的重型卡车。共有豪华、标准、加强和超强4种配置,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7.
尘封的历史一旦拂去它表面厚重的尘土便会因为和现实的对比而使人惊讶。 20年前。当斯太尔卡车公司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进入中国时,几乎没有人会预见到今天的结果:在中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卡车中,每10辆中有8辆采用了斯太尔卡车技术!现在,约有20万辆斯太尔卡车在中国大地上运行,而斯太尔卡车在中国也成了重型卡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欧洲重型卡车制造业龙头之一的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与我国重卡行业鼻祖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强强合作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的第一批沃尔沃FM12系列重型卡车3月31日在济南隆重下线.沃尔沃集团总裁雷夫·约翰松先生与中国重汽集团马纯济董事长,出席了盛大的下线仪式.第一批沃尔沃合资卡车的成功驶下生产线,必将在国内重型卡车市场引发具有跨世纪影响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9.
春兰     
《中国汽车市场》2003,(5):58-58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针对中国卡车市场做过一项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到2010年,中国卡车市场的需求将达到150万台以上,其中重卡的需求量将达到十几万台。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每年重型卡车的销售量只有1万台左右。据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运输革命将在2003年全面展开,公路运输在很短时间里就会进入重卡时代,重卡每年的需求量将达到5万辆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2006,(11):58-59
国内最年轻的重卡企业华菱汽车集团又有惊人之举——CAMC重型卡车参加了9月21—28日在德国举办的2006第61届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览会,与国际著名汽车企业奔驰、尼奥普兰、MAN、沃尔沃、斯堪尼亚、赛特拉、依维柯、DAF等同场展出。这是华菱汽车首次在海外参展,也是中国自主品牌的重型卡车首次在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亮相,受到国内外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展会期间消息见诸于德国国家电视台、报纸等媒介后,华菱展场一时人潮涌动,应接不暇。经济日报、中国汽车报、中国汽车市场杂志等多家媒体记者不远万里前往采访华菱,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重型卡车呐喊助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