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撬门     
撬门穆丽杰爱依家庭服务社刚开张的时候,由于宣传个够,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服务社是干什么的,所以头几天里没有一笔生意。我们几个人坐在空寂的办公室里不知如何是好。一天清晨,天下着小雨。满天黑沉沉的,预示着怀有一场大雨,我不由地加快脚步,向服务社走去。远远的...  相似文献   

2.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5,(8):B015-B016
虽然汇源的专卖店是只“专”不“红”,生意惨淡,但是有些专卖店却是又“红”又“专”,江浙一带喜糖专卖店“喜铺”盛行,而且生意都还不错。  相似文献   

3.
时尚消费     
《中国供销商情》2006,(4):47-47
美国有个叫斯坦先生的,在一个小城市开了一家店铺,后来引来了不少竞争者,比他的价钱更低,很快斯坦店生意下降几乎为零,但斯坦先生是个爱思考的人,他坚信“一定还有其他办法”。后来他开始想如果把顾客当作生意合伙人而不只是顾客会怎样?于是一个“你的店”就这样诞生了。当一个满意顾客推荐了另外一个顾客时他就同时获得了推荐奖金。推荐越多所获折扣越多。既可做为消费者又可成为经营者。现在斯坦先生的四个女儿经营着“你的店国际有限公司”一家财富500强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广东供销》2004,(2):49-53
浙江省德清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不懈牵头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搭建了为农服务的平台,拓展了供销社的服务领域,而且推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现将德清县供销社建办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的情况予以编发,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李建超就喜欢做生意,爱“折腾”事。大学毕业,李建超供职于当地一家新闻媒体,从事采编工作。工作之余,李建超经常倒腾点小买卖。有一次,他做了一笔渔具生意,竟然两个月就赚了三万多元。  相似文献   

6.
“两社”就是农民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  相似文献   

7.
生意日记     
早就听重庆服装界的朋友说,哈尔滨羊毛衫经销商张宝生是个“下细”人,他有一个常人都不太理解的习惯:记生意日记。前不久,笔者有幸在上海一羊毛衫市场见到张老板,认真翻阅了张老板的“生意日记”,在那并不复杂的描述和不太工整的书写中,除了有每天哈尔滨与上海气候的对照外,他还着重对进货情况及家中销售情况予以详细笔录,旁边还有自己独到的“点评”。张老板极有兴致地告诉笔者,他记生意日记已有些年头了,此“积习”让他获益匪浅。不但对每年两地的气候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对自己每年在哪个季节都进了些什么货、销售情况如何等…  相似文献   

8.
粮食企业的下岗职工潘德贵,下岗后又重拾老本行做起了粮食生意。不同的是,这次他的粮食生意做得有些另类,并在这另类的粮食生意中找到了条另类的财路。2003年盛夏的一个午后,东北一位粮食经销商接到以前的一位老客户潘德贵的电话,想从他那里弄点大豆。这位经销商很是奇怪,潘德贵不是从粮站下岗了吗?他疑惑地问:“老潘,你又要做粮食生意啊?”电话的那一边。潘德贵哈哈地笑着说:“我是要做粮食生意,但是这次不需要发车皮。你只要把粮盒从邮局给我寄过来就行了。“不发车皮怎么做粮食生意?潘德贵这次做的就是一次另类的粮食生意。  相似文献   

9.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有一句名言:“创意创造生意,想象力创造利润。”但是“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才会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商业怪杰——创意经营的制胜之道》一书中所讲述的就是一群具有创意经营理念的人,以及他们所领导的运作模式创新的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次外出打车,车行至离某加油站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停住了,司机不好意思地说:“没油了。”只好下车帮司机将车推到加油站。待加好油重新上路后,我不解地问司机:“中途路过好几个加油站,你为什么不提前加油,非得等车没油了才加呢?”司机师傅告诉我:有一些加油站叫人信不过,不是缺斤少两,就是油的标号不够。因此,宁愿多跑几公里,也要到这个“放心”加油站来。常听老板们埋怨生意不好做,我想生意“经”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以诚信为本”。“诚信”就是生意。消费者为何对老字号、老品牌情有独钟,原因就在于他们在顾客…  相似文献   

11.
汉正街揭秘     
在经济难以启动,消费不旺,众皆慨叹“生意难做”的今天,汉正街依然风采不减当年。汉正街的老板们有何诀窍?  相似文献   

12.
大凡生意人都祈盼一年四季财源滚滚,岁岁年年生意兴隆。不过,这一传统性的生意理念已受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有着巨大落差的淡旺季之分的季节性产品同样成了生意人的“摇钱树”。因此,在司空见惯、鹦鹉学舌般的常规生意被千万遍重复着,生意人叹着“如今生意难做”之时,精明之士却“另辟蹊径”,跟着天气做生意,这样的生意虽然只能做一二季,但也可大发天气财。  相似文献   

13.
一小时生意圈 “着急就找快书包”,徐智明的电商生意发于网上书店,但早已不局限于书刊,零食、礼品、鲜花、药品甚至演出票……新品类的增加,往往就是因为微博上网友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光彩》2014,(2):42-42
Q:我做贝壳饰品批发生意好几年了,有自己的加工厂,因为产品有特色、质量好,生意一直不错。2008年,我开始接触电子商务,先在淘宝开了店,但生意不好,半年后又开通了“阿里巴巴诚信通”,现在已有5年时间,生意还是不行。现在我又加入了“淘里淘外”,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同行是冤家。而这次安徽之行却改变了记者的这种看法。蒋桂芝这位做了十年小学老师的生意人,把老师特有的那种爱、宽容和善良也带进了她的生意圈。结果,她开发出的“气球充物器”、“水晶彩球”、“气球卡通娃娃”等项目不仅没有因为她的憨厚而“夭折”,反而是越做越大,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如今,蒋桂芝已经出台了全国加盟计划,她的目标就是要带富一方亟须投资的小本创业者。当有人提出疑问:“这种小生意也能赚钱吗?”蒋桂芝笑了:“我开发的‘气球充物器’、‘水晶彩球’、‘气球卡通娃娃’关键的卖点就是市场上没有,而且投资小、利润高。  相似文献   

16.
初夏 《华商》2014,(13):56-59
在中国,婚姻是一门重要的大生意。可惜,这门大生意过去除了游击队式的小店之外,唯有几家互联网企业经营婚姻生意,而且大多不赚钱一直到婚姻市场020模式的出现。 “春节央视广告曝光总量约1000万次,就有1000个电话打进来想要加盟实体店的”,北京百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合)首席执行官田范江告诉记者,虽然其广告受到许多年轻人在网络提出的“逼婚”争议,不过,自从百合网有实体店之后,一年内结婚的春天气息于实体店内被传开。“或许你现在是抵触的,但真到找对象时,你还是会考虑到百合”,田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17.
声音     
《销售与管理》2008,(3):10-11
“老鼠的特性中可以找到经营关键词。”;“广东鞋厂有五六千家,过去一年关闭的有一千多家。”;“苹果不做IT生意,他要是在这方面有所追求,就辞职去IBM或者惠普找工作。”;“我们的产品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8.
苏旭 《浙商》2007,(15):101-102
历史事实表明,许多湖州商人骨子里,是看不起商人的。在他们看来,仅仅发财不上门第,生意做得再大也不是“荣宗耀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西西 《商业时代》2004,(32):9-9
与国内很多企业家相比,王健林是一个“独行”的人——他不爱扎堆,不爱抛头露面,尤其不爱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论坛,而“特立独行”,也是万达集团业务发展路径明显的特点。作为国内商业地产的开先河者,待到商业地产投资如过江之鲫时,万达集团这匹“独行悍马”定会显出自己的功力。冷门变热商业地产现在看来“祖国山河一片红”,而在王健林的万达进军商业地产时,还是属于“冷门”,王健林说,万达选择商业地产,不是当时就“独具慧眼”,而是经过多次创业尝试后积累出来的“灵感”。从1988年开始,万达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先后在大连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刘成还在做商务旅行的生意,满世界跑。刘成说,那时候出国的有钱人,“去一趟瑞士,没有不买手表的,客户的人均消费过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