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彦岭  李柯 《山东经济》2005,21(4):73-76
改善金融生态是我国金融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主要是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从金融生态结构、金融生态链和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我国金融生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秀玲 《改革与战略》2010,26(7):106-108
透过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文章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分析完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及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河北经济,做大做强金融产业,维护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河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本文阐述了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优化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文章从分析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原生态警钟须长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生态治理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许多独特动植物物种的富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是我国解决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高秀梅 《发展》2007,(5):51-52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梦琳  孔刘柳 《特区经济》2008,(12):118-1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金融生态环境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各区域的贫富差距加大,不利于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减小这种差异性,达到共同发展。本文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区域金融生态存在的显著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生态城市运行的命脉,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实现金融发展的生态化。实现金融发展的生态化,既要完善金融内部的调节机制,又要优化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条件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主要目标是通过具体措施,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争实现青海省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评估排名进前,为创建青海省金融生态优秀市(县)打下基础.具体思路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加强金融司法环境建设,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环境建设,加强行政服务...  相似文献   

10.
许明  史安玲 《特区经济》2014,(7):117-118
本文对甘肃省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论证和分析。作者认为,金融生态在支持金昌市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金融生态主体设置的不合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金融生态自我调节矛盾突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育程度低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及区域金融生态主体建设、优化企业间的改革加强信用建设、强化金融生态自我调节范畴等方面系统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为金昌市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农民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富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体制得到完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为此,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湖北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之下,湖北三峡地区由于其资源、能源富集,生物多样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地区。文章通过介绍这一地区的具体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针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湖北三峡库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及其影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理论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经济学50人论坛”中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理论将生态学概念引入金融领域,认为金融主体类似于生物体,其生存与发展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或地区金融业的稳定和投资环境,进而对其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改善金融生态,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和资本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最终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生态对资金配置的约束日益明显。一些地方金融环境欠佳,已成为制约金融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削弱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建议加大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完善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积极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我国的众多领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村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生态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准确掌握生态农村的内涵、创建生态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当前农村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生态农村构建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生态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本文在解析金融生态环境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北京金融中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阿里地处藏北高原,地势高亢,植被稀少、空气稀薄、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生态条件恶劣,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自动恢复的能力都很弱,因此,要建设生态阿里,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阿里的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恶化,土地风化、沙化、荒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基于阿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环境保护任务的紧迫性,就对阿里地区生态现状以及保护对策做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皆在为进一步做好建设"生态阿里"和实现阿里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小艳  王俊 《中国经贸》2013,(12):110-111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甘肃建设的进程,必须高度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切实解决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以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相似文献   

20.
董志银 《黑河学刊》2010,(10):10-10,12
根据黑河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