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烘箱中对钢板进行加热模拟实际生产中的烤漆过程,从而实现对钢板的烘烤硬化处理。结果显示: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试验钢的断后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经4%预变形量+170℃,烘烤10min后,断后伸长率达到了最大值9.68%。试验钢的烘烤硬化值(BH)逐渐增大,且在烘烤硬化温度为170℃,预变形量为5%时,BH得到最大值112MPa,其远超一般烘烤硬化工艺下的烘烤硬化值(40MPa),此时材料的硬度变化不大。当烘烤温度为200℃时,材料的硬度先变小后变大。  相似文献   

2.
速冻食品开发悄悄升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发展这一极具前景的投资项目成为一个新的市场课题。速冻食品的概念和特点速冻食品是指在-30℃或者更低的温度下。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冻结的食品,在此温度下,食品迅速通过最大冰晶区。使食品组织中水分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其直径不大于100um(-1/00mm)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组织中,当食品中心温度达至Ⅱ一18℃时速冻过程即告结束。速冻食品在解冻后,仍能保持原有的组织结构(细胞组织不破坏),汁液流失少。基本上保持了食品原有的色香味。速冻保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物理和化学保鲜方法,纯天然无污染。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和食品外观。也就是说速冻保鲜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基坑冻土挡墙冻胀影响因素,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长春西客站基坑土体在含水量为13%、15%、17%、19%、21%和23%下,在模拟实际冻融环境,设定最低冻融温度分别为-10℃、-15℃、-20℃和-25℃进行六次冻融循环试验,测量试件的冻胀量。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到得出了在含水量和最低冻胀温度一定情况下,一次冻融循环的冻胀量最大,并且冻胀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在第五、六次冻融循环时冻胀量基本上维持在一定数值上下,变化幅值不大;在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冻胀量随着最低冻融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冻融循环次数和最低冻融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冻胀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结论。该成果可为基坑冻土挡墙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一种在现有的回流焊炉教学仿真软件加热模块中改进的方法。通过加入环境温度参量,并影响加热区仿真,使得仿真软件中的炉温曲线更加贴近于生产现场。在仿真环境中加入温度参数的影响,能帮助仿真使用者理解保持生产环境稳定的重要性。现行仿真软件通过对回流焊炉内PCB升温曲线的设置主要通过仿真操作界面设置,模拟真实设备的加热设置过程,最后形成仿真曲线,当温度设置一定时,炉温曲线基本不变。而引入环境温度后将可以改变PCB入炉的初始温度,形成不同的升温曲线,将更好的仿真回流焊炉加热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 一般毛油精炼工艺是:毛油泵入中和锅,经过搅拌、升温至20~30℃;取样化验,测定酸价,根据酸价计算理论用碱量及碱液浓度;取出小样,得出实际用碱量,全部碱液加入油中,以每分钟60转的速度搅拌;待出现微小皂粒后,按每分钟1℃的速度升温,终温为80℃,搅拌时间一般为40分钟左右;(视油皂明显分离而定)减速至每分钟25~30转,洒入少许盐粉,并加入与油同温的热水以加速皂脚沉淀;静置6~8小时后,将油泵入水洗锅,水洗锅升温至60℃左右,缓缓加入与油同温的水,水约占油重的10%,进行搅拌,使水化完全;再将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夏季高温天气和阳光直射条件下,利用专业的气象观测用温度表,进行了气温与车内温度的对比观测实验。通过对比观测实验,车辆停放在露天阳光直射的环境中,40分钟内车内温度就可以达到相对最高值,车内外温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气温33.0℃时的最大温差达到了45.5℃,车内温度竟达到了78.5℃。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测定人参健脾丸中17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GC-ECD方法,本文采用色谱柱DB-1701,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300℃,升温程序,流速为1.5 mL/min,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结果 显示,17种农药能够有效分离,在1 ng/mL~5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随行回收率分别为在8...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打叶复烤企业的快速水分检测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布拉本德快速水分仪的工作效率,达到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烘烤时间的目的。简要分析了布拉本德快速水分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点;以打叶复烤后的烤后烟叶为试验对象,通过布拉本德快速水分仪(MT型)和宾德烘箱对样品的多次对比测试,变化影响变量,找出最接近的数值,从这些试验组所得的数据中分析归纳出需要的数值。得出的结论是布拉本德快速水分仪(MT型)在检测复烤烟叶水分时,温度设定在135度,烘烤时间设定在14分钟时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一组参数设定。  相似文献   

9.
保持食品的健康和美味,必须运用到现代化的食品保鲜技术,依靠这些技术进行合理的加热或冷藏,可使食品不易变质。在食品保鲜技术中,温度的控制一直是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而只有合适的温度才能为食品加热与保鲜创造最有效的储藏环境,为此,必须着重发挥温度测量的作用,以有效提高食品加热保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影响游泳池循环水中余氯含量的试验,证明了温度和pH值为影响余氯含量的因素.而且得出,温度在25℃时余氯含量的效果最佳,为0.348mg/L;pH值为8.5时余氯量最高,为0.490mg/L.  相似文献   

11.
过程控制系统是指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时的系统.在工农业生产或科学实验中,温度是极为普遍又极为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为了保证生产过程正常安全地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对加热用的各种电炉要求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恒温,不能随电源电压波动或炉内物体而变化;或者要求有的电路的炉温根据工艺条件,按照某个指定的升温或保温规律而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2.
金属食品包装罐中三聚氰胺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金属食品包装罐中三聚氰胺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考察了4种典型样品在不同食品模拟物、灭菌时间、灭菌温度、货架存放以及高温运输条件下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迁移量。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在酸性食品中迁移风险最高,而且在金属罐装食品的实际生产运输时,需严格控制高温灭菌温度、时间以及避免高温长时间运输,以降低金属食品包装罐中三聚氰胺向所接触食品发生迁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速冻食品是指通过机械法,使食品在极短时间内通过0-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速冻温度越低,流动风速越快.食品品质也就越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速冻食品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现介绍一种含有芝麻和豆沙的糯米速冻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三甲基锡(TMT)、二丁基锡(DBT)和二苯基锡(DPhT)3种可迁移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分别选取蒸馏水、3%乙酸(体积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研究在各种模拟物中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对迁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有机锡的迁移量依次为10%乙醇溶液> 3%乙酸溶液>蒸馏水>橄榄油,且迁移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用10%乙醇模拟物进行微波加热迁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迁移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白酒中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5μm);流速为1.0 mL·min-1;程序升温条件为40℃保持5 min,4℃·min-1升至8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流量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μL。结果:甲醇在25~1 0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甲醇的回收率在70%~130%,RSD最大为1.6%。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检测灵敏度、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适用于白酒中甲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比较高产米曲霉在摇床培养与发酵罐培养中生产曲酸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3℃、发酵天数为9 d、接种量为25%、菌龄为96 h时,摇床发酵的曲酸产量达到最高,最高可达98.6 g·L~(-1);而发酵罐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23℃、发酵天数4 d,接种量15%,菌龄96 h时,此条件下曲酸产量可达到99.6 g·L~(-1)。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曲酸提了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喷就灵降温快财富夏季机不可失炎炎夏日,车子停在室外暴晒,车内温度达到60度以上,打开车门,车内像烤箱一样,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温度降下来也需要10来分钟的时间,小排量的车子更是要等半小时才稍微降下来,坐椅、方向盘还是很烫,高温常常给车主带来过度疲劳、困乏甚至中暑等症状,尤其在经过暴晒后的驾驶室内,由于封闭时间长,车内皮革坐椅等释放甲苯的速度提高,空气中甲苯、一氧化氮和其他碳氧化合物浓度增高,让车主头晕、疲劳、肌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以其优越性在发酵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获得较高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通过比较接种量为1%、3%、5%的乳酸菌分别在22.5、25、28℃和的生长曲线,研究温度、接种量对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影响,同时分别系列梯度稀释后平板计数。研究结果表明,28℃和3%接种量下乳酸菌的OD600值最大、活菌数最多,即3%接种量的乳酸菌在28℃时生长得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葡萄糖,利用美拉德反应使原料乳产生特有的颜色和焦糖味,接种发酵后制备成褐色酸乳。对葡萄糖的添加量、褐变时间、褐变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糖浓度5%、褐变时间150 min、褐变温度95℃时制备的褐色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柠檬酸添加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为实验因素,以感官评价为实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蔗糖制备转化糖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蔗糖溶液浓度为65%时,添加0.2%柠檬酸,70℃下加热40 min,制得的蔗糖转化糖浆口感最优。将该糖浆在室温放置保存,pH下降缓慢,蔗糖转化率逐渐上升,但感官品质未出现明显变化,可为以转化糖浆为原料的食品饮料开发提供优质的原料,为转化糖浆的工业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