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芳 《财贸研究》2007,18(3):152-15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内部行动)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手投票”;二是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部行动)的争夺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脚投资”。但机构投资者是否会采取第一种方式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汪忠等,2005)。现实中,机构投资者大多都是大股东,拥有公司大量的股权。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与公司具有更加密切的利益关系。机构投资者(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加如此)如果要实现自己在公司的利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对公司的治理。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的治理却存在巨大的尴尬;其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逐渐放弃“用脚投票”手段,采用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公司治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动对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框架和培育控制权市场,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实际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背景,以探讨机构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影响为主线,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非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开放式基金持股公司和封闭式基金持股公司在治理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金能同时对上市公司产生"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4.
县域金融中的“市场失灵”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红燕 《商场现代化》2006,(26):213-214
“市场失灵”是不完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现象,在县域的金融运行中表现尤其明显,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因素。市场失灵造成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统筹。为此,应靠政府“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着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毛红燕 《商场现代化》2006,(9Z):213-214
“市场失灵”是不完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现象,在县域的金融运行中表现尤其明显,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因素。市场失灵造成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统筹。为此,应靠政府“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着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钱德勒则论证了企业的管理协调机制在组织内部替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本文在认真阅读《看得见的手》一书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一下“看得见的手”对我国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能够成为现代经济学鼻祖,多半是由于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几乎成为后世经济学和管理学最权威的金科玉律。但随着本世纪经济危机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看不见的手”逐渐被“看得见的手”所取代。这一只能看见的“手”就是指现代工商企业新型管理人员的兴起。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经取代了亚当·斯密的传统理论,这与传统家族小公司逐渐被现代化跨国大型企业所淘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一点是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它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再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帮忙。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过多或盲目干预,就会使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失效或扭曲。 由于我国受计划经济的传统影响,致使我们一方面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过多过滥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而行政许可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环节多,时间长,且又无序和混乱。致使老百姓办事是盖不完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把"政府调控"称为"看得见的手",而"市场调节"称为"看不见的手",中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农机化尤其要重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言大义     
李克强[两只手] 大家都知道,有所谓“两只手”,看不见的是市场的手,看得见的手是政府的手。社会上有人说,政府“看得见的手”变成了“闲不住的手”,干什么事都要去报批。你们可能从电视上看过,有人曾经画了一张叫做审批的“万里长征图”,多的时候要盖一百多个章才能办成一件事,创业者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2.
对于ST上市公司的拯救重组,在济南乃至整个山东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保壳”运动。但政府伸出的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否走出“政府经济化行为导致了企业政治化行为,企业政治化行为反过来又刺激了政府经济化行为”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王政 《市场周刊》2005,(47):8-8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幅分别为92.6%、121.3%和96.6%,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今年。上述行业的投资增幅基本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远见书介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2):100-100
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意味着现代企业的诞生,这种企业的本质特征在于管理阶层的出现,在于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的标准方法。美国现代企业的这种管理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尔斯公司正是这种革命的典型代表。由此,德鲁克开始让企业家们回答他的三个著名的提问,继而从管理的三个面向(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架构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中国而言,这本书充满了挑战,挑战对所谓市场机制的传统看法,挑战管理者的智力和思想,挑战“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中  相似文献   

15.
冯德连 《财贸研究》1997,8(2):14-17
<正>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眼下,外部不经济正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外部不经济是市场失灵的产物,由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来控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推行外部经济战略,这一战略的手段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即促进外部经济和控制外部不经济。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把“管理的诞生”归结于铁路这个“第一个现代工商企业”,还是追溯到更古老的历史,其实当组织从一个“生产函数”变成一组“契约关系”时,管理就已经诞生。因此,小艾尔弗雷德&#183;D&#183;钱德勒认为,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比政府这只同样被称为“看得见的手”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用“看得见的手”来描述政府干预、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自由市场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在宏观上对其进行及时调节和严格的管理,而且对政府经济行为的效率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将进一步造成资源冗余,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9.
黄立冲 《新财富》2003,(5):84-87
并购策略与公司整体战略不符是许多中国企业成长中最易犯的错误,也是许多公司由盛转衰的开始。“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遭基金经理“洗仓”,表明中国民企的经营思维与国际专业投资者的理念再一次发生严重冲突。  相似文献   

20.
王珊珊 《商》2014,(42):76-76
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市场的缺陷以及失灵成为了政府对经济实施干预的理由,“看不见的手”开始向“看得见的手”进行过渡。在政府干预的影响下,西方国家从大萧条的萎靡中重新振作起来,但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又开始了对政府干预的批评与反驳,由此政府失灵理论诞生。追寻优良的方式对政府失灵进行抑制,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促进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和谐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