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于在国内融资困难,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掀起了一股在海外上市的热潮;“某某公司成功在海外股票市场挂牌”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然而据调查,海外上市虽然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陷阱与圈套,急需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制度性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天宇 《经济管理》2002,(20):75-79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隐性担保契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契约没有解决经济转轨中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引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直接融资成本的不同评价,从而导致了阻碍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逆向选择”现象。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解除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隐性担保,才能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打通渠道。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上市选择判断与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企上市的现状描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有的企业已从初期的小企业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上市公司。上市融资让不少民营企业尝到了甜头,于是众多的民营企业把上市定为其奋斗目标,导致这样的现状:①上市需求大于上市供给。我国的证券市场表现为上市需求远远大于上市供给,股权融资成为当今企业融资的首选和普通选择方式。上市的供给和市场容量绝对不平衡,国家不得不对上市实行计划额度控制,股权融资市场出现了在国家额度分配下的“虚幻均衡”。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莠不齐。如果把民营企业入主的上市公司分成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情况来分析,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平均每股收益、  相似文献   

4.
朱小敏 《经济师》2008,(11):229-231
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温州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两创”总战略、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张传英 《时代经贸》2012,(24):184-185
本文结合江中集团买亮上市的案例,分析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置换模式:民营企业可通过资产置换,使上市公司实现清壳,非上市公司实现注壳,并对买壳上市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其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10,(11):59-59
11月5日,“广东省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启动仪式暨上市融资推广洽谈会”在揭阳召开。会议上,省中小企业局与广东证监局联手启动“五个一批”工程中的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并共同签订了《共同推进广东省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合作备忘录》。根据计划,省内各市必须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上市后备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并与省上市后备资源库联网。  相似文献   

7.
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之难,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政府、企业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在海外上市融资、在国内“借壳上市”融资,似乎都成了可行之路。本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融资所面临的利弊和在国内“借壳上市”的遭遇,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陆祥  张朋  陆祥 《经济》2002,(12)
具有强烈融资冲动的民营企业应该为去往新加坡的上市之路而生“绝处逢生”之感。 中国内地创业板开启遥遥无期,而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民企又正在遭遇迄今为止最严重的道德质疑。“山重水复疑无路”,想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扩张契机的内地民营企业一时陷入了迷茫。  相似文献   

9.
从资本市场看,尽管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很快,且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基本上都是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为民营企业提供场所的,一些民企业为了上市融资不得不采取稳姓埋名,打着“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的旗号入主上市公司,至今,深沪两市1000余家上市公司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占70%以上,市值占90%左右,而其他非国有公司上市的数目不到30%,市值仅占10%。  相似文献   

10.
一、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尽管我国在政策上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将有所放宽,原先对项目的限制将有所松动,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不在众券商备选企业之列。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却日益突出。借鉴国外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经验,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福建民营企业融资战略创新:金融租赁、海外上市、典当融资等,以此创造宽松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这块牌子,是上市公司的“壳”。这种“壳”,即使在美国也是很值钱的,因为有上市资格的公司毕竟是极少数。在中国,这种“壳”更是稀缺资源。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溢价发行,l元钱的股票上市时卖5元,发行5千万元股票,一次就可获得‘呛u业利润”2亿元。这对数以万计的想上市的企业来说,“壳”是梦寐以求,垂涎三尺的“聚宝盆”。因此,在壳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全国一年有多少个“壳”(上市公司指标),各省各部委分多少个,“壳”在什么时候用(上市时间)等等,都是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的。这…  相似文献   

13.
李伯侨  朱三英 《经济师》2005,(11):183-184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制的不断完善,其融资渠道逐渐由间接融资转为直接融资,其中上市融资成为众多民营企业的首选。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和上市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造成这些风险的因素有来自民营企业自身的,也有来自外部客观环境的,文章旨在对国内上市民营企业的法律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如何防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平  姚耀军 《财经研究》2022,(7):109-123
利率市场化是利率“放得开”“形得成”和“调得了”的一个改革过程。关于利率市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利率管制的“放得开”影响层面。文章通过引入以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为关注点的利率“形得成”因素,在经典欧拉投资方程的框架内,利用中小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多种实证策略,重新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管制放松缓解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除了现有研究关注较多的主效应外,还存在依赖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的调节效应,以往的相关研究显著低估了利率管制放松对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文章指出,提升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是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一个基本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壳”公司的选择与价格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壳”资源很宝贵,又有很多人关注着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具备“壳”资源的特点呢? 一、“壳”公司选择的标准 对借壳上市而言,只要是为母公司所控制的上市子公司,都可以成为借壳的对象。但对买壳上市而言,则存在一个买壳对象的问题。 1.“壳”公司的上市资格。理论上任何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都是一种稀缺  相似文献   

16.
融资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成长风险、购并风险、披露风险和其它风险。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在对美国那斯达克、香港创业板和即将推出的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融资风险进行对比后,可对民营企业上市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金名 《新经济》2004,(3):54-57
随着牛市的曙光初现,重组股在市场上再度活跃,一度沉寂的“壳”资源再次受到希望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关注。然而,总结过去一年买壳上市公司的遭遇,有必要提醒投资者,“壳公司”并非都是金娃娃。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昆明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及资本市场的进入障碍,银行贷款的体制性歧视等诸多原因,使得昆明民营企业外源融资困难重重。为拓宽民营企业外源融资渠道,政府应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担保体系,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扶持民营企业上市;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质押贷款模式,入股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企业应转变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孙军  刘莉 《经济导刊》2008,(6):53-53
近些年来,不少公司通过买壳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我国的民营企业热衷于买壳上市,买壳上市与发行上市相比,无须经过企业改制和辅导期的漫长过程,通过购买合适的壳企业之后加以资产置换,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融资力差异性分析与融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障碍却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对比分析发现,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内因在于民营企业融资力的弱质性,其外在表征为民营企业融资力的地区性差异、产业性差异、所有制性质差异、企业规模性差异和企业管理方式差异。对此,通过融资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地减弱民营企业融资力差异性,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