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烦县范家村是汾河水库库区移民村之一。1958年汾河水库拦洪畜水时,全村由平坦的汾河畔迁入出门就爬坡的山畔沟岔。现有人口420人,106户,598亩脊薄的坡梁地。三十多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体滑坡、吃水难、行路难、危房多、山地贫脊,困扰着范家村经济发展。到1995年人均收入不到350元,百姓灰心意懒,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以下,成为全县远近闻各的特困村和上访村。  相似文献   

2.
谈采田 《水利经济》1992,(4):33-35,32
一、工程概况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汾河水库是我省最大的水库,位于我省中部太原市娄烦县境内。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拦洪蓄水,总库容为7.2亿m~3,坝高61.4m,最高蓄水位为1130m。它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工农业用水兼发电为目的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汾河水库是我省效益最大的水库,水库的兴建,对促进下游两地一市九县、区150万亩农作物的灌溉增产和保障下游3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年向太原市供水2000万m~3,保证了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工业用水;每年向汾河灌区供水平均6667万m~3。  相似文献   

3.
水库移民已经成为水电工程建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移民的生产生活困境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对水库移民问题进行解析,为研究水库移民的困境现状、导致贫困的因素以及可行的治理策略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四川省阿坝州几个水电站的典型个案分析,发现水库移民可持续性生计能力短缺,水库移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会群体,自然资本贫瘠、经济资本薄弱、人力资本稀缺、社会资本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指出:解决水库移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战略层面分层逐步提升移民的可持续性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娄烦县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其境内地面水资源较丰富,汾河水库就在县域内。由于娄烦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该县决定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计划把项目区定在娄烦镇峁儿上村,并以工程治理为主的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分别采用了於地坝工程、谷坊工程和坡改梯工程等措施,并期望达到良好的治理目标与效益。  相似文献   

5.
建设水库农村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风险降至最低已愈显迫切。本文通过对比尼尔基水库坝区移民征地前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变化,分析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提出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经营机构分离以及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人员组成设置加强对此类部门的监督,移民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也应由相关主体在第三方监督下通过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6.
1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形成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原因 ,国务院国办发 [1 986 ]5 6号文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报告中指出 :由于过去对移民安置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偏重于生活安置 ,而且组织管理不善 ,补偿标准偏低 ,缺乏优惠政策 ,有些地方将移民费挪作它用 ,没有安排好移民生产、生活出路 ,遗留下许多问题。为了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 ,国家自 1 986年开始设立库区建设基金和维护基金用于老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 ,加上地方各级配套资金及移民群众投工投劳折资 ,至目前总投入约近百亿…  相似文献   

7.
陈聪  余文学 《水利经济》2012,30(2):68-72
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张峰水库移民安置活动分别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各个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环境、资源环境状况、移民安置理念等,对移民安置实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导致实施效果差异显著。通过文献和调研,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时期移民安置的重要启示,即重视生产生活安置、坚持水库移民政府负责制、重视移民参与以保障其公平发展,以及遵循国家和地方战略以实现水库移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米雪燕 《水利经济》2015,33(1):63-68
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前期工作的一部分,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涉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属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对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恢复以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前期工作的一部分,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涉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属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对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恢复以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电工程水库移民规划设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库移民规划设计的管理体系、重要的法规依据、水库移民规划设计工作在不同工程阶段的内容以及主要实践经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特点,以及有关移民政策贯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对现阶段水库移民安置的原则和今后发展趋势的政策导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吴克强 《水利经济》2002,20(5):60-64
通过对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实践的评析,探讨水库移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水库移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为实现水库移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依法移民,加强移民安置规划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通过数据调查,对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前后移民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遗留问题处理后物质资本提高得最为明显,其次依次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自然资本提高不明显。因此,应加快项目实施,通过适当提高征地生活补助标准等措施促进移民生计资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整体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和个体移民生产生活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结合水库移民农业安置的现实基础,探讨移民农业安置环境容量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改进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研究方法,为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移民安置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库移民是指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必须迁移到别处生活的非自愿移民。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所带来的动迁库区移民少则几千几万 ,多则十万数十万 ,甚至上百万 ,如三峡工程开始到工程竣工 ,预计移民总数达 113万。妥善安置移民 ,维持移民社会的稳定 ,是保证水库移民在新的环境中 ,恢复和发展生产 ,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然而 ,在移民动迁的过程中 ,因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差异所造成的移民偏离行为已严重影响到移民社会的稳定。因此 ,加强水库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控制理论研究 ,探索水库移民偏离行为的解决方法 ,对于实现水库移民社会的稳…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我国大中型水库土地补偿补助政策和特点,对土地补偿补助费确定原则、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采用的指标以及调增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并以某水库移民安置为例,分析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人均基本耕地占有量以及移民搬迁前人均年种植业、林果业纯收入作为土地补偿补助费调增指标是合理的;调增后的土地补偿补助费应以恢复移民原有生活水平需要的生产安置投资为限额。  相似文献   

16.
水库移民征地补偿长效模式的法制规范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反思和完善中国水库移民征地补偿长效机制。研究方法:社会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对水库移民征地补偿长效模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但囿于法理认知的浅薄以及法律制度的不足,长效补偿呈现出无序发展的态势。为了实现水库移民补偿安置"发展、共享"的人权价值,迫切需要从法律上明晰长效补偿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其运行架构和机制。研究结论:对水库移民实施长效补偿是回应开发性移民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了解和合理补偿工程建设前期移民的隐性损失,有利于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浙江省G水库移民在搬迁前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将移民前期隐性损失分为生产性损失、生活性损失、发展权损失以及精神损失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科学规划安置区、合理制定补偿标准、设立生态补偿金、妥善处理库区剩余土地资产、注重移民精神关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姚阳 《水利经济》2011,29(2):71-74
根据水库移民的身份属性和水库工程对移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照国际人权宪章并结合我国人权现状,对水库移民的应然权利作了初步梳理分析,认为当前水库移民的应然权利主要应有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环境权、信访权和救济权,以及由这些权利派生的二级权利构成,旨在为我国水库移民权利保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研究国内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测及移民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后期扶持政策的要求、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背景,提出水库移民后期的扶持融入方案。建议通过实施新型互助机制、互联网信息联动以及建立移民平台等措施实现政策宣传、动态监测评估、数据采集等功能,并通过平台实现移民服务一体化,为移民群体打造"带得走的乡愁",体现对移民群体的人文关怀,使移民与原住民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PMC指数模型对我国2001—2018年水库移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构建水库移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PMC指数并绘制图像,以分析各项政策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结果表明:多领域政策结合、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多方参与和多种扶持措施相互配合成为我国缓解、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实现库区与社会总体稳定的政策主要制定方向;各水库移民政策仍有较大的改善优化空间,根据具体政策评分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最后根据水库移民政策评价整体情况,从政策性质、参与对象和关注阶段3个方面为我国水库移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优化调整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