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通过对黄石地区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广泛调研,对室内的水泥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与现场检测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并进行回弹值测定和抗压强度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黄石地区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测强曲线。得到的测强曲线将有利于检测人员快速分析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为大面积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治理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现场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进行检测不失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法,具有快速、方便、非破损和高效率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北理工学院A线、B线道路不同路段路面混凝土性能差距较大及评价缺失的现状,应用全站仪进行了路线平面图测绘对混凝土路面板块的碳化深度和回弹值进行了现场监测,并计算出各板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了该道路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结论表明,在回弹值不变的情况下,路面混凝土强度与碳化深度成反比;在碳化深度不变的情况下,路面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成正比;A线、B线道路实验样本的混凝土强度均大于20 MPa,且大于规范推荐值,因此其强度性能满足行业规范和日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某大型变电站的主控楼和配电室的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对地基基础采用了经纬仪进行倾斜测量,结果显示该建筑物主体结构目前无明显倾斜和不均匀沉降,表明主体结构的基础现状已基本稳定。对于上部承重结构,框架柱、梁的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法进行了抽查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主控楼、配电室结构构件现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为此类建筑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对黄石地区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进行评价的目的,分析了当前黄石地区大面积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现状,基于正交试验法进行了试验方案的设计,运用回弹法和利用室内压力机进行了试验,同时借助数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建立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评价体系,为大面积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治理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某办公综合楼进行了底层结构改造前的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测量结果显示该建筑物主体结构目前无明显倾斜和不均匀沉降,表明主体结构的基础已基本稳定。对框架柱、梁的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钻芯综合法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主要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下,因荷载增大,部分前厅梁柱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应采取加固措施,并依此提出了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全轻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降低其工程造价,通过改变全轻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了水泥强度等级、粉煤灰和纤维素醚等原材料对全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泥强度等级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掺加适量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全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节约工程造价;纤维素醚对全轻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外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对φ70mm C60 、C100混凝土试样,在φ74mm直锥变截面式SHPB进行动态压缩试验;并在MTS810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作为对比.压缩试验结果显示:抗压强度、动态放大系数及动态与准静态应变比值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应变率下,就抗压强度增加率而言,抗压强度高的混凝土较强度低的混凝土高.还发现在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试样裂纹延伸方式也不同,并进一步对混凝土试样应变率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规定标准进行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载方向与发气方向平行的状况下,抗压强度能达到发气方向强度的70%~81%,尺寸效应和端部效应都会影响加气混凝土立方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在路面强度检测中用无损检测代替有损检测并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在用多种检测仪器对阳新G106国道局部板块路面强度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超声回弹综合法相对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地位。同时数据结果显示,综合法测强所使用的全国统一规程曲线并不完全适用该检测路段的实际情况,特将其与钻芯抗压强度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线性方程,得到y=0.749x+7.576(x表示综合法实测强度,y表示修正后的强度),后续工作中可以用此方程对综合法的检测数据进行修正,使之能较准确地反映既有路面的实际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熵理论对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不同配合比设计制备试样进行室内回弹和抗压实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水灰比和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较大,而砂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调节水灰比与级配是改变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并完成了C30包容型再生混凝土试验,以MATLAB为仿真工具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以此为依据给出了在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条件下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方法;此外,通过将试验值、拟合值、Mori-Tanaka法理论值、均匀化法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替代率控制在40%~100%范围内是合理的,并发现再生粗骨料的替代率与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E之间的线性关系受E_(水泥砂浆)的影响。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废弃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烧煤矸石代替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配制高强混凝土是可行的,在10%-30%掺量范围内,随着烧煤矸石掺量增加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增强,同时可获得较满意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4.
钻取小直径芯样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强度范围在20MPa-90MPa的12个商品混凝土构件进行4个龄期的钻芯试验,根据44组高径比为1,直径100mm大芯样和直径73mm小芯样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结果,172组高径比为1.0-2.0,直径73mm小芯样的抗压强试验结果,利用回归分析原理,确定了相关数学模型,建立了高径比等于1,直径73mm小芯样试件换算混凝土强度的数学关系式和高径比不为1同直径小芯样的强度修正系数的数学关系式,所得曲线相关性及误差范围符合数理统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直径芯样检测商品混凝土及高强混凝土切实可行,且效果很好,可以在工程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必用的材料之一,因其抗压强度高、养护费用低、耐火性好且成本低廉,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桥面混凝土裂缝则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一个通病,裂缝不仅降低桥面整体性和耐久性,而且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严重者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桥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方法,这对于消除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外能源回弹效应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回弹效应是一国试图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节约能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国,伴随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仍快速增长,进一步增强了深入研究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必要性.然而,目前虽然国外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十分丰富,但国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在对能源回弹定义探究的基础上,对国外有关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控系统检测信号转换器,用在位置/速度编码器与数控系统之间,解决了数控系统控制伺服轴7轴以上对象时,系统的控制精确度、实时性降低的难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将编码器的正交差分信号转换为SSI信号,工作可靠稳定,实时性强,控制精确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公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混凝土路面的作用也随之越来越明显。由于混凝土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抗压强度高、养护费用低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但同时混凝土也具有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等缺点,导致路面出现龟裂、纵向、横向、交叉裂缝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混凝土路面的美观、使用效果及寿命。所以要对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多探讨科学的控制措施,这样以来对提高其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笔者在公路管理站工作多年,结合平时工作的经验和经历发现了公路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一些原因并做了一些相关经验总结,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下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关键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分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关键技术,得出在混凝土桥梁施工中按照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减少麻面裂缝,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最大程度地保证混凝土桥梁安全性的结论,以期对后张法技术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万红 《大众商务》2010,(14):310-310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所说的回弹弯沉值是指标准后轴载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