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金融研究》2011,(7):79-79
湖北省宜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杨贤友、蔡以国2011年6月15日来稿指出,为提高农村地区资金的使用效率,丰富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需要农信社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一是要加快信贷产品的创新,针对特色大户、  相似文献   

2.
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基本判断 从中部地区湖北省孝感市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路径看,其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基本同步.从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适配性考察,涉农金融信贷支持还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改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涉农信贷产品任务艰巨.从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涉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涉农信贷管理制度间的关联变化,可列表如右表1.  相似文献   

3.
一、巴彦淖尔市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情况 近几年,巴彦淖尔市探索推动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工作,以信贷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三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湖北省咸宁市"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出现的新变化,探讨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三农"信贷蓝海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磊 《时代金融》2012,(12):197-198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柱性产业的可能。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绿色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丹东市农村信用社抓机遇、迎挑战,为支持丹东地方经济发展,以信贷产品创新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以"绿色信贷"为助推器,为丹东地区经济结构由传统产业向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发展转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扶贫体制对我国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重均衡模型,对比研究信贷、保险、"信贷+保险"三类金融产品的扶贫效果,在不同的信贷和保险产品结构下得出陷贫概率,进而得出金融扶贫产品的精准设计,以创新金融扶贫体制,从而解决我国深度贫困的问题。研究表明:单独信贷产品扶贫无效;保险能够帮助阈值以上人群摆脱潜在贫困,但对深度贫困无效;"信贷+保险"能解决一定程度的深度贫困问题,比单独信贷或单独保险的扶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王磊 《云南金融》2012,(4X):197-198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柱性产业的可能。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绿色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丹东市农村信用社抓机遇、迎挑战,为支持丹东地方经济发展,以信贷产品创新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以"绿色信贷"为助推器,为丹东地区经济结构由传统产业向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发展转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8.
信贷担保机制是克服信贷约束、扩大信贷规模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信贷需求旺盛,信贷配给问题突出,信贷担保成为联结借贷双方的不可或缺的资源。2008年10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快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创新,促进"三农"更快发展。在政策指引下,各地相继推出林地和水域滩涂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协会联保贷款、应收账款、股权、订单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为"三农"发展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制约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对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支持"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星子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支持"三农"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为有效提供农村金融支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制约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对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支持"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星子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支持"三农"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为有效提供农村金融支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济南金融》2008,(11):F0003-F0003
<正>为了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2008年11月13日,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在镇平县召开了南阳市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现场会,总结推广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安排全面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永州市正在积极推进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为例,介绍了永州市农村信贷供需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的种类、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并详细分析了当前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存在的自主创新意识弱、多元化程度低、配套设施不能跟进、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阻碍创新进一步深入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发展多种农村信贷组织体系、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建立合理的农村投入补偿机制、建立产权流权体系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后发地区的农村信贷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永州市正在积极推进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为例,介绍了永州市农村信贷供需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的种类、进展和阶段性成效,并详细分析了当前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存在的自主创新意识弱、多元化程度低、配套设施不能跟进、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阻碍创新进一步深入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发展多种农村信贷组织体系、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建立合理的农村投入补偿机制、建立产权流权体系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后发地区的农村信贷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资金支农投入工作,但鉴于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难以妥善化解,加之现行信贷业、保险业、担保业分离式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固有缺陷,致使农村信贷机构长期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虽然通过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涉农信贷业务的补贴、补偿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村信贷机构的支农积极性,然而,近十年来,农村信贷机构支农意愿和能力均未能获得实质性增强,农村金融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严重缺损,突出表现在农村信贷业、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至今仍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信贷业单兵突进式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面临着巨大障碍.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对中国特色农村信贷、保险、担保三元融合发展问题展开深度研究,创新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村信用担保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试图构建三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基层金融部门无论在农村金融体系的设置方面,还是在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方面,都与农村金融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在分析农村信贷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当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支农优势、尝试推动"村委信用+农户信用"和"信合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共同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的支农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晓娜 《时代金融》2012,(11):85-86
近年来,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本省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创新贷款模式和担保方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对拓展农村信贷渠道,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创新工作中面临的"五缺"困境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谢晓娜 《云南金融》2012,(4Z):85-86
近年来,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本省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创新贷款模式和担保方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对拓展农村信贷渠道,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创新工作中面临的"五缺"困境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满足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研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由单纯的生产性需求向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并举的方向转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的不足,使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九江县农村信用社创新信贷产品,推进了"信用共同体贷款"这一信贷新品种,有效地破解了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以来,涉农信贷为推动"三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近日,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着力强化对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优化信贷结构,努力实现涉农信贷投放持续增长。但近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对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够,涉农信贷产品创新步伐减慢成为涉农信贷投放量增速逐步放缓的因素之一,这一现象在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表现得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