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这为各国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条件。截至2003年年底,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的外国公司为466家,占交易所上市企业的20.19%,海外上市公司数目居全球交易所首位;英国伦敦交易所的外国上市公司为381家,占比达14.15%;泛欧Euronext的海外公司达346家,占比为24.86%。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增,到多层次融资结构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就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沈红波 《会计之友》2007,(8X):62-63
上市是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抉择,需要企业进行多方利弊权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将公司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原因何在?本文结合海外上市的理论,认为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的主要动因是融资、提高知名度和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3.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模式及地点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能够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世界各主要交易所都把目标瞄向中国,吸引中国公司到他们的交易所上市交易。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步伐不断加快,准备到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慎重选择上市地点则显得犹为重要。随着无锡经济  相似文献   

4.
媒体观点     
《经营者》2006,(12):14-14
欧洲证券交易所瞄准中国企业 5月26日,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北润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中国企业进入欧元区上市融资推介会”,合作双方同时就推动中国企业赴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达成战略性合作意向。作为合作方的北润集团.现是北京一家主要从事信用担保、上市顾问、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的大型民营企业.一直致力于不断拓展国际资本市场。而合作的另一方.欧洲证券交易所目前也是欧洲首家跨国交易所、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世界第二大衍生产品交易所。  相似文献   

5.
高交会搞到第六届,科技交易不是那么热烈,反而是其中的全球证券交易所峰会引起了小小的高潮。近十家海外交易所在会上纷纷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到它那里上市。选择一多,去哪里上市就成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期,长城汽车的超额认购,中国人寿的热销、携程网以88%的涨幅登陆纳市……要以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吸引了全球资本市场惊羡的目光。有关人士预计,2004年中国企业将继续主导全球资本交易市场,未来2~3年内中国将有300多家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将浪高过一浪,越来越汹涌的“海外上市潮”,其根源何在?对于那些正准备海外融资的国企、民企、高科技企业又意味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海外融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主要企业海外上市捷报频传,中国移动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并且分别在1997年10月筹资43亿美元、1999年10月筹资20亿美元、2000年11月筹资69亿美元,目前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蓝筹公司;中国石化2000年10月筹集35亿美元,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中国联通2000年10月筹集57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中国石油2000年3月筹集29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这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上市,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见图二)。  相似文献   

8.
海外上市,是饱受融资之苦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梦想中的“通天之梯”。然而,今年7月开始执行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却是对这一梦想的重创。严苛的财务条例之下,陈天桥、江南春们的“纳市传奇”越来越难以复制。就在一些中国企业苦苦寻找走出融资峡谷的新通道时.年轻的欧洲证券交易所开始频频抛出橄榄枝,“到欧洲上市去”也因此成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日本拥有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东京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调整其经济政策、鼓励海外公司在日本上市。早在1997年3月18日,中国证监会就与日本大藏省以及东京证交所(下称东交所)在东京签署了有关中国企业在日本上市的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为中国企业到日本上市融资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及近期海外风波 从青岛啤酒最早于1993年7月15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后,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步伐大大加快,近20年来上市地点扩大到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地,上市企业业务涉及金融、能源、电力、电信、钢铁、科技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些境外证券交易所频繁投来“橄榄枝”,以各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中国优质企业赴外国上市,想通过资本市场持有中国企业股票的方式,来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带来的高额利润。对于这种合理的方式,我们非常鼓励让中国的企业早点走出去。因为境外上市除了可以上市融资外,还可以拓展海外市场,可以向国际化企业过渡,可以按照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治理自身结构,可以吸引海外投资人的目光……享有种种好处。但是随着境外上市的升温,这一概念也开始变得“浮躁”起来,一些境外的骗子中介机构甚至利用国内中小企业急于上市融资的迫切愿望进行招摇撞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允许公司上市,在国内,上市有很多困难。有些朋友跟我打听:"公司怎么才能在海外上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监管部门和股票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不尽相同,我只能说:"如果  相似文献   

13.
伍刚  赵溪 《中外管理》2006,(4):60-61
企业总裁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适应海外上市或国际资本要求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上国际化道路,总裁的国际化需求也将在企业国际化的基础和要求上必然形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本土上市,对企业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一些条条框框的硬性规定让很多企业觉得登陆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选择海外上市.那么企业一定要对海外证券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否则,打无准备之仗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乡镇企业目前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壮大后,不少企业逐渐萌发了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即赴海外上市的想法.海外上市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可以解决乡镇企业发展所急需的资金,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品企业——蒙牛创造了新的财富传奇,此次上市为蒙牛创造了中国最豪华的富翁团队。5个亿万富翁、10多个千万富翁、几十个百万富翁均随蒙牛此次上市诞生。而此时的蒙牛,才刚刚度过它的5岁生日。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发展》2007,(1):32-37
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公司于1993年6月注册成立,同年在香港和上海发行H种和A种股票,成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15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不仅成为融入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中国第一家光伏科技企业,而且也是迄今为止在美国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融资额最大的中国非国有企业。无锡尚德的海外上市,标志着中国非国有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开始闯入世界企业的“第一方阵”,是中国光伏产业历史性的突破。无锡尚德近几年超越式的发展.改变了国内对这一前瞻性战略产业的消极态度.有力推动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之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一面旗帜。据无锡尚德规划.到2010年太阳电池生产规模将达1000兆瓦.产能500亿元,居全球前3强。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是必然的趋势。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由于国内资金的“瓶颈”制约.为寻求自身的发展纷纷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因此.研究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发展规律和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路径依赖,指导和规范民营企业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20.
除了大型垄断性行业以外,外商到中国并购越多的公司越好;外资企业到中国上市,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也是越多越好,这是一种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