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不到30年的光阴,谁曾料到,改革的名声会变成这样:改革就是国家“卸包袱”,改革就是老百姓“掏腰包”,改革就是职工“下岗”,改革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就是“少数人暴富”,等等,等等。于是乎,在“反思改革”的激辩中,大家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如何进行评价存在不小的分岐,有的认为企业化改革搞糟了;有的认为专业银行企业化已成为“画饼”;有的认为客观条件不具备等等。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这是关系能否鼓舞全行职工再接再励,在“八五”期间继续完善改革、深化改革的大问题。为此,我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进行了回顾,得出了以下看法:“成绩巨大,面临困难,前景广阔”,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把处于京畿重地的河北推上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风口浪尖。作为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作为我国的经济、农业大省,在这场已渐入佳境的改革大潮中,如何推进存贷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农信社改革?如何“千锤百炼”把农信社锻造成“三农”之翼,从而为“三农”腾飞插上强健的翅膀?在“春深似海”的暮春时节,记者走进石门,对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庚茂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的经济改革,已经过去九个年头了。这场发端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革,以解放农民为主要标志,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历史的日历翻到今天,这场不能中断的改革将如何深化下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困惑着人们的思维。思维的困惑导致了改革目标的“定位不准”,已在不同程度上使农村改革处于徘徊之中。我们认为:调整产业结构、疏理流通渠道、改革土地所有制,等等,都不能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的深化需要的不是“一枝棒”理论,而是“一揽子”方法。改革的深化需要对改革本身进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构改革如何跳出"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但是,一次次改革过去,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政府机构改革如何才能跳出这种怪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机构改革方向历次机构改革未能走出恶性循环之怪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较好地为政府定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行政机构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努力。所谓“小政府”,就是要将高度集权、无所不能的政府改…  相似文献   

6.
这次会议是年初农业部党组确定的一次重要会议 ,也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农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 ,总结“九五”时期农垦改革情况 ,根据新的形势要求 ,研究部署“十五”期间的改革工作。一、“九五”期间农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改革继续深化。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通过以“两费”自理、“四到户”和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重点的改革 ,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与此同时 ,一些垦区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公司制等经营形式 ,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近…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的企业改革搞得风风火火,一批半死不活的企业在机制转换中“起死回生”,国家、企业、职工都分享到了改革的甜头。这种以改革促发展的势头,委实令人欣慰。但是也有鱼目混珠的现象。有的企业不是从转换机制。明晰产权、促进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去搞改革,而是借改革之名,行“卸包袱”之实。有的名曰兼并,实则为了免息;有的名曰股份制,实则为了筹资;有的名日中外合资,实则为了减税;有的名曰“无主管企业”改革,实则是主管部门“垂帘听政”,与企业之间的“脐带”并未割断。假如我们到推行股份合作制企业走一走,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大致有四: 其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的多变性,导致了改革方向的不确定。 自198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指导思想上先后出现过几次大的改变。改革初期,是以改变过去的“官办”为“民办”,以全面恢复信用社的“三性”为指导思想;恢复“三性”的改革还没有取得多少结果,就又提出以研究管理体制和模式,推行承包经营责制为指导思想;最近两年又提出改革要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为指导思想,致于具体如何“分类指导”尚待明确。这种在不长的时间内改革指导思想的多变性,使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操作都摇摆不定,其结果必然导致改革难以深入,收不到应有的时效,最终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9.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同全国其他企业一样,已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阶段,并经受了市场经济洪流的初步洗礼。当前现状如何?今后改革如何深化?笔者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林业厅提出了“1268”的工作思路。2005年又提出了“12345678”的工作思路,“1”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加快林业发展这个中心。“2”就是突出两大主题: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方向。“3”就是抓好三件大事:科教兴林、人才强林和依法治林。“4”是抓好四项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投资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国有林场(圃)改革。  相似文献   

11.
WTO“蓝箱”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蓝箱”政策改革,估算了欧盟“蓝箱”政策支持水平和强度以及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水平,评估了WTO“蓝箱”政策改革和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WTO“蓝箱”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政策会产生约束作用,但不会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产生根本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在“六五”期间针对“铁饭碗”、“大锅饭”等问题,实行了“联产承包”、“大包干到户”、“家庭农场”……等一系列改革。大部分改革都取得明显的成效。研究改革,进行比较发现,有的是以“超奖减赔”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的则已经触及到所有制(主要总产品归自己支配)来激发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同的做法之间差别很大,效益也不一样,但其共同点是解决了国营农场与劳动生产者的关系问题——劳动管理体制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8期登了“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提法值得商榷一文,认为有关农村改革的文件和中央领导有关深化农村改革的讲话,未见“第一步”、“第二步”的提法,看来难以找到始于何人、何文、何根、何刊”。我看后,觉得这一说法有失全局和主观武断,不能以为自己未看见的就不存在。“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提法是有出处的。如中央〔1987〕5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第二部分“继续改革统派购制度,扩大农产品市  相似文献   

14.
去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开展 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通过严格政策,强化措施,确保了党和国家各项税费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是抓住“一条主线”,把好“五个关口”,做到“六个到位”,搞好“一项管理”,深化“一个改革”。  相似文献   

15.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 ,也是难点。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 ,就要主动适应市场竞争。一、观念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历了几个阶段 ,但主要都是针对购销政策、财务体制的改革 ,真正涉及到企业内部体制改革 ,还是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 ,特别是最近一年的事。粮食企业内部改革的滞后 ,使许多粮食企业干部、职工产生了粮食企业是受特殊保护的“政策性企业”的错觉。其实“购销企业”的“政策性”业务同样是一种经营行为 ,粮食企业的盈亏再也不是“报账制”、“挂账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所有制改革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林业所有制改革进行探讨,以寻求适合林业发展的最佳目标模式。一、对当前林业所有制改革的评估(一)对林业集体所有制改革的评估1981年,南方集体林区开始划分“自留山”和“责任山”,尔后又实行了“两山并一山”的做法,将“责任山”也划为“自留山”。改革的结果,南方集体林区以个体林业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7.
对“八五”时期粮价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鲁晓东“八五”时期,我国粮价改革作为粮食流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突破口,取得了重大进展。分析、研究这一时期的粮价改革情况,将有助于进一步做好“九五”时期的粮价改革工作。一、“八五”时期我国粮价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宜管?宜导?宜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的粮食形势 ,导致了在粮食的流通体制问题上 ,先后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政策和举措。归纳起来 ,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是以“管”为取向的改革 ;二是以“导”为取向的改革 ;三是以“放”为取向的改革。三种改革取向的理论依据不同 ,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也各异。本文对这三种取向的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并结合当前粮食流通改革进程、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和市场建设现状的实际 ,提出了以“放”为主导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一、中国粮食形势的变化与粮食流通体制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国有林区问题的根源,揭示了其实质。从而根据国有林区的特点、“两危”主要成因、矛盾的主要方面,构造了改革的思路,主要在10个方面:所有制改革、建立林业集团公司、政企分开、计划体制改革、价格改革、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税费制度改革、建立林业银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改革不能“一刀切”,而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三变”改革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集体、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民富起来,简称“三变”改革。通过调研,我们看到农村“三变”改革在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三变”改革有效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