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正>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号)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出明确指标要求,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抽水蓄能是灵活性调节电源的重要组成“,十四五”期间抽蓄开发建设步伐明显提速。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把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提上日程,《意见》明确,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简称"消纳保障机制"),对各省级行政区域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有利于保障我国可再生能源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全社会绿色消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的复函》(发改办体改[2021]837号)要求,正式印发《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2022年国家电力调控中心组织开展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省间电力现货交易的启动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电力保供和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提出了价格风险管理问题。《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根据用户失负荷价值定价原理,把价格上、下限分别定为10、0元/千瓦时。  相似文献   

5.
<正>在如此多元、海量的数据环境中,发电主体必须具备高效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准确捕捉市场动态,制订有效的交易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九年前,新一轮电力改革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简称中发9号文)的发布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崭新篇章。2023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发改能源规[2023]1217号)、《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等重磅文件陆续发布,为未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多层次市场协同运行的市场体系,而不是一个统一市场规则、统一市场出清的单一市场。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优化电力市场总体设计,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意见》既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纲领,又是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指引。  相似文献   

7.
政策 3则     
两部门: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爬坡、黑启动等多种作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通知》,鼓励以配建形式存在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时。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市场建设要能够助力电力安全可靠供应。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储能产业     
正6月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164号)。通知要求,"三北"地区原则上可选取不超过5个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该文件明确了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主体地位和电费补偿/结算机制,对加速国内各类型商业化储能应用市场的启动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技术是世界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它改变了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通过"调剂、优化、  相似文献   

10.
<正>聚焦发展政策,紧盯市场新动向,深入市场调研,制定发展目标,提升储能业务设计、监理、施工、运维能力,增强省管产业整体面对储能业务市场的竞争能力。储能产业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进入“十四五”,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下,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综合监管。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之一。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明确用三年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新版绿证政策相较于自愿绿证来说有重大突破和完善,为我国全面推行绿色消费奠定了基调。新政能否带来绿证交易的蓬勃发展,取决于绿证市场的供需情况,而价格是供需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3.
关键词 积极推动"华龙一号"批量化、标准化建设,更加注重与电网布局和区域规划相适应,与其他能源企业相协同,与风光等新能源更好耦合,努力推动以核能为主体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诠释:首...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发展,而电力需求增长和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相对有限,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鼓励推动电储能建设,以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办函[2022]39号),提出要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可再生能源如何有效参与电力市场实现更合理的配置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分析国外通常是在国家层面先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激励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提出比较具体的发展目标作为要求。同时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电力市场机制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具体落实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在政策和市场机制配套下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效,2021年德国和英国的风、光装机比例都已接近或超过整体装机总量的一半,风、光发电量占比也接近或超过整体发电量的1/4。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等五部委2016年10月18日联合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工作要求全面推行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197号),明确了企业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倒逼各管道企业开展完整性管理工作。分析了完整性管理实施的落地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储能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能源新高地的重要支撑。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颁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之同年9月出台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今年3月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三个文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谋划了新时期我国储能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给我国电力领域大力发展储能业务带来了新契机和提供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正>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以下简称“1044号文”)。  相似文献   

19.
广角     
正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指导意见》要求,要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和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政策     
正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文加强规范涉电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管理为加强对涉电力领域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完善违法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涉电力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运行规[2018]233号)(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