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信用的健全与维护涉及到每个金融机构和其每一位从业者。因此,推动银行信用建设,重点是要从制度上治理银行,从源头上堵住不良信用产生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诚信山东”、“和谐山东”,积极组织深化改革,改善行政执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山东的实践,便我们对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林钧跃 《征信》2023,(5):1-12
信用规则是指对信用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劝诫和教化作用的各类社会规则的集合。信用规则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内的大部分信用规则由社会信用体系输出实施,用于规范“政商社法”四大领域中各类信用主体的行为。另有一类信用规则用于规范社会信用体系自身运行。在性质上,大部分信用规则属于社会规则范畴,所针对的是“人”,包括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对他们的失信行为进行规范。有少部分信用规则不在社会规则范畴,它们是用于规范信用信息使用及其基础设施运行的,所针对的是“物”。在信用规则体系框架中,“骨干”是信用法律,而政策规定、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组织纪律等类型的信用规则是“枝叶”。对于当前急迫推进的信用立法工作,在首部信用法律的目标和宗旨中,应给出信用规则体系概念,并对其框架边界和主要内容予以描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其形式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恪守信用、规避风险,确保竞争交易中各种契约的如期履行,是整个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前提。“企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没有诚信的支撑,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对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恶化的现状出发 ,对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 ,认为信用体系不健全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效运行 ;并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介绍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有健全的信用体系为保证,目前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本文对从多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信用培养     
王志刚 《山西金融》2002,(12):26-28
在信用问题上,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对目前信用状况的忧虑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很少涉及信用培养问题。但是,要使整个社会信用度得到提高,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信用”,培养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意识,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经济秩序,让信用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企业、个人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主要来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原因,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企业、个人信用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主要来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信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不完全等原因,而其根源是不合理的信用制度安排和不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山西金融》2003,(A12):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必衰,国家无信则危,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4,(19):25-26
信用评级是市场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风险、为交易产品定价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难以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而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针对我国信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矛盾,迫切需要具有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助推作用,通过提高信用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刺激引导信用消费,扩大信用需求;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快信用产品市场化运行,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林毅夫 《中国金融》2004,(12):32-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我国信用建设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指导方向,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来解决现存的信用问题,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我国目前的市场秩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很好地规范和完善,必须要靠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因此,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王迅 《济南金融》2001,(10):15-17
在当前影响银行信贷投入的诸多因素中,信用环境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六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行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一是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信用维护体系;三是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打击逃废债务的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中介体系,努力畅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渠道;五是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体系,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六是重塑社会信用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越发达,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越高。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不是导源于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努力,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建成具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真正的市场经济。无论是推进改革,还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都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迅速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4,(3):36-38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改善社会信用状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当前担保机构业务开展状况,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常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用体系按主体可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自己对信用体系的认识是从“非典”期间的“政府信用”问题开始并逐步深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对待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是对政府信用的严峻考验.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对“政府信用”的最起码要求。政务信息公开不仅仅体现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而应作为政府部门的义务。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角度讲.作为信用信息的供应者是政府部门承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李世麟 《征信》2023,(5):61-64
纳税信用是税收征纳环节产生的信用关系,健全的纳税信用体系有利于减少经济交易风险、促进宏观经济调控和调节财政收入等。然而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纳税信用法治体系不健全、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不强、纳税信息采集不完整、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备、纳税信用奖惩体系不完善等五个方面。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健全纳税信用法治体系,确保征纳各方法律权益;培养纳税人税收遵从度,增强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建立纳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纳税信用信息采集完整性;健全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纳税信用评价权威性;健全纳税信用奖惩机制,提升税收征管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