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以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与封闭的社会相比,社会的开放是人类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最佳配置所驱动的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历史进程,因而与社会主义制度或社会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产生的历史前提是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解脱的矛盾,根本依据是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主义提供的物质生产力基础和社会基础,主要体现是经济全球化展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迄今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可以看作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但决不是全球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化,也并非全球经济体制的美国化。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危机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赵炜  赵占信 《经济论坛》2004,(20):158-159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强制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生产力这个终极原因上去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永恒的真理.20世纪中叶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的协作日益越出一国或数国的界限面向全球范围扩展.同时,一些国家生产的专业化快速发展,使许多工业产品成了国际分工的产物.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加强和深化,促使世界经济市场愈益扩大,国际贸易获得空前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技术与经济迅速一体化,网络和数字技术使得全球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虽然目前处于资本主义的绝对主导之下,但经济全球化在本上并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非完全相融。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产生着制约和障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不排斥社会主经济,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 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跨国投资为基础的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并深化了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同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作用增强,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全球资本主义规则,为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松 《经济论坛》2002,(18):21-22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层次以及各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市场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更加迅速地向深、广方向发展并发生质的剧变。从国际直接投资来看,私人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直接投资是促进生产过程全球化的重要因素,而直接投资的主体为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人本质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漫长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具有不同的实现机制。在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机制。资本全球化不仅具有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质,而且具有资本的特殊属性。资本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由资本主义首先推动的全球化本质上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当然,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是不断变化的 );经济全球化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中国应对其二重性质保持全面的认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利益,理性融入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张塞 《当代财经》2000,(12):3-8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本源。而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全球范围大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球范围大调整。资本主义全球化越发展,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曙光越大。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史观的视角来看,资本主义的扩张经历了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开张时人类历史走向一体化的重大推动力量,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具有内在超越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当代表现,它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超越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否继续发挥,二是凡全球化运动能否走向理性。  相似文献   

15.
黄娜 《经济论坛》2003,(11):36-3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金融全球化进程又踏入了新的阶段,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涵义和内容,它绝不单单是美元区、欧元区等简单的累加,而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截止20世纪末,金融全球化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创造了不少金融界的奇迹,比如欧元的诞生等等,这恐怕在很久以前是没有人能够想象到的。那么到底金融全球化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就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任何事物的作用发挥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我们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金融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成为可能首先,金…  相似文献   

16.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也是当前理论界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可以分为四大派 :“新马克思派”、“新自由派”、“全球化怀疑派”、“秩序转型派”。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考察。在认识经济全球化时 ,既要正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内在联系 ,更应看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蕴涵的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资本扩张理论主要包括资本输出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为研究资本扩张提供了一把钥匙。对外扩张是资本的本性,其目标是在更大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人类社会从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根源于资本扩张的本性。近代史上“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资本扩张的初步表现;国际垄断同盟划分世界市场和势力范围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扩张的进一步表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向全球扩张的酝酿和准备阶段;当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实施全球战略和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加快向全球扩张。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是以全球的信息网络化为先导,以全球的市场化变革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将资本、技术和管理合成一体推行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主要标志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当今世界的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是向全球推行西方发达国家规定的游戏规则的全球化;同时,  相似文献   

20.
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进行要求开放经济下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必然引起普遍生产过剩,这不能通过分裂经济全球化来解决。美国的经验数据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解决美国的生产过剩,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经济全球化分裂的影响,中美贸易关系陷入低谷,为化解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应摒弃带有重商主义色彩的旧思维,借鉴中国方案,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劳动者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