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期,加多宝(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广药集团)商标之争落败后,加多宝作出决定,放弃“王老吉”商标使用,用“加多宝”替代“王老吉”.强化“加多宝”品牌。目前其营销策略核心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王老吉到加多宝的品牌转换。  相似文献   

2.
一宗商业贿赂交易,让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名行贿受贿的直接当事人被判重刑,"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王国轰然坍塌,"广药王老吉"前路漫漫5月16日下午,中国香港加多宝集团宣布:因仲裁败诉,企业开始生产"加多宝正宗凉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归还广药集团,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从此消失。所有这一切,起因于早已尘封多年的一宗"损了国企、  相似文献   

3.
张向君 《消费导刊》2013,(12):22-22
加多宝作为一个新兴凉茶饮料类品牌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在与“广药”的战役落下硬伤后,如何使“加多宝”这一品牌如“王老吉”般迅速的被消费者所接受是加多宝集团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春宁 《光彩》2012,(6):41-41
加多宝云王老吉化一直都体现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内容上,忽略了事件营销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失去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也开始了艰难的去王老吉化征程。从3月份起,加多宝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不再提及王老吉,广告内容也由家喻户晓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正宗凉茶,  相似文献   

5.
言论     
《中国广告》2012,(6):162
"加多宝一定会团结好员工、经销商、供应商、农民等上下游产业链,继续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正宗凉茶产业。"——在加多宝集团失去对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后,在采访时,加多宝集团品管部总经理庞振国如此说。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市场上的凉茶战才刚刚打响。  相似文献   

6.
正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硝烟散去,5月9日,有关权威仲裁机构判定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广药集团从鸿道集团旗下加多宝手中收回王老吉商标租借权,抱得美人归。利益驱动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王老吉的争执是典型的商标战。这其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利益是驱动,一个是出租  相似文献   

7.
5月18日,“王老吉”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为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这一巨额捐款的社会效应迅速展现。加多宝网站随即被刷爆,“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言论迅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连加多宝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是,王老吉在很多市场很快就卖断货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王老吉这一公益行动无疑获得了极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8.
黄欣 《商》2013,(6):170-170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定,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之间的"王老吉"商标之争已经落下帷幕。然而,因为加多宝开创的红罐包装在凉茶领域的影响力,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推出了与加多宝红罐相似的王老吉红罐凉茶。由此也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商品"包装装潢"的法律争议。笔者结合对"红罐凉茶"争夺案的分析,论述包装装潢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界》2011,(5):18-19
4月11日,针对广药将“王老吉”商标授权广粮实业生产粥品类的行为,加多宝公开指责广药并不拥有王老吉粥类产品的商标权,更没有资格向广粮授权。一时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争夺战,再度升级。一个品牌,两种形态,三个使用者,加多宝、广药集团、香港同兴药业、香港王老吉以及广粮实业之间的多方纷争,让人担忧王老吉是否会重蹈健力宝在内耗中解体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12,(6):162
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红罐王老吉之争"有了定论——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收回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母公司)对于红罐王老吉的商标权。"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集团胜诉  相似文献   

11.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王老吉凉茶的知名度与销量也一飞冲天,坐上了国内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自2010年,"王老吉"商标之争却让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很上火"。两家凉茶龙头企业在渠道、产品、价格以及商标层面上数次法律上以及市场上的博弈以及发生了数十次之多。本文就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北京市场价格,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结果,理论化的分析两家在产品价格这一面对消费者最直接的层面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是如何博弈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本土饮料品牌,加多宝的成功堪称营销经典案例。在成功推出红罐王老吉之后,进军高端水市场,用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延续营销神话。亚运会精彩揭幕的那一刻,同时也再次看到了加多宝集团出色的营销理念——来自雪山的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出现在嘉宾座位和亿万观众眼前。  相似文献   

13.
代微 《现代商业》2012,(15):10-13
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5月11日晚,价值1080亿的中国第一商标案尘埃落定。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不管是红罐还是绿盒王老吉,以后只有"广药"一个姓。  相似文献   

14.
继"iPad"、"乔丹"体育商标纠纷案之后,如今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案无疑备受瞩目。据相关资料,2003年加多宝红罐王老吉销售额6亿元,2010年则达到150亿元。有人用"孩子拉扯大了,人家亲生父母要来抱走。"形容王老吉商标之争涉案双方的心态。此前,广药集团通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已经依法收回  相似文献   

15.
变相裁员风波,让业界惊呼一高歌猛进的红罐王老吉遇上了拐点。 自2009年底至今,加多宝集团(红罐王老吉的母公司)在上海、杭州、北京以及广东等地相继爆出变相裁员以及克扣工资等劳资纠纷。目前,员工的维权风波也正让加多宝集团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6.
赵卓  王媛 《大经贸》2012,(8):82-86
随着"红绿之争"继续发酵,未来凉茶市场的格局将有望被打破。广药与加多宝"王老吉之争"的战火继续蔓延。8月28日,记者参加广药集团半年业绩会,王老吉新闻发言人倪依东向记者称,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民商法学会会长周林彬,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关永宏,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黄丽萍等多位专家律师联合发表意见并出具意见书,认定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的红罐和红瓶包装装潢权自始至终都属于广药集团,加多宝继续使用红罐包装侵犯了广药集团的权利,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目前处于上诉阶段。此前,面对广药"抢商标"、"抢广告  相似文献   

17.
王老吉、加多宝这对凉茶怨侣无意中成了一场营销大战的共谋,针锋相对却又创意十足。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纠缠越来越精彩了,恰如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所归纳的文学"母题"中最经典的类型:背叛、复仇、战争……爱听这样的故事似乎是人们的天性。最近一次的战火燃起于2014年末——这也是临近春节凉茶销售旺季的时间节点——广东省高院一审宣判,红罐装潢权由拥有王老吉品牌的广药集团所有,加多宝公司败诉,并需赔偿前者1.5亿元。审判暂时结束,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公关战再次开  相似文献   

18.
加多宝用"正名"、"造时"与"取道"这三个策略,取代王老吉成为了凉茶第一品牌。而在加多宝时代,王老吉应该"比附与建渠"、"取道"和"重新定位"的策略,争取与加多宝凉茶并立于凉茶市场。  相似文献   

19.
加多宝集团是集饮料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大型港资企业,是香港鸿道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创立于1995年,同年推出首批红色罐装王老吉凉茶。1998年,以外资形式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首个生产基地。后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分别于绍兴、杭州、石狮、北京、武汉、格尔木等地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