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3,(8):8-9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发布为规范银行卡收单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公众合法权益,促进银行卡市场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作出以下规定:一是保障特约商户对收单服务相关信息的获取权。收单机构应在提供收单服务前对特约商户开展业务培训,保存培训记录,确保特约商户掌握银行卡受理操作流程、风险防范等基  相似文献   

2.
新政出台     
《中国金融家》2013,(8):12-13
为规范银行卡收单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公众合法权益,促进银行卡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办法》共六章五十四条,清晰界定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内涵和《办法》适用范围,对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资质审核、业务检查、交易监测、信息安全及资金结算等环节的风险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卡收单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套用业务类型、以低扣率争夺客户等现象频发,创新业务存在风险隐患。如何防范支付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成为监管部门和产业各方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2013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收单市场进一步规范。但同时伴生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收单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仍然面临商户套现、信息泄露等诸多风险,需要在业务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和避免财务和商誉损失。商业银行收单商户风险类型商业银行常见的收单商户风险类型  相似文献   

5.
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上,支付机构的力量日渐强大,与商业银行、中国银联俨然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获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50家非金融机构中,有54家获准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季度我国非金融支付行业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3.39万亿元,其中POS收单的交易  相似文献   

6.
《金融纵横》2014,(9):46-53
随着银行卡应用的日益普及以及非金融支付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银行卡收单业务,我国银行卡收单市场取得了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然而,在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过程中部分收单机构存在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商户类别码设置不规范、不遵守业务规则和市场秩序、机具管理不规范、外包服务管理缺位等问题,影响了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竞争趋势,阐述了江苏省银行卡收单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24):11-12
事件回放 2008年6月,深圳17家商业银行、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两家专业化公司共同签署了《深圳市银行卡特约商户人民币收单业务自律公约》。该《公约》规定,白2008年7月1日起,各商业银行可以对增量商户开展收单业务,各方按照发卡、收单、转接为7:2:1的分配比例取得收单收益;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各商业银行可以对深圳所有商户开展收单业务,标志着深圳银行卡收单市场全面放开。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实施《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顺应了银行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及收单业务创新发展的趋势,为规范收单机构经营行为,促进受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为银行卡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4,(Z1):34-35
正面对的银行卡业务中"规模战"、"费率战"等的恶意竞争,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近日向各家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支付机构下发通知,从加强实名制审核以规范银行卡发卡业务、银行卡风险管理、严格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以及监督管理四方面入手,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督管理。在这份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5号)(下称《通知》)中,央行明确要求各家商业银行不得盲目追求发卡规模,在收单业务方面,重申对于从事资金借贷、理财服务等投融资经营活动的特约商户,收单机构不得为其开通信用卡受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卡预授权风险事件的通报》指出,2013年12月至今年1月,10家收单机构存在未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交易监测不到位、风险事件处置不力等问题;并要求8家收单机构自4月1日起暂停新增商户。9月,人民银行要求4家收单机构退出部分省市的现有收单业务。银行卡受理市场违规现象频发、违规手段花样翻新,受理市场规范工作形势严峻,监  相似文献   

11.
自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机构正式纳入人民银行监管范畴,其作为银行卡收单市场新兴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付机构的活跃带动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但伴随着其业务发展规模的逐渐攀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银行卡收单市场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监管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非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其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竞争也尤为激烈。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的问题和风险,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若干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实施《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办法》回答了主流媒体记者提问,主要围绕《办法》制定和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监管思路、如何保护商户和持卡人权益、对银行卡收单交易信息的管理要求、对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行为的基本要求、对银行卡收单风险管理的要求等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收单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便利支付、服务民生的同时,收单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盲目扩大商户数量,疏于对商户、布放机具和外包商的管理,收单机构之间开展同质的恶性竞争,甚至完全不顾有关制度的约束,影响了收单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暴露出了风险.本文以河北省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为例加以分析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风险,并就防范措施提出相关建议,以维护银行卡收单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一年的意见汇总和修改,《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于在2013年7月正式出台。《办法》为规范收单机构经营行为、培育良好的收单市场竞争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那么,《办法》的出台对商业银行开展收单业务具有哪些促进作用?商业银行将如何抓住机遇开展收单业务?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涉足银行卡收单业务,银行卡收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理念淡漠,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水平亟待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监管体系,强化支付机构内部管理,加大对收单机构的检查处罚力度,建立支付机构退出机制,以提高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能力,防控支付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在银行卡收单业务中因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入并划转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被人民银行分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对总公司和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的处罚。本文尝试结合前述的违规问题,从反洗钱角度分析商业银行POS机业务的风险点,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信用卡套现问题较突出.套现的主要途径是持卡人在关系商户或套现中介的POS机上刷卡套现.信用卡套现使得套现者、发卡行、收单机构等各市场主体承受着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法律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阻碍了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其直接原因是发卡行之间、收单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信用卡发卡市场和银行卡收单业务市场的混乱.对此,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管,严格界定收单机构的责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金融支付最基本的业务,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价值链末端。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收单业务高速增长,竞争日趋激烈,违规事件和风险案件逐渐增多,竞争的公平性受到破坏。在一些已发生的预授权可疑交易中,很多问题出在收单环节。对此,人民银行强化监管,加大整治力度,暂停了8家涉事支付机构的新增商户拓展业务,但收单市场顽疾仍存。笔者认为,收单市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单一性市场管理的问题,更多地源于收单业务同质性、规模性等特征,除此之外,合规性基础薄弱、收单产业过于分散、定价机制不合理等多个问题相互交织,导致收单市场陷入不公平、不规范和不理性的发展态势,陷入了“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性循环。要改变不良收单市场环境,需要加强业务监管、完善定价机制、加快市场机制建设以及完善创新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0,(7):10-10
英国全境ATM可用银联卡 6月1日,中国银联与英国最大的银行卡收单机构RBS WorldPay在伦敦举行仪式,共同宣布首次开通英国的银联卡商户受理业务。中国银联常务副总裁蔡剑波表示,中国银联高度重视银联卡持卡人的境内外用卡需求,既关注业务发展,致力于在境内外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也重视风险防范,确保了银联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安全、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