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借鉴和超越,揭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指出在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包含着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剥削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工人阶级深刻“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异化是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异化劳动的本质表现为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相区分,作为异己力量控制人,使人"非人化",使人与人相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手稿》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异化,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事实出发,批判的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由四个方面构成,他深刻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转向经济学后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是未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的思想结晶是异化劳动的理论。它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依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异化劳动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唯物史观的创立迈出重大一步。但它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李琼 《魅力中国》2014,(3):13-14
异化劳动概念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异化一词的扬弃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的任务和途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异化劳动理论,对实现人类的自我解放,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分析和人的解放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极大地阻碍了人们通过对象化活动实现人本性全面发展的追求活动。与人性自由而自主的内在需求相互对立。马克思异化理论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全面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人性彻底解放和人性全面复归,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剥削、扬弃异化、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奋斗目标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出发,探讨了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并把人的需要提到了人的本质的高度,认为私有制是造成需要异化和人的本质扭曲的根本原因,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异化需要。  相似文献   

8.
桑艳  陈群 《改革与战略》2013,29(4):7-10
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造成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劳动发生了异化,结果使人的自由劳动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异化劳动扬弃的过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异化劳动的全面超越,是合乎客观规律的历史必然性。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学习和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现实,透过现实揭露异化劳动,揭露由异化劳动产生的披着资本主义合法外衣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最终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文章从私有财产的本质出发,考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来说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从经济学入手,通过对商品、资本、劳动等要素的特性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全面异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现代性"病症,提出通过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改造来根本解决这种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内涵丰富:用剩余价值、异化劳动、剥削等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分配的不正义;将资本主义分配不正义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来实现正义分配;设想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实现正义分配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缩小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维民  张玉英 《魅力中国》2010,(33):151-151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妄的内蓉乏二,马克思遗遗这一问题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而储意志意识形态》是他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研究的著作。本文就两篇文章中的异化观做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阐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3.
孙全胜 《黑河学刊》2011,(7):32-33,69
马克思异化思想是在扬弃了前人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的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卢卡奇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试图恢复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卢卡奇的物化也就等同于马克思的异化,但卢卡奇的物化与马克思的异化在概念、根源、扬弃途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是对马克思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微进化"。  相似文献   

14.
周波 《魅力中国》2010,(34):199-200
异化劳动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它是马克思这个时期所达到的主要成果,又成为马克思考察政治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根据或支柱。马克思在《手稿》中力图阐明的自己的新世界观,也是在异化劳动概念的基础上构成的。本文通过比较黑格尔与马克思不同的异化思想即“精神异化论”与“劳动异化论”以及两者异化的途径不同,来使我们更加全面透彻地领悟马克思的有关异化的思想,最后我们通过比较简要地概括出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是其探索科学世界观的最初而又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劳动异化史观为历史解释模式,其总体逻辑构架是:人的真正本质之积极肯定的形式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的世界的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否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此历史运动模式基础上生成,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之进行体系性论证。《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不是成熟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但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弗罗姆关于异化的理论曾对西方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异化的哲学意义出发,揭示了弗罗姆的异化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丰富充实的作用,并通过弗罗姆深刻分析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人与人社会关系异化的状况,指出其理论对于我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化这一经典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展现,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生活境况而提出的重要哲学范畴。所谓异化即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其概念本身蕴含的深层意义来说,异化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学或主体哲学层面上的理论体系,深刻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本质。因此,只有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其蕴藏的人学思维理路,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体哲学的理解,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突破以及对人性与人的本质的理解。本文正是从异化理论的规定性出发,展现异化概念背后的人学思想,寻找理解马克思思想内蕴的正确方式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动的哲学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通过其哲学革命开启了新的存在论境域。著名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正是马克思站在"存在论"的高度,通过感性活动原则来谈论的。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感性对象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被马克思通过"感性活动"来揭示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并发展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大致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与当代各种异化现象的关系,希望能为我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反思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论》"机器"章,马克思对机器以及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予了细致分析和有力批判,同时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质、生产力特性、科学与社会文化、科学与人的异化等,从文化的视角,深刻阐明了科学的文化本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文化观。深入挖掘马克思《资本论》"机器"章中蕴含的科学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对科学哲学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