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最近、赣州市郊区乡村又兴办起农民夜校,沉静多时的农村夜晚又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解放初期,工农夜校的扫盲教育,培养了大批工农干部。近几年,由于农村一些人片面注重搞活  相似文献   

2.
刘雪云 《中国报道》2023,(12):90-91
<正>市民夜校是社会补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短板的一种探索方式,不过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不一定非要开夜校。近期,上海、浙江等地的年轻人“上夜校”的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上海某市民夜校秋季班报名当日,就出现65万多人争抢一万个课程名额导致平台一度瘫痪的情况。“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年轻人当下的“新宠”,不少民众希望“市民夜校”能够全线普及。  相似文献   

3.
回来吧!农民夜校最近,我们在乡下采访时,听到不少农民呼吁:要是每个村能办起一所农民夜校该有多好。70年代,稍大一点的自然村,或者每一行政村都办有农民夜校。农民们白天劳作,晚上到夜校里学文化。学政策,学技术,交流经验。对农村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新技...  相似文献   

4.
邓敏 《魅力中国》2014,(8):22-22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文化等文化重点产业为主,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农村文化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是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基本上是“五无”,无文化专职房舍;无宣传队员;无图书室,无报纸阅览室;无夜校;无专职文化管理员。  相似文献   

5.
陈敏 《魅力中国》2010,(29):298-298
新中国解放初期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应运而生了一大批的农村扫盲教师队伍,现在的他们都年岁已高,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这些扫盲教师的生活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无疑也对我们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以扫盲、扫科盲和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主要内涵的农村成人教育,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闲话西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多穷乡僻壤,也多文化名胜,西部人更是以崇尚文化为光荣传统。不过,对西部人来讲,这文化二字也是说来好听想来难过,养人也害人。尚清淡,不务实,满街闲人,到处是二半吊子的文化人,上不了档次,还放不下架子,把文化当成了耍活,蒙世也糊弄自己。改革开放20多年了,西部许多地方还是个意识形态场而非经济场,争权争名搞内耗,恐怕跟这不着调的文化习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看扶贫开发(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扶贫开发,既是中国共产党维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执政行为,是中央及各级人民政府重视中国人民的人权事业、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法人以及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传统的道德行为。可以说,扶贫开发的坚持与深入,是执政行为、道德行为、经济行为的综合运用,不仅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也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一、扶贫开发是解放生产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科技、道德等素质,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组织14个镇的老促会力量,每镇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村,每村随意调查抽样10个农户,对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过去(即1990年、2000年)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农村一线劳动力的现状不容乐观,总体而言是“50389”部队在担当农村主力军,即“50”为20世纪50年代出身的农村人口;“38”妇女劳动力占了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9”为接受9年义务制教育以下的化程度,初识(即通过农村扫盲以后)或初中化水平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也随着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在相应的扭曲,人民的思维越来越物质化、商品化.几千年优秀的文化被庸俗化.特别是国民文化知识相对落后,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满足导致精神的空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人们越来越需要知识来武装,技术来支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乡镇等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不过我国医疗行业在内部管理上是存在差异,想要在其中突出自己还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广西经济》2013,(6):21
4月18日,广西信息通讯技术促进成人扫盲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在龙州召开,助推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力消除农村存在的"半文盲"、"电脑盲"、"技术盲"。据了解,开展"信息通讯技术促进成人扫盲教育"项目试点是通过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置扫盲设备的办法,充实和推进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内涵建设,配合县级职业学校办学转型发展,建立  相似文献   

13.
张慧敏 《魅力中国》2013,(10):376-376
社区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的一定表现形态,其任何发展都不可能表现为自己的独立发展,它总要与周围的各种因素发生作用,因此,任何—个地方的社区文化的发展总要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论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社会经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欣赏能力和兴趣,都有着不同程度对文化生活产生共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在自娱、自乐,在业余文化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走进宜黄农村,灯火通明的农民夜校吸引了渴求知识的四邻八村的农户前来听课、咨询,学科技学文化已在宜黄农村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氛围,求神、算命等迷信活动在这里已没有市场了,依靠科技,全县乡乡村村有了自己的特色农业,涌现出了一批毛竹村、莲子村、制种村,全县两万贫困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城镇和农村社区化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为适应新型社区化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基层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基层宣传工作的重点,也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基层文化工作.是每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文化生活具有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斌 《魅力中国》2013,(16):12-12
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一个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它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骨和神韵,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实力与活力。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正确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使人们在参与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并在群众文化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起到了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调和各种矛盾,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劼 《魅力中国》2013,(8):362-362
公共空间环境的导识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是科学技术、空间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下的产物,园林园艺空间导识系统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只有身临其境的把自己作为消货者,设计作品才能具备更宽广的人文理念,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便捷。其中可涵盖的元素有史通、动态、电子、墙面壁画、地面、雕塑、触觉导向等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文化的特征:"菊花"与"刀" "文化"是人们较熟悉的一个概念,但它也可能是人们较无知或者说是极不清楚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曾经说过,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人们最无知的东西.可以说,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在国内外有上百种之多,但却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给文化说清楚.人们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给出文化特定的定义,而很难总体上给出文化一个解释.当然这也与文化本身的属性有关,即"夫文化为全种全国人民精神上之所结合".就是说,人就是文化,所以人自身给文化下定义,就会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自相关.因此,真正来讲,文化只能自身"显现"出来而不能"说"出来.然而,在现实历史中,我们出于各种需要还总得给"文化"一个定义.赵汀阳曾指出,"在内容上,文化由一套‘主观意见’(doxa)所构成,这些‘意见’的核心是价值观,或者说是,去做或不去做某些事情的理由:在形式上,文化表现为关于各种事物的想象、表象(representations)和解释,在这些表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得以建构了社会性的话语、意象、规范和制度."可见,人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遗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先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是说,没有贫困地区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农村的小康,而没有全国农村的小康,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要建设贫困农村小康,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黑龙江省“九五”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目标纲要》的精神,齐齐哈尔市文化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文化先进村(屯)、户创建活动”,这为进一步推进齐齐哈尔市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就齐齐哈尔市而言,全市总人口542万,农村人口就占了401万.可以说,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小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努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小康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