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庞大的农民工改变了传统"三农"范畴,演化成为与传统农民、城市市民相异的社会群体,限制了农业发展空间,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得新农村建设成效不及预期,成为制约中国"三农"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将农民工从"三农"的"农民"中独立出来高度重视,与"农业、农民、农村"并列为"四农",紧紧围绕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城市市民和城市主人转型,从城市和农村两端发力、分类施策,加快推进农民工转型,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条件并举,通过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三农"困境。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总要拿“农民工”说事?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子弟漂泊的书桌,为了讨生活在矿难中永远闭上眼睛的“农民工”兄弟……问题的背  相似文献   

3.
所谓“农民工”,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可以说,农民工的进城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贡献相伴而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也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杨帆  段湘林  苏博 《中国保险》2004,(12):26-28
“三农问题”、“民工荒”问题已成为时下的热点。当人们把关注的视线集中在“农民工保险”的时候,似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空白”被遗忘:农民工子女大多没有保险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的现状与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民工的广泛关注,各省市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政策纷纷出台。然而,由于这些政策尚处于起步和试行阶段,因此并不完善。根据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的分析,且农民工尚处于工人与农民的中间阶段,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真正体现和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险体系。另外,由于农民工群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我们应该提供各种条件,尽快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的省级统筹继而实现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前任总理朱镕基和现任总理温家宝都坦诚: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三农”问题。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众所瞩目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国家卫计委的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用工单位提供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我们使用了新近发展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用工单位将医疗保险的成本转嫁由农民工个人承担,降低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资—福利折中"效应。因此,应该完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民工超过了2.8亿人,其中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据了半壁江山。广东是新生代农民工输入大省,虽有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供给基数,但在现实中仍存在着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劳动力和企业有效用工需求不足的情况,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企业招工难两大问题,因此,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培训,促进农民工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着手,剖析"互联网+"在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可改进的方面,为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汪晓梦 《中国外资》2009,(16):204-205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建筑农民工又是重中之重。建筑工人中的农民工数量庞大,而且增长速度很快;身份特殊,他们离开土地来城市务工,不同于传统的农民群。他们也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农民工开展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0.
“无脚”的鸟:新生代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后代,但不愿被叫成“农民工”,他们渴望“脱”农入“市”。但是,城市不一定选择他们,制度的藩篱,使他们依然漂泊不定.变成——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难题,不在于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在于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从农民到农民工在计划经济时代,支持农业亦是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实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不得不通过价格控制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金融资源更为国家所垄断;二是农民被绑在了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一个生态良好、活力十足的平台。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文章以六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六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养老权益,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就成为当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创新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农民工"退保潮"这一现象入手,逐一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推进中存在的障碍,推进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也有所改进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农村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这些剩余劳动力开始去城市打工,参与城市经济建设,一个新的词汇“农民工”便由此诞生了。去城市打工固然有效的利用了剩余劳动力,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立足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个点探讨了农民工进城的利弊.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增速给社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中国的农民进城务工是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动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超过13亿,其中却有近8亿的农民,有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在1996年为19.51亿亩,而在2006年下降至18.27亿亩,十年之间减少一亿多亩,人均2亩左右的耕地,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出路问题,上世纪80年代后大批失地农民开始流向全国大小城市打工养家,20多年的打工潮使"农民工"群体应运而生,这些农民工体验到城市和乡村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带动了更多农比进城务工,这种"雪球效应",至2008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达到2.2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还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然而近年来,农民工欠薪和权益保护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一问题呢?我们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养老权益,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制度也就成为当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创新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农民工退保潮这一现象入手,逐一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推进中存在的障碍,推进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于2004年4月份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阳光工程”实施近一年来,受到各地普遍欢迎。温家宝总理在四川视察工作时,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建筑农民工又是重中之重.建筑工人中的农民工数量庞大,而且增长速度很快;身份特殊,他们离开土地来城市务工,不同于传统的农民群.他们也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农民工开展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