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生育津贴怎么领,这些你都知道吗?二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辞职了,生育保险还能用吗?眼下生育政策放开了,很多家庭都迎来了二宝。不过,生育保险怎么报销,生育津贴怎么领,这些你都知道吗?二胎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辞职了,生育保险还能用吗?对这些问题,很多人更是一头雾水吧?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保障》2012,(7):65-65
主持人:我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全部参加了生育保险,单位依法为他们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女职工生育后依法享受了生育保险津贴。有的女职工工资较高,超过了生育津贴,便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和生育津贴的差额。请问她们的这种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职工享受生育津贴时,单位能否停发工资?相似的是,对于工伤职工,其享受伤残津贴后,用人单位无需再发放工资或补足工资与伤残津贴的差额。生育保险是否也应当这样?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1,(24):28-28
千万投资者反复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股市近期极度低迷?你觉得昵?好股网高手李刚、压力尚大、古人云、杨百万、金融炼金术等自发组织了关于近期“中国股市熊霸全球”现状的讨论,欢迎大家和他们一起交流互动以及提问,说出你的投资心得吧!(更多评论请登录好股网查询)  相似文献   

4.
蔡彤 《金卡工程》2010,14(9):39-40
"丁克"家庭这种家庭形态自出现以来就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已有调查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这一家庭形态做了分析与评价。文章则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法学角度对"丁克"家庭进行观察。一方面,分析其涉及的相关法学理论与实际问题,为年轻人理性选择婚姻家庭形态提供必要参考;另一方面,指出在现有法制环境下"丁克"家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立法与制度设计建议,以寻求对已有"丁克"家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2013,(2):66-66
主持人: 某参保职工在生育后发生产褥期感染。该感染的治疗费用是从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还是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广东某企业人事专员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2012,(8):66-66
主持人: 我们是男职工,已经在单位统一参加了生育保险。妻子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她们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和其他参加了生育保险待遇的女职工是不是应该相同呢?由于我们的工资较高,单位为我们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用多数要高于为女职工缴纳的。在生育医疗费用方面,又是否应该统一呢?配偶虽然就业,但没有参加生育保险,是否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行一种新的称呼叫"孩奴",用来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忙碌、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当上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一些80后因为害怕当孩奴甚至选择丁克。养孩子真的那么难吗?从理财的角度,家长们到底可以做哪些准备?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保障》2013,(2):8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就生育保险而言,实际工作中,职工参保比较有保障,但参保职工未就业的配偶却难以被生育保险覆盖。这部分人群的生育保险应该如何解决?本期,来自江苏和天津的医保工作者就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某农民工已经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企业工作时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该企业并不知道其已经参加了新农合,该企业多数职工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该农民工因意外受伤后,通过新农合报销了部分医疗费,大部分正式发票都交给新农合经办机构了,但因新农合报销比例低,该职工报销后所得现金较少。该职工手上还有一小部分新农合未能报销的发票,如门诊费用;还有大额票据,如住院发票的复印件、新农合报销的凭证等。该职工能否要求用人单位再报销部分费用,标准如何确定?用人单位可能会说,你已报了一次,不能再报第二次;再者,你没有提供正式发票,我不能为你报销;还有,我无法确定你哪些已报,哪些未报,更无法确定你哪些属药品目录范围,哪些不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磊磊 《新理财》2006,(3):58-60
假如最大的客户之一突破破产,你的企业会怎么应对?如果你的回答是“非常不好对付”,也许你就该考虑一下信用咨询机构的服务了。  相似文献   

11.
老猫 《科学投资》2007,(2):78-78
你手头有多少钱?你家里有多少现金?你说得清楚吗?反正我是说不清楚,尽管我的钱实在是不多。打个比方,老板每个月会发给你多少工资呢?你可能说,四五千吧。四五千是个概括性的数字,可以说明你生活在哪个阶层,过着什么程度的生活,能不能买得起房子。但是,能不能更精确些呢?比如精确到个位、十位?那天和一家网站的MM聊天,她说打算搞一个家庭帐本征集大赛,我就问了她这个问题。她愣了一下,说:能精确到百位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投资》2007,(4):79-79
说什么东西有了泡沫,就是说它不值那么多钱。那它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呢?你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是该考虑劳动量还是考虑稀缺性和时间?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一前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简称(《规定》)公布实施,它惠及半边天的女性劳动者,让她们在生育、产假、职场保护等方面有了法律的保护。时间过去一年,《规定》是否落地,开始庇佑广大女性工作者,尤其是低端行业女性工作者,使她们稳定工作,安心生育?  相似文献   

14.
《财会学习》2015,(6):37-42
员工参加生育保险,实际生育休假时,请问其休假期间的工资一般是先由公司支付,到时社保支付的钱到账后再从中抵扣?还是公司先不支付,到时直接将社保支付的钱支付给员工?  相似文献   

15.
春夜,一轮明月躲在梧桐树枝叶间,把柔和的月光探进场部大院一间宿舍的窗子里,窃看一对青年夫妇的睡态,偷听那枕边的轻声细语。“你还没睡着么?”妻子捅了捅丈夫的肩胛。“你怎么知道我睡不着?”丈夫侧身背向妻子,两眼盯着床前的月光。妻子笑笑说:“你翻来覆去像小孩煨红薯,今晚怎么啦?”“没什么,有点事想不通。”“啥事想不通?……莫不是因为今天选举的事吧?”妻子一语道破了他的心事。是呀,今天选举结果的得票数真值得他这个当选为工会主席的细心人深思:为什么不能获得全票?本身还存在哪些大的缺点和毛病?是该好好地反省…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投资》2007,(9):3-3
如果你准备创业,《科学投资》建议你从一开始就牢牢记住两个寓言。 第一个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你可以先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摞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17.
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是喜欢当干部呢,还是愿意做职员?是乐于拿高薪呢,还是安于清贫?毫无疑问,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原因显而易见:城市比农村条件好,干部比职员权力大,有钱比没钱日子好过。因此,你要是从农村挤进城市了、升官了找到好工作了,就会受到别人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津津:孔经理,你好!虽然你很年轻,但却是北京分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先遣部队”中的一员了。在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践中,你有哪些感受? 孔令先:我心中的感受很多:“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压力”是勿庸置疑的,“团队精神”不可或缺,“营销服务理念”时刻铭记于心,“以客户为中心”不能仅仅是口号,“创新”方可铸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基本工资”在月薪中的比例降低,劳功者的生育保障和生育时的工资保障出现了诸多问题。“公司高管因为怀孕,变身史上最贵的清洁工”“生育前工资8000元,生育后工资变为1800元”等新闻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怎么出行?去旅行社抱团,听着导游花言巧语地让你付钱?凌晨起床去火车站排队买票,还是直接购买价格昂贵的飞机票? 衣食住行中。虽然衣、食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但住、行对我们也相当重耍。比如辛苦了一年,偶尔放假。我们总是要出门走走,又或者节假日赶回老家探亲,等等,虽然不是日常的繁琐杂事,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怎么出行?去旅行社抱团,听着导游花言巧语地让你付钱?凌晨起床去火车站排队买票,还是直接购买价格昂贵的飞机票?在10年前,这或许是你唯一的出路,但如今,似乎已经鲜有人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