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香 《中国海关》2010,(8):36-37
现时的唐骏对于陈发树来说,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2008年,陈发树以10亿元的高价招得唐骏,一时间,两人风头尢限。唐骏因此成就了自己“中国打工皇帝”的美誉,而陈发树也想借唐骏之手实现他向“资本家”的转型之路。近3年过去了,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又将二人推至风口浪尖。抛开唐骏的博士文凭不论,  相似文献   

2.
润东  邓文轶 《商界名家》2003,(12):22-24
微软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商界名家》一直高度关注。尤其是关于唐骏——当我们推出《我在微软做总裁》的长篇报道时,当时的唐骏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呀!如其他善良的中国人一样,我们愿他在微软不是“流星”;同时也希望看到,微软能够让忠诚于它的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可以善终。但现在来看,唐骏恐怕也要步其前任的后尘——即使在外企,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有着同样的宿命:田本和、杜家滨、吴士宏、高群耀如此,唐骏如此,“架空”唐骏的陈永正先生想必也不例外。既然如此,唐骏们不必伤感、沮丧。在知本无法挑战资本的今天,中国的职业经理已经学会了笑对山高路远。他们注定是风雨无阻的行者!因为他们,中国商界才有了百折不挠的脊梁……唐骏们,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3.
4月以来,中国职场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打工皇帝”唐骏的又一次选择,10亿元人民币让人眼晕的薪酬,以及“我唐骏永远都不会选择创业,我会一直选择职业化的道路”的话,让很多人对创业是否值得产生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销售与管理》2008,(6):16-18
唐骏:金牌经理人是怎样炼成的 大凡打工者跳槽,其标准基本上是越跳越稳定,但是唐骏却总是选择一家“潜力股”,在其快上市的时候进入,将企业推到顶峰的时候离开。用唐骏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最高级的风险投资人”。  相似文献   

5.
王欢  陈艾 《商界》2008,(5):150-151
一份价值10亿元的天价“转会”合同,将原盛大公司总裁唐骏再度推到了媒体的面前。 唐骏值不值这么多钱? 为什么偏偏是唐骏能成为“打工皇帝”?  相似文献   

6.
唐骏不归路     
作为对唐骏倾注了无比关注的《商界名家》,我们欣赏他在微软的激情创造(见本刊2002年12月报道《我在微软做总裁》),也感叹他在微软的大权旁落(见本刊2003年11月《唐骏被“架空”的台前幕后》),但我们更为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梦与痛,泪与笑而扼腕……  相似文献   

7.
从上任那一天起就一直被猜测“即将离任”的盛大总裁唐骏9月7日再一次成为传闻的主角,据一位接近唐骏的业内人士透露,唐骏早些时候替承认“可能在最近离开盛大公司”,原因在于“合同方面的问题”。据知情人士说唐骏加盟盛大之后,所主导的数次收购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是身价超过10亿的"天价CEO",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1990年到美国读书的唐骏,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成了三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着几十名员工,一年有几十万美元的利润,但唐骏仍然选择放弃老板的身份,到微软去打工,并且从此走上了辉煌的职业经理生涯。本文谈的是通过唐骏日记整理出来的、在微软期间所感悟到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唐骏并不想掩饰他对微达的留恋。“过去的十年里,我从来没有想也不会去想我离开微软的那一天,我一直觉得它离我很遥远很遥远,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离开微软让唐骏伤感,不过他更原意将微软作为一个经历,而非人生的目标。他最终选择了陈天桥,回归“娱乐圈”。  相似文献   

10.
在微软中国总裁这个视野更广、舞台更大,并可能对他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高端管理职位上,唐骏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准确的定位和方向。在向着战略目标进发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智慧经验积累和人性管理方法的巧妙运用,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微软中国的企业员工凝聚力,也将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在离开时仍带走了微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终身荣誉总裁”的奠大荣耀。在这短短的两年职业生涯里,唐骏从一个优秀的技术型人才成功地转型为一名卓越的金牌职业经理人,成为众多国内外企业关注和“猎取”的对象。这其中就有一家快速发展的中国新兴互联网企业——盛大。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09,(5):116-117
唐骏作为7年来唯一登上“500富人榜”的职业经理人,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打工皇帝”。唐骏式商业模式的要点在于,通过“做人、做事、作秀”打造个人品牌,并将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有效结合,然后巧妙选择跳槽时点,将明星职业经理人的光环向下一个职业高峰复制。  相似文献   

12.
《商界领袖》2004,(3):123-123
唐骏:“我相信我会和盛大的整个管理层一起不断地推进陈天桥提出的‘网上迪斯尼’的概念,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我希望把盛大公司做成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最知名的互动娱乐公司。”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08年的努力,西门子终于走出贿赂门,但出前门入后门,一桩桩员工索赔案又把公司送进了“培训门”。 事情起源于2005年夏天,西门子旗下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在中国启动了名为“Sales 100”的培训生项目,该项目要求培训生在两年培训后,必须为西门子工作三年,否则要赔偿最多高达30万元的所谓“培训费”。  相似文献   

14.
管理是个严肃的话题,不能掺杂太多的人情味,具体到语言也是如此。以前管理员工我的感情投资比较多,觉得员工管理就是人心换人心,所以管理过程中很偏重人性化,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业余时间,我都会与员工打成一片,“老兄”、“哥们”、“老乡”的称呼不断,一时间员工都觉得我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了这种言语在拉近我与员工距离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赵民 《中国工商》2005,(5):78-80
每一个企业中的员工,或者说是人才,按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有很多分法:按工作性质分,有营销人才、研发人才、财务专家等。按公司时间长短分,有创业者、老员工、新员工,十年以上历史的公司还有工作3~5年的“中老员工”等等。而新华信公司却在管理中把员工分为:母牛型员工、公牛型员工和金牛型员工。  相似文献   

16.
姚恩育 《浙商》2009,(21):92-93
处于新华都系当家人陈发树“逃税门”当口,唐骏的角色再次引起外界关注。唐骏的经历折射的正是未来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职业递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蔡恩泽 《大经贸》2008,(5):47-49
职业经理人就像一个流浪汉,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打工皇帝”唐骏也是如此,到处漂泊,行无定踪。 4月3日,盛大集团发布公告,证实唐骏辞去总裁的坊间传言。这意味着职业经理人唐骏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漂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探讨增强企业员工努力程度的激励措施时,引入X效率理论,以个人作为基本经济单位,打破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把企业视为“黑箱”,只着眼于企业的外部市场和稀缺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配置效率问题,而是从构成员工努力行为的APQT束出发,关注企业内部的非配置效率。通过对构成企业的群体和个人的努力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影响企业内部运行的X效率,提出构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增强员工努力行为激励的解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品牌》2008,(Z1):130-135
唐骏在手机上打出一行字:"网上在传我要离开盛大,明天我想坐下来和你好好谈一下。"这条短信息发给了陈天桥——盛大老板,唐骏为之服务了4年的东家。第二天,4月1日,愚人节。唐骏走进了陈天桥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在停滞了近10年之后,国有企业重启“员工持股”,具有深刻地理论背景和重要地现实意义,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员工持股”在国有企业实施历程的复杂性,努力克服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规避以前走过的弯路,把握好新时代实施的关键要点,才能实现员工、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