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时下,国内商贸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商贸服务业的国门一经打开,海外零售商业的各种商业资本和新颖业态,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虎口 夺食”商用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商业航天市场越来越大,中国航天将如何在这个“利益场”中进行争夺? 中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4月12日将“亚太六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意味着在经过了漫长的6年沉寂之后,中国航天再次回到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自1999年6月“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将美国铱星送入太空以后,在每年平均有20颗商业卫星发射的巨大市场上,中国航天却沉寂了6年。  相似文献   

3.
举办奥运会为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后奥运时期”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北京商业服务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和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奥运会的举办实际上是一个促进北京加速发展,加快市场成熟,推动北京商业服务业走向一个新阶段的过程,后奥运会期间,还将保持这种发展走势,而且是在一个新起点上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9日,北京市召开了“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2007)”,该论坛以“服务奥运、提升品质、关注民生—奥运城市的国际经验与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奥运,提升品质”为切入点,突出体现了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的理念。本期“视点”栏目特选取北京市商务局闫小彦副局长、王卫平副局长,北京市商务局巡视员、北京商业联合会李顺利会长在大会上的发言报告。他们的发言阐述了北京近年来制定和落实《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展示了北京市服务奥运,提升商业服务品质的具体措施,也对奥运后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中国企业而言,如欲制胜全球市场,不但要在运营上紧靠国际商业规则,更要突破外国公私机构对于中国企业普遍的不信任感和固有成见,树立信用和国际声誉,让自己的海外拓展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长高了。上海商业也长高了。 品牌旗帜高地、客流集聚高地、品位格调高地、市场集散高地、服务便利高地。五大板块的商业高地在上海正拔地而起。表明了商业:档次上高度,集散快速度,品位有浓度.辐射讲力度,服务求广度。构筑国际购物天堂.形成21世纪上海商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南京服务业发展具有区域中心、科教强市、服务需求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等多重优势、条件与机遇,但近年来总体上比较优势受到了削弱,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处于比较劣势,但在传统的物流和商业零售方面仍保持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际外包服务市场、机遇、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重 《商场现代化》2005,(12):314-315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外包服务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服务业的新兴市场。本文研究了国际外包服务的市场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其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动因,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外包服务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次年会还就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选择、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服务贸易范围与文化产业发展及加快提高航天商业发射服务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选择 兰州商学院雷长兴同志在<中国服务贸易的战略转变与战略选择分析>一文中提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我们应积极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实现服务贸易发展的三大战略转变:第一,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服务贸易优势;第二,将对外政府援助行为转变为对外服务贸易行为;第三,将对外交流活动转变为对外服务贸易活动.我国服务贸易战略转变与选择的途径是:第一,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服务贸易;第二,将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第三,将海洋运输服务作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优先发展:第四,积极拓展对外医疗卫生服务贸易;第五,将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领域;第六,将体育文化贸易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必须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不断改进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巨大发展,现在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8%。近年来,我国不仅在传统的商业、餐饮业等服务部门有了很大发展,在金融、保险、通讯等新兴行业也迅速增长,并且在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远洋运输和卫星发射等领域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特征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与当今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分不开的。当今的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世界经济正呈现一种服务化趋势。格林·克拉克在其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总结出一个规律,即经济的服务化规律。他认为这是所有国家在经济进步过程中最具有一般性的规律。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经济服务化从宏观上来说,是指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微观上则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论坛以“一带一路暨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在全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首次阐述了建设“天基丝路”的战略构想。
  近年来,伴随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已先后与俄罗斯、巴西等30个国家和机构签署87项双边航天合作协定或协议;实施了39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5颗卫星,含6颗国产卫星,还提供了10次国际搭载服务;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对地观测等各领域的多/双边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航天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特别是2014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的全面推进,航天国际合作在中非论坛、中拉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以及国家元首南美高访、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期间频频成为重要议题,有力地服务于国家外交,并为中国航天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家的创新发展激发“天基丝路”构想产生。这一战略构想将航天发展纳入“一带一路”大局,进行整体谋划、倡导创新驱动,以推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航天国际合作,在支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时,为中国航天国际化乃至整个航天事业开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专家分析,丝路区域卫星应用需求旺盛,“天基丝路”服务大有可为。通过与丝路国家合作,建设覆盖经济带的卫星网络,可以为丝路区域提供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灾害预报、反恐安全、导航救援、通信传输、教育医疗、空间科学实验等服务,开展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杨波 《北京商业》2007,(4):23-25
市场是检验企业生存发展的试金石。 特色商业街是市场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北京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为服务奥运,“按照国际化标准改造提升重点商业街区”是该计划重点推进的15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宣烨  徐圆  宣思源 《财贸经济》2015,(3):136-149
依靠国内市场推动服务业发展进而塑造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实现经济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服务业的“母市场效应”,探讨内需驱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形成机制,并利用我国1997-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差异化产品特征的服务业同样存在“母市场效应”,伴随贸易成本下降该效应更加明显;母国需求扩张通过引致成本降低、创新差异化产品驱动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实证检验表明,短期内内需驱动效应体现为显著增加服务出口的技术含量,长期则表现为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受内需驱动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促进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神州5号的发射,人们不断地质询,除了政治意义,航天技术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当人们思考其经济价值时,美国显然是最佳的先例,一个将航天技术成功民用的典范。事实上,据美国空间政策中心预测,到2010年,不含商业卫星,美国的空间商业化收益就可达6,000-10,000亿美元,而仅空间制药就将收入270亿美元。 作为航天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航天生物得到市场人士、科研专家、教育学者的关注。那么,中国的航天生物产业化到底进展如何?记者走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东方红航天生物公司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香港经济的最大优势是服务业,GDP的近90%来自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贸易、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而内地制造业迅速发展,为生产制造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CEPA实施后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障碍被部分清除,打开了经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与竞争力研究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丹 《价格月刊》2005,(7):9-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心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世界服务贸易总额1970年为700多亿美元,1980年为3800亿美元,1990年为8660亿美元,2003年则上升到35789亿美元,其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获取外汇收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手段,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宪 《上海商业》2008,(11):20-20
商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服务业.它自人类社会有交换活动以来.就担当着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重任。然而,它又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变革创新的服务业。在当代.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等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和活力.使其常变常新.充满时代的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商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笔者以为.恒久的“与时俱进”,是商业发展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江苏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特征与市场开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江苏省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服务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但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本文分析了江苏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江苏服务业和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