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回顾从熊彼特开始,关于创新的研究一直处于线性模式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创新系统研究首先是在国家层次上展开的,即国家创新系统。90年代,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出现了许多重大成果,并形成了宏观学派和微观学派,一些学者随后又在区域层次上展开对创新系统的研究,即区域创新系统。库克(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在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2.
黄瑾 《经济论坛》2007,(22):111-113,117
一、问题意识 从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开始,政府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始终被强调.20世纪3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强调政府干预经济成为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作用的主流观点.这一思潮伴随着20世纪以后的合作化运动,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把合作社的发展纳入到国家发展体系之中,政府对合作社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干预合作社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创立了创新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本身存在着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这就是"创新"活动,通过创新可以促使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城市开始实施创新城市战略.  相似文献   

4.
李飞  董博雅 《当代经济》2006,(17):74-75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回顾 从熊彼特开始,关于创新的研究一直处于线性模式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积极发挥政府科技创新导向的战略功能,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构筑促进科技进步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优惠政策,招揽和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与对策,走出一条有别于欧美国家的独特的创新型发展之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政府不断调整国家创新战略,以提升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鄢杰  牛建忠 《经济论坛》2004,(1):120-121
20世纪的金融创新活动始于美国,并在8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迅速辐射到欧洲、东南亚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兴起一股金融创新浪潮。20世纪的金融创新范围很广,既有新科技的运用,支付制度、融资技术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也有大量金融商品的创新。当代金融创新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后的衍生金融工具(或称金融衍生商品、衍生证券)的创新,由此形成对金融衍生交易现行会计理论强大的冲击与挑战。一、20世纪中后期衍生金融交易概况及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固定汇率制度也随之结束,汇率的大幅波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尤其资本市场)的剧烈波…  相似文献   

7.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主流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取代为:一国的自然资源丰裕反而会使该国的经济陷入负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随后很多学者对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并探寻其传导机制,但是自然资源诅咒并非规律性命题.因为确实存在一些资源富裕的国家,如加拿大、溴大利亚、挪威、博茨瓦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的经济却在保持高增长.目前人们正在达成一种新的共识:制度因素和政策措施在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制度质量和合理的政策措施是克服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当一国制度质量是好的,那么自然资源是福音,会促进经济增长;当一国制度质量是差的,那么自然资源是诅咒,会降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一、国外学者R&D国际化模式的划分 R&D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20世纪80年代,关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研究文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从1990年开始,关于跨国公司R&D的研究日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R&D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Niosi,1999).在所有研究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对R&D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勇  林源源 《经济学家》2007,9(2):45-52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