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需要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现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姑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相似文献   

3.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提升经济发展内生稳定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经济发展阶段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双循环新格局,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动力从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对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匹配的生产、平等的分配和畅通的交换等环节为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是消费主导型经济的典型特征。我国整体上处于消费主导型经济初级阶段。推动经济发展动力转型,需要匹配经济发展动力与经济发展阶段,促进投资主导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4.
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美华 《技术经济》2006,25(11):25-28110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为主导或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其增长方式仍然带有明显的粗放或外延型增长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冲动产生了“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一定程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了“市场性的重复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约束型特征较明显,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政府主导型工业化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产生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定历史阶段,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及阶段转型密切相关。建国之后我国一直实行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而韩国是这种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也因实施这种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众人皆知的“汉江奇迹”,因此重新认识并对比中韩的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经济与管理》2009,23(9):20-2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波动增长期,90年代的稳定发展期和2000年以后的下降恢复期.就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资本投入的贡献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占到46.90%;劳动投入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只有17.36%;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平均维持在35.75%的水平.因此,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效率较低的粗放型增长,但其趋势是向着集约型增长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必然是从外需和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换。本文首先通过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考察和分析,指出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消费主导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证了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建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别应把初次分配当作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最后,为了破解初次分配领域中的难点,提出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的悖论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年咏 《经济管理》2006,(20):67-70
当前中国的外汇结构优化,面临既有紧迫性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悖论困境。其成因则是诸多矛盾因素的交织: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稳定性变数增多,外汇储备增长迅猛但周期性波动频繁,美元持续疲软但美国霸主地位难撼,黄金、能源价格高居不下但“中国因素”短期不易去除。因此,必须谨慎而稳妥地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同时稳步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题,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至今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