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顺利,利益的驱动,使得理性的农民对合作时而“忠诚”、时而“背叛”,合作效应难以诠释、合作功能难以发挥。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应是创新、改革和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我国农户经营“小、散、弱”问题的有效途径。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高层次、实体化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民进行合作知识培训,加大合作典型示范和政府扶持。  相似文献   

3.
1955年9月,毛泽东同志到河北省北戴河,编辑了《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书,《平湖县新仓乡订立结合合同的经验》入选其中。2006年,在年初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新思路,把发展“三位一体”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张成 《改革与开放》2006,(8):36-37,21
<正>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但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逐步发展壮大,其资金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为此,我们于近期在盐城市范围内开展了相关调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一、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李霞 《特区经济》2006,210(7):151-152
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障碍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在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有关的调查资料,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根据甘肃省农合组织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的新途径,并尝试提出加快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基于对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发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自发发展和政府倡导发展的两个阶段。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符合合作组织规范性要求的一些好的合作组织典型和好的发展经验,但总体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存在“难发展”的问题,目前已到需要综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关系,因而“搭便车”和机会主义便成为该组织运行的常态。基于其约束条件刚性下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从农民的内在需求出发,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明晰其产权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大力促进农民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载体,并根据比较优势确立其合作形式以及应该给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以及明晰其权利、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九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真实情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与财政部农业司合作,对浙江、山东、河北、吉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甘肃9个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包括专业协会,又包括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自发发展和政府倡导发展的两个阶段。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符合合作组织规范性要求的一些好的合作组织典型和好的发展经验,但总体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存在“难发展”的问题,目前已到需要综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13,(10):1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于2006年作出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几年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经营优势。以专业合作为基础、以供销合作为带动、以金融合作为支撑,建设面向“三农”、条块交融、功能完备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通过产品销售的通畅化和农民融资的便利化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在创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和完善农业双层经营“统”的功能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力印 《当代陕西》2007,(8):55-55
陇县城关镇高塄村的奶牛协会,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合作,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创造了品牌,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据统计,我省农民专业协会占全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70%左右。这些年运行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可喜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全国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讨会”不久前在山东省莱阳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同山东省委政研室,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畜牧办公室联合召开的,会议由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全会共分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在现场参观莱阳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二是结合山东及全国各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进行情况交流和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合作知识普及不够,农民思想认识有待转变;组织规模小,覆盖面小,实力弱;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组织运作不规范;法律地位不明确等.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合作思想和素质;通过政府引导和组织探索,有效增强农业合作组织的综合实力;通过组织和制度建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全面发展;通过规范的法律体系建设,为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动力所在,当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基本路径。本文在对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经验和问题的调研分析基础上,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角度上,提出了包括坚持“政府支持,能人领导,农民参与”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深化改革,提高认识,加强合作教育,完善政策体系;重视策略,选择重点,寻求突破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其发展的制约因素,除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宏观体制外,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行为不规范、相关主体的知识、经验和素质不足,指出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关统计和研究工作、优化调整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路与方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立法工作,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理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农户的积极参与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加快大理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就大理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坚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多元发展、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中心,以政策、法律、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加大“扶持、引导、规范、服务”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途径,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合作教育缺失与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泉民  王丹 《乡镇经济》2009,25(1):70-74
农民合作社是一种“人的结合”而非“资本结合”自治性组织,因而合作经济最终行为主体——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文化素养对于合作社发展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全国对合作社较为发达5省问卷调研发现,农村合作知识的缺乏及合作教育缺失,是农民对合作制度产生低认同度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应在明晰合作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合作教育,一方面。推行学校的合作教育,即体制内一些高校设立合作经济专业或课程;另一方面,体制外可以针对不同施教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化培训方式来进行合作教育。为合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否则,中国的农村合作事业极有可能还是在“发展难”与“难发展”怪圈中循环,已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仍会是一种缺少灵魂的“空壳”。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俊 《特区经济》2005,(6):175-176
近年来,我国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内涵,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发展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汤玉权  吴月英 《乡镇经济》2010,1(4):87-90,104
由市场经济推动和党的政策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具有组建形式上的多元化、组织方式上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利益分配上合作组织和农户双赢的特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上存在基层干部认识不足、普遍缺乏资金、内部管理不够民主规范等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地方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政府要推行优惠政策,要健全专业合作组织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以此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更好地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