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杀事件不断上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增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体系重要的内容,为此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很少从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层面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心理活动的特点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方法以及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的调研,发现存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网络、心理三大引入注目的问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受到自身学习习惯的影响同时受制于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手机网络使用的便捷和普及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便利与革新,而是日益成为学生填补空虚时光的依赖对象;而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便捷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网络环境下,其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甚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网络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最大程度地杜绝网络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消极影响,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习共同体”是当今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也称为“学习社区”,是学习者和助学者以完全共同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大学生教育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学习共同体与信息化教育都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和发展的需求,并以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学习团体并载体,构建完善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是网络技术和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就根据学习共同体、大学计算机以及网络学习的发展特点,对基于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平台进行研究设计,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信息共享,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与震撼,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已经不能解决大学生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也应随之改进,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建议从平台搭建、工作模式构架等方面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统筹。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网络的便捷性、自由性、隐匿性的优势,以及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以博客为载体,实现课堂与网络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步;以微信、微博为媒介,开展与性观念有关的话题探讨;以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关于性问题的个别心理辅导;推荐优秀网站、论坛、博客,丰富学生的见识,引导学生走上性心理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23):157-158
微信群是微信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个能够供多人同时聊天交流的公众平台。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长期性的要求,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使受教育的人群更广,同时令学习讨论的时间更自由。辅导员利用微信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发布心理文章、微课讲授、组织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分享案例和宣传心理活动。辅导员在利用微信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组建陪伴小组、建立群规、定期组织相关活动以及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防疫二十条”与“防疫新十条”的先后落实,我国的疫情防控策略逐步迈向精准化,后疫情时代下,疫情并未完全消失,疫情风险仍然存在,这样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社会心理带来了深远影响。为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性发展,契合现代大学生发展需求,一方面需健全心理育人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心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发挥校企合作的最大优势,借助企业平台,创新教育路径,为高职学生匹配职业要求、顺利适应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这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高校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承受力,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给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深刻变化,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探讨,提出通过开展“五个一”心灵工程建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王晓辉  王卫东 《价值工程》2010,29(25):225-225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个性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网络时代,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规律基础上,依靠优化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创新网络条件下德育教育方法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来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导性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今独立院校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集体主义观念弱化、诚实守信意识淡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网络成瘾综合症严重。提出当今独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具体为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彭熙 《企业导报》2014,(17):66+84-66
当前高职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阻力。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主导内容,不但能够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也能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激励。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时代青年、激励青年大学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需要进一步做好心理育人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进而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实效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冠感染疫情发生后很多高校延迟开学并安排学生开展线上学习,虽然线上学习解决了耽误学业的问题,但是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容易引发各种大学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及时有效地做好这一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可信翔实的数据,对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电气系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从而为高校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新时期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研究新的内容和途径,加强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和疏导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情况来看,必须进一步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为指导,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确保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落实到位,筑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强屏障。掌握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极性原则、变化原则,对心理治疗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刘文博  孙群 《价值工程》2013,(20):269-270
本文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探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具体分析了学习困难、生活困难、身体困难三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是学生职业、就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肩负着“心理育人”和“课程育人”的重任。把党史人物案例融入这两门课的思政教学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等相关的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意识和讲好党史人物案例的素养,精心设计教学,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