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公平原则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包括代际公平,同时也包括代内公平。代内公平对实现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代内公平,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公平原则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包括代际公平,同时也包括代内公平。代内公平对实现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代内公平,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浅析经济法的公平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经济经纬》2004,(1):148-151
经济法的公平原则是社会本位的,因此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应当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几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起点公平与机会公平为主,兼顾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逐步向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迈进。  相似文献   

4.
资源代际公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的代际公平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代人对资源的使用已经破坏了资源的代际公平,我们应重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资源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既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问题是如何使这一战略构想顺利转化为现实。根据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平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因为如果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稳定。一个既无效率,又不稳定的社会,定然是个不和谐的社会。然而,  相似文献   

6.
当公平与效率打平手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是收益归零。坐标轴上是一条直线,不是曲线。心电图上如果出现一条直线,人就死了;经济上出现一条直线,经济也死了。事实上,在公平与效率的游戏中,我们经常是玩不起的。想二兼顾,最后可能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7.
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公平问题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福利和资源分配问题,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一。在地方层面,由于代际市场的缺失以及代内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环境规制很难避免代际外部性和代际利益冲突的产生。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现实背景,对地方环境规制中的代际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学从"经济人"假定出发,将资源枯竭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正值贴现率政策,其缺陷在于忽略了代际公平问题,从而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同时重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将代际公平原则加以具体化、定量化和实用化方面,代际财产转移模型(霍华思模型)和综合效率持续模型分别提出了"持续下的效率"和"效率下的持续"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不难发现代际公平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代际公平的实现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代际公平的实现需要全人类的努力,我们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分别从制度、观念、代内公平等角度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和公平问题,存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界之所以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因为它既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公平与正义有效实现的实际问题。尽管从十六届四中全会起,中央已放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但理论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近两年来,特别是2006年,争论达到了高潮。理论界有关效率与公平的不同意见,可以概括为,效率与公平并重论,效率与公平统一论,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j’论。  相似文献   

11.
公众的健康水平受到其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同时包含生态环境与经济收入因素的公众健康影响模型,检验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状况以及经济收入、收入不均对人口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而污染治理投入能缓解污染的危害,同时收入公平性比绝对收入水平对健康影响更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走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公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的环境效率与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引入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模型来分析非期望产出问题,选取相应指标对我国各省份在四种环境管制政策,即弱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弱)、强可处置性下(环境管制强)、GDP:污染=3:1以及GDP:污染=1:3时的环境效率状况进行了测算并解释说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对效率值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温茨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引出环境正义的议题,将环境正义的实质归结为分配正义,不仅揭示了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突出了解决环境正义问题需要树立人类环境正义意识的事实。温茨把实现环境正义的希望寄托于"同心圆"理论,寄希望于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和自然资源分配问题上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结成一张责任之网,环境正义才可能真正得到张扬和实现。  相似文献   

14.
徐志伟 《财经研究》2016,(3):134-144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 ,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 ,并以2001 -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 ,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 ,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 ,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 ,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 ,"先污染 ,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 ,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 ,后治理"的过程中 ,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效率是生产过程中潜在可实现的最少污染排放量与实际污染排放量之比,企业能否提高环境效率取决于环保投入的产出水平。文章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基础上估算了中国1986-2007年省级水平的环境效率,结果显示:中国的环境效率较低且增长缓慢,其中中部地区环境效率最低,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最高。目前的环境管制方式在东部较为有效,对中西部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环境管制不但要针对污染物当量,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成本、利润水平等因素,才能更好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16.
李秀香  潘晓倩 《当代财经》2007,45(11):78-8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体现了一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以1990~2005年我国工业污染的数据为基础,描绘出我国EKC是"N"字型波浪式上升的,阐述了产生这一特点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影响因素,肯定了政府的环保政策对于环境恶化的控制效果,但认为政府的直接干预只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外部手段,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与科层治理模式和市场治理模式比较,网络治理具有的多元主体平等、协同治理的独特自在性更契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内在要求。论文首先阐释了农村环境污染网络治理的内涵及框架设计,进而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网络治理面临的价值目标异化、治理主体权力结构失衡、治理层级结构单一和运行机制形式化的困境进行解构。最后从培育合作治理理念、明确治理权责、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网络结构和建设网络化治理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n efficiency criterion to evalu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in a spatial economy. We call an environmental policy regime at the regional level efficient if it guarantees not only an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emission permits within a region, but also an efficient locational pattern of mobile firms across the regions of a federation. Using marketable pollution rights or emission taxes, efficiency in this broad sense can only be achieved if revenue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gencies are not transferred to regional firms. Direct controls neither support an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emission rights within a region nor locational efficiency of firms.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2000s, China has been trying to strengthen emission controls in response to increasing pollution problems. However,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 controls generates pollution abatement costs. Using regional data for 29 provinces in the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 from 1995 to 2010,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pollution abatement costs for each province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by applying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Moreover, using panel data analysis, this study clarified whether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abatement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burden of abatement costs tended not only to occur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ut also to increase in the eastern region. Moreover,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inverted U‐shaped; thus, pollution abatement costs increase, as a nega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until a certain inflection point, after which they decrease.  相似文献   

20.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