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15年我国各食物产品的虚拟水消费量为基础数据,从虚拟水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三方面分析我国的虚拟水消费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则相反,且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虚拟水消费量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粮食虚拟水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的虚拟水消费量低于城镇居民,但两者之间差距在减小;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相比农村居民更趋多元化,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各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不同种类的食物虚拟水消费均存在地域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习惯偏好的持久收入消费模型,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城镇化质量不同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示范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农村居民在消费总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程度均会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支出并改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通过构建虚拟变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倾向。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与收入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总量、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和文化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建议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5~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包括发展的规模及效率)以及收入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规模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金融发展效率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就居民文化消费的城乡差异来看,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以及效率提升都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且金融发展效率的缩减效应更明显,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提升效应更大,而收入差距则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此外,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价格弹性要低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5.
2002年,山西省各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和退耕还林步伐,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稳定增长,但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偏低、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居民的状况依然存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提高,必须着力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7.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来源之一,国家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不仅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得到相应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相比,食物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国家阶段性目标相比,差距更大。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在食物供应链中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既包括了自给自足的部分,又包括市场上购买的一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也有其特殊性。文章从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因素等视角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购买食物占食物消费比重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显著的影响,该文据此提出拓展从事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空间、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及加强吉林省农村市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鉴Minot模型和补偿变量思想,本文构建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福利效应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短期福利效应和长期福利效应。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各省农村和城镇居民CR值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PR值呈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且城镇居民CR值明显小于农村居民CR值;蔬菜生产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人均生产福利同方向变化,蔬菜零售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福利反方向变化,但蔬菜生产价格在农村居民人均总福利中仍占据主导作用;各省相同或相近的蔬菜价格变化引致的居民福利变化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农村和城镇居民长期人均总福利没有明显优于短期人均总福利,且个别省份和个别年份存在短期人均总福利优于长期人均总福利的情况;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农村居民消费福利普遍优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结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该进一步完善蔬菜价格市场信息传递功能、加强蔬菜供给调节机制、健全适时蔬菜消费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四川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1 消费水平四川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幅度大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实现了温饱有余 ,并逐步向小康迈进。但近年来 ,四川农村居民的消费改善幅度明显减缓。二是非均衡性 ,表现为较大的群体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三是低水平和脆弱性。在一般情况下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衣食有余 ,但货币收入少 ,积蓄少 ,抵御风险 (天灾人祸 )的能力低。(1)在生活消费支出上。一是城乡差距日益明显。 1999年四川农村居民月均生活消费支出 134 2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只相当于本省城镇居民 2 0世纪 80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基础性消费比重仍然偏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速度要快于农村居民。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财政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达到一个最高点,而在1985~2003年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财政支出加剧了城乡间的消费差距。政府财政支出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较低,这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85年~2009年进口贸易与居民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新疆进口贸易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看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存在着“主动性消费”和“被动性消费”。政策供给者应积极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力度,以消除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与农民纯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结构的“背离”影响,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灰关联模型对‘‘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浙江农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生活消费与各项生活消费、纯收入与各项生活消费、各项收入与各项生活消费的灰关联度变迁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业经济》2014,(4):76-77
<正>一到过年,举家上下一齐出动上街采购年货——这几乎成了国人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商务部2月6日发布的监测情况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红火,销售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正月初一至初七,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3.3%。据监测,今年春节消费亮点呈现: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娱乐  相似文献   

15.
波状消费模型与中国消费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三段消费创建了区域波状消费模型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型分析后认为 ,中国区域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症结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 ,由此导致了我国总消费处于波动紊乱状态 ;农户收入不足是农村消费波动不足的深层原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总消费的波动紊乱程度。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了建立总消费预警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层面检验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研究发现,非农就业通过改善家庭收入增长性、弱化收入不确定性、强化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性,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长,但也会增加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家庭消费造成挤出效应。上述四种效应叠加后,非农就业能促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平均提高13.09%,但这一促进作用随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产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家庭设备、居住类受流动性约束较强的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对食物、衣着、交通通讯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类"软性"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农就业对家庭收入为中上水平、存在流动性约束、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及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这一经验判断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绿色消费态度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行为意向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此提出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流、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主观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舟山无居民岛的管理和开发利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一轮利用和开发无居民岛的热潮已经掀起,本文介绍了我国舟山无居民岛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从战略高度探讨了搞好无居民岛的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Milk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adults between the ages of 25-49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telephone survey. It was found that the bulk of milk was drunk by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respondents and consump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Plain milk was consumed at home principally in the evening and almost always cold. Attitudes towards plain and flavored milk consumption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2014,(4):52-54
<正>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地球需要1.5年时间来再生,也就是说我们正在消费1.5个地球。这不是危言耸听。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近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用生态足迹作为工具衡量消费在中国带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