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经济赋能商贸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流通效率和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我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位于中西部地区、与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表现得更明显;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阶梯式下降态势;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根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大数据平台,破除数据壁垒,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流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经济与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消费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能。本文将数字化消费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数字消费治理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化消费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消费的多层次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赋能对数字化消费普及有显著的强正向效应,数字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行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通过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效率提升效应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基础保障支撑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主要是通过物流基础设施保障、地区数字化消费设施保障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由于消费者对大数据推送内容的满意度较低以及平台隐私保护管理问题普遍存在,数字消费治理显著负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从而产生对数字化消费的负向作用力。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支付的发展与普及推动了居民家庭消费方式的变革。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支付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支付会显著提高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纠正选择性偏误和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即数字支付可以推动居民家庭消费升级;(2)数字支付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缓解信贷约束两个渠道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而金融素养水平会正向调节数字支付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3)数字支付对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在低收入和农村家庭中表现更为显著;(4)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数字支付使用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以上结论可为全面认识中国家庭消费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对于激发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双循环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建  向铃 《中国市场》2023,(32):1-7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占领数字经济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数字经济理论、经济竞争力理论和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构建研究概念模型;根据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出各城市经济竞争力,参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推算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线性回归分析证实数字经济水平对地区经济竞争力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地区,其经济总量增长优势明显。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和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实现“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研究不同市场一体化阶段数字贸易发展对消费升级的驱动作用。从机理上看,数字贸易通过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驱动消费升级。将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分为市场范围效应和价格稳定效应,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具有门槛效应和非线性特征。随着市场一体化的市场范围效应提高,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效应呈现“U” 型变化趋势;随着市场一体化的价格稳定效应提高,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效应逐渐增强。中西部地区的驱动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的驱动效应大于沿海地区。只有在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水平时,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基于此,提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和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息消费是促进传统消费产业数字化和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化,进而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消费倍增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处于中低位水平的城市更加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邻近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部门应当健全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中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设计,畅通传导通道,提升试点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有效路径,对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可为长效脱贫注入强大动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测度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缓解家庭相对贫困,降低家庭因遭受相对剥夺而陷入贫困状态的可能性,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滞后变量法缓解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在农村家庭、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未超过60岁和受教育年限较长家庭中对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就业创造效应、金融赋能效应、人力资本赋能效应缓解家庭相对贫困。为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的减贫效应,未来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化数字经济在促进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灵活运用数字经济就业创造机制,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因势利导做好稳就业工作;注重提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公平享有数字红利;提高数字技术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渗透的广...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流通业升级可带来流通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如何利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发展,已成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基于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流通业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流通业升级是我国现阶段提升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修正数字经济产业化过程中的负效应,且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升级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未呈现出“1+1>2”的协同效果,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赋能效应,激发流通业升级在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促进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流通业升级在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交互作用,进而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现代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战略。从宏观层面的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中观层面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到微观层面的数字化企业和数字化产品,数字经济从推动技术进步及信息流通、促进产业融合及产业链协同、改变消费及投资需求等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也因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垄断性等问题降低了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升级趋势。基于此,本文从政府干预程度、创新与垄断的平衡点、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8—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客,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文化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消费引领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了居民消费扩容和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这种激发效应更强。研究为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也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农村产业高级化,强化农业经济韧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作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围绕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消弭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事故经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经历会使家庭消费不降反升,“及时行乐”效应为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事故经历对家庭享受和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但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则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事故经历提升了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了来自亲友的转移性收入,最终实现消费增加;但结果并未印证预防性储蓄理论的猜想。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事故经历对消费的促进效应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且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不同类型的事故经历对消费也具有差异化影响;对于数字化水平较高、户主较年轻的家庭而言,事故经历的“及时行乐”效应更强。研究为解释家庭消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维护家庭经济福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邹茸茸 《中国物价》2023,(8):20-22+27
本文利用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大;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影响更大。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产业化发展。第二,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第三,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利用2010~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升级的实现条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从中观层面看,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和创新产出是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传导路径,且存在地区异质性;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汇率、人均GDP和政策支持是数字经济作用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3)数字经济提升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随着地区专利申请授权量与人力资本提升呈“边际效应递减”,随着互联网端口接入数量的增加呈“边际效应递增”,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提升是数字经济驱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长效作用机制;(4)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本地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周边地区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选取2012—202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升级水平,并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以及异质性分析,深入探究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升级,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驱动效应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支持,在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该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渠道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不但能够直接促进制造业升级,还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能力对制造升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升居民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2)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信贷供给进而赋能居民消费增长。(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环境较好、经济增速较快、消费水平较高地区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强。从金融供给端来看,信贷供给也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传导路径,但基于数字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尚存“数字鸿沟”问题;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信贷供给主要促进了农村生存型消费及城镇生存型、发展型消费。  相似文献   

20.
国内旅游消费发展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等战略紧密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优化有助于旅游消费群体突破其在时间、收入和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文章以最具代表性的高铁建设为例,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从中老年人高铁出行视角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中老年家庭旅游消费,并显著提高了其旅游消费倾向,较大程度上刺激和释放了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规模相对落后地区的家庭旅游消费提升效果更好,农村、中西部、空巢两人和带孩子的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增长更明显。微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能有效缓解中老年人因时间、收入与健康而限制出游的制约。本研究为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旅游经济带来的拉动效应,推动中老年旅游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