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捷 《西部大开发》2011,(11):70-73
对于温州的"老板逃跑"和民间高利贷的频频破局,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经济的不景气,认为高利贷是造成温州今天困扰的罪魁祸首。但是作者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存在漏洞的,温州老板逃跑的背后,高利贷是果而不是因,中国的经济也不是如舆论喧嚣的那样不景气。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重新解读——中国经济仍在景气中在全球一片哀鸿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经济论坛上明确指出:目前需要提防的是浙江温州等地因民间借贷的高利贷债务链断裂可能引起的社会风潮。没成想仅过了两周,这种苗头就开始出现了!据报道:"温州眼镜巨头信泰集团老板失踪网传其欠款20多亿"。温州市瓯海区政府已经紧急介入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经济论坛上明确指出:目前需要提防的是浙江温州等地因民间借贷的高利贷债务链断裂可能引起的社会风潮。没成想仅过了两周,这种苗头就开始出现了!据报道:"温州眼镜巨头信泰集团老板失踪网传其欠款20多亿"。温州市瓯海区政府已经紧急介入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虞龙是温州龙湾区一家制鞋企业的老板。12月中下旬,他去了一趟广州出差,仅4天后回来就发现,他所在的龙湾区旅游局局长王某自杀身亡了,他还发现,身边义逃跑了6位熟悉的企业主朋友。  相似文献   

5.
高利贷现象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但对于日本来说,高利贷则是一大难于根治的“毒瘤”。近年来,日本已成为高利贷者的天堂。高利贷者的兴风作浪,给日本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从侧面显现日本经济不景气现状。  相似文献   

6.
仲武冠 《浙江经济》2012,(10):26-27
民间借贷是温州当地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2011年4月至9月,温州24位欠债老板不堪高利贷的压力纷纷外逃他乡,引起了中央高度关注。2011年10月,温家宝总理到温州调查当地金融和经济问题;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定了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这给了温州、浙江乃至全国金融改革提供了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雷蕾 《改革与开放》2012,(15):18-19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温州乐清、苍南一带的台会一度让高利贷走向疯狂,最终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制造很多家破人亡的悲剧.2011年民间借贷酿制的危机,再次重伤温州.“民间借贷风波”、“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去年,这三个词都与民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温州联系在一起,温州成为了民间借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宪法对非公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的制度规范,到"新36条"对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应该说,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优化。但是,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域,纷纷出现问题。高利贷资金断裂、鄂尔多斯老板自杀、温州老板跑路……  相似文献   

9.
小微企业生存困境的原因是深刻的,若只是头痛医头的去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在当前状态下,可能是治病但救不了命。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的危情总是此起彼伏,从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拉闸限电背景下的用工荒、用电荒、用钱荒,到温州民间高利贷风波引发老板“跑路潮”,再到经济下行令钢贸、建材、纺织等行业的风险骤增,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再度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一直是市场经济潮起潮涌的地方.而近年来的异常的民间信贷,使温州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民间借贷链条的成因 温州危机的核心其实就是民间借贷,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民间高利贷的危机.温州地区高利贷的迅速发展,成因大约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赌徒     
拯救温州之前,官方需明确真正需要钱的究竟是中小企业,还是“老高”以及与高利贷绑在一起的泡沫投机资金?如果以拯救中小企业为名,替地下钱庄解套,救的是房地产商、高利贷业者及赌徒,过去几年宏观调控将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2.
老板与企业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不缺老板,但缺企业家,在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温州,老板就更是多如牛毛了。他们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但遗憾的是至今并没有产生出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的企业家团体。南存辉-在温州可是一个响DangDang的名字,有人说他是“温州第一大老板、,而笔者要说,他是一个现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3.
沈云 《沪港经济》2003,(8):45-46
据悉,上海南汇将惊现“五角大楼”,不过,这不是美国国防部在中国的克隆,而是一座超大型口岸商贸物流中心的崛起。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五角大楼”开发商——上海麦格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昌宁。温州实业家的世纪梦想 《沪港经济》记者:目前,国内不少民营企业家都加大了在上海的投资力度,你来自温州,能否介绍一下温州老板在这方面的情况? 胡昌宁:我认为,现在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长江三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温州创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初见眉目,据称包括建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11项新政将在温州先行先试。此前,对于温州创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请,温总理在调研中提示随行官员,可以再研究一下。从表面上看,温州此举最直接的目的是化解高利贷风险,以及为包括高利贷在内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但这背后可以看得更  相似文献   

15.
近些日子,有关温州老板弃厂“跑路”的新闻,成了公众议论的焦点。有说已经跑了好几十位的,有说一天跑了七八个的。好家伙,连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温州的老板们也吃不消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与冷酷,抛妻弃子,落荒而逃,可见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何等地步!这就难怪温总理耍风尘仆仆亲临温州,召开会议,稳定人心,提出诸多应对之策了。  相似文献   

16.
谢健  杨福明 《浙江经济》2012,(10):28-29
2011年下半年发生在温州等地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频频"跑路"的民间借贷危机,表面上暴露的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不畅的现实,但更深层次折射出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供给缺失及民间金融成为高利贷俘虏的现实。中小企业金融制度供给缺失的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垄断。正是金融垄断导致金融产业  相似文献   

17.
温州病历     
编者按温州一家做电子的企业,因为向民间集资转贷给地下赌场放债,导致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工厂物资遭哄抢,只剩下几堵墙。这是温州老板跑路最典型的场景。这些落跑的富人,政府要不要救,舆论逐渐形成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温州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异,救温州就  相似文献   

18.
应雄 《浙江经济》2014,(20):8-9
温州的金融风波虽然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温州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温州老板正在回归实业,房地产业正在回归常态,省外温商正在回归家乡,“三驾马车”正在回归协调,产业升级正在回归强劲……民间力量正在回归活跃。  相似文献   

19.
村级高利贷应予取缔高晓东今年初,某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有建议、批评和意见:“村级高利贷是农民的一大负担”,令人关注,令人忧虑。目前,民间借贷多,利息负担重,已不是个别现象。作为当今农村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要严重一些,普遍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缺失,资本企业的迅速外流,到外资引进几乎为零,“温州模式”在烟尘过后,渐渐显出了自身的缺憾。这次诱发人们关注温州的不是温州飞速发展的奇迹,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温州老板神奇的创业故事,而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不断下滑。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长落到了浙江省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