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捷 《环球财经》2013,(7):92-95
2013年6月中下旬中国的银行间拆放利率暴表,造成股市大跌,市场空气紧张。但人们对本次流动性危机不应当恐慌,这次“危机”的实质是中国控制下的一次博弈境外热钱的金融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11,(17):48-48
美债危机的冲击下,中国股市在大幅下跌后又快速反弹。根据市场走势推断,若私募基金由于美债危机事件改变投资策略,在大跌后恐慌性地减仓,则无法跟上后续反弹,会导致周收益率表现较差。而如果私募基金在大跌后坚定持仓,则周收益率至少不会大幅落后于指数。  相似文献   

3.
齐心  刘岚芳 《首都经济》2008,(11):86-87
一、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但未来油价走势和次贷危机的影响程度依然不明朗 (一)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居高不下。已经爆发了一年多来的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金融机构资产大幅缩水、股市持续低迷.高度的信用风险出现在各国金融系统。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出手大力干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英国、日本等国纷纷巨额注资金融系统,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俄罗斯在本次危机中遭受重创,股市大跌,卢布贬值,失业率上涨,石油价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俄罗斯经济大幅衰退。面对困境,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向实体经济注资、对股市和银行业展开救助等经济措施和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复苏。同时借助2012年APEC峰会在俄召开和加入WTO的良好契机,进一步促进本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5.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一点,在2009年是否会成为过去时? 中金公司最新的2009年策略报告表示,在2001年“9·11”事件和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经济调整导致标普指数大幅下滑,而标普医疗健康指数则保持了相对稳定。在本轮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下行过程中,医疗健康产业是否也已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6.
一场比2008年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受持续发酵的美债、欧债危机影响。近来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亚太股市和欧美各主要股指再次呈现一片惨绿,暴跌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经济颓势正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7.
一场比2008年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受持续发酵的美债、欧债危机影响。近来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亚太股市和欧美各主要股指再次呈现一片惨绿,暴跌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经济颓势正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8.
6月4日对投资人来说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五”,美国股市再次重挫,道指破万大跌超过323点,欧元兑美元更创4年新低,跌破了12元的心理关卡。深究其因,是由希腊点燃的欧债危机一路蔓延,继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猪五国”后燃烧至匈牙利,而且火势越来越凶猛,欧洲的经济危机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9.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1):12-15
世界经济2012年衰退风险加大 2011年以来,美债危机及“减赤”未果,欧债区主权债务危机频频加重,利比亚战火已经给全球能源供应造成混乱,而西方国家将制裁伊朗,世界原油价格可能上涨1倍,地处中东要地的叙利亚危机又显加剧趋势,给全球带来阴影……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金融危机传染模拟"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4~2015年全球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数据估计各股票市场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构建全球股市网络,从网络结构变化的角度定量刻画两次危机对全球及中国股市的传染,同时利用带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模拟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会使全球股市网络出现结构突变,次贷危机对全球股票市场的传染性远高于欧债危机,但对中国股市的传染弱于欧债危机;中国股市在两次危机期间均没有受到美国和希腊的直接传染,尽管国际影响力仍然较低,但是外部冲击的影响却逐渐增强;次贷危机在网络中的传染存在扩散阈值和崩溃阈值,而希腊作为单一传染源则不会导致全球股市网络的崩溃;潜伏期虽然能够为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时间,但是潜伏期越长,危机传染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延烧全球,各地股市债市皆急剧下挫.让投资者心生畏惧.然而却有一群人显得神闲气定,优哉游哉,稳稳地赚人民币套利财。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在广东东莞市中心街道,外墙悬挂“严打热钱”的红布条幅显得分外引人注目;中国银行营业大厅里,有几位操着台湾口音的客人正排队等候开户或换汇。  相似文献   

12.
赵伟 《浙江经济》2011,(17):38-38
关于后金融危机以降世界经济走势,笔者曾说过:美国是关键,中国很重要。标普降美债信用级别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尤其是世界经济“二次衰退”说随美国经济数据好坏而升降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美国经济巨大的世界影响力。至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虽则较为隐蔽,但绝对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3.
王建 《开放导报》2007,(5):40-42
美国次债危机很可能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源头。次债危机所引发的连续振荡会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总体素质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通过巨大的外资持有金额继续向世界传播。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房地产和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不利影响主要通过贸易渠道传递。面临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做好启动内需工作,我国的宏观调控应随时准备转入放松。  相似文献   

14.
汪巍 《环球财经》2012,(2):31-31
2012年欧元区经济前景堪忧之际,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接连下调欧元区9国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招致欧洲的广泛批评。降级“冲击波”波及全球资本市场,重债国更是“愤愤不平”。标普此时调降评级背后有什么玄机?对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世界经济影响几何?这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1,(9):10-11
巴曙松:标普评级是客观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美国玩完“蹦极”,结果标普揩油了“评级”,全球恐将进入降级的“多米诺游戏时代”。降了美国,不降英国和法国合适吗?日本不降合适吗?  相似文献   

16.
李斌 《新财经》2008,(5):64-67
在大部分股民的股票都拦腰亏损的时候,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股市为何大跌?何时才能起死回生?当人们正在欢呼股权分置改革大功告成的时候,“大小非”解禁的日子也陆续到来。“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印花税调整、高速扩容的资本市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都成为股市下跌的众多因素之一。《新财经》在本期邀请了长江证券研究部高级策略分析师张凡、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就连具有鲜明政治意义、披着神秘面纱的国家审计,也必须要有全球的视角、开放的心态。10月末,被誉为“审计领域奥林匹克”的世界审计组织第2l届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召开有一个深刻的背景: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和韩国成投资禁区 亚洲的巴基斯坦宣布濒临破产。全球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下称“标普”)在最新评级中将巴基斯坦主权信用等级下调为“垃圾”级别,其中,长期外币债务等级由“B”下调为“CCC+”,这是仅高于破产的评级。巴基斯坦计划派出使团前往危机“始作俑者”美国借钱,金额被传高达百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书架     
《中国西部》2012,(13):154-155
大债,全球债务危机我们都是倒霉蛋 作者:(英)约翰·兰彻斯 译者:林茂昌 出版社:汀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01 上架理由:这是个债债相连的时代,美闻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把全球经济搅得天翻地覆。肖经济的增长、生活的奢华全都是奠基于债务之上,如果有一天债台垮掉,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新财经》2011,(10):10-10
读了《标普戳穿“美债衣装”》一文,顿生开朗,望一吐为快。最近美国的政治经济动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政治内讧,却不惜拿债务违约当人质,引发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标普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由AAA最高级降到AA+级,前景展望为负面,由此一直被作为零风险标准的美国国债神话被瞬间击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