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新型机构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各种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与此同时,赊购服务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高峰中迅速发展起来,未来几大支付平台的竞争更会让赊购服务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亮点,这种赊购服务的安全性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此,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赊购服务发展状况,对赊购服务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DT阿里     
从IT向DT的转变,是中国企业超越美国企业的巨大机会。这个机会不亚于2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一家"DT"时代的全球领军企业,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宏大目标。所谓"DT",就是数据技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数据技术将主导未来世界发生惊人的变化,现有的成功IT技术企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从IT向DT的转变,是中国企业超越美国企业的巨大机会。这个机会不亚于2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重塑金融体系再造阿里巴巴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小"就意味着空  相似文献   

3.
《商》2015,(49)
IT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带来了一场变革。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免疫系统"。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科技风险、重大错报风险这三个突出风险,结合当前监管现状来论述构建互联网金融审计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以国家金融审计为主导、民间金融审计为主要力量、内部金融审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审计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4.
袁瑛 《商务周刊》2008,(23):79-79
《商务周刊》:何谓IT服务商的第四次转型?华胜天成转型的思路和重点是什么?在这次转型中,将有哪些战略性的调整来应对目前新的挑战和变化?王维航:我们认为服务品牌化是继IT服务经历了产品集成化、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三大历程后,IT服务商面临的第四次转型。这主要是因为IT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用户对IT服务  相似文献   

5.
资讯     
《成功营销》2012,(7):93-93
正《IT经理世界》正式推出商务社交网络——e行网4月18日,计世传媒所属《IT经理世界》杂志社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以CIO为服务对象的商务社交媒体——e行网(www.cio.com.cn),这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一次全新尝试。计  相似文献   

6.
《商》2015,(47)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值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是金融体制改革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且会推动我国的金融效率提升、交易结构和金融架构的深刻变革。互联网金融对原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商业银行需大力发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渠道创新和平台模式,改革创新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商》2015,(38)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金融行业越来越成熟条件下,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正在兴起并得到高速的发展,这就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简单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我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优势,遵循"银校合作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爱心奉献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针对互联网金融在保定市社区进行了主题为"青春志愿伴我行,金融服务惠民生"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讲活动。我们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开始,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缺点,并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服务而战     
随着IT技术向大众化的发展,IT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硬件市场增长速度的减缓,软件和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成为IT市场发展的显著特征。市场竞争加剧,服务和解决方案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吸引着IT企业向服务的转型。中国IT市场容量有多大?IT企业服务现状如何?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眼务?用户服务满意度如何?这些都成为企业业务转型时期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靖 《商》2014,(44):188-188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和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实现模式及存在业态进行梳理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既包括传统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也包括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创新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一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交易渠道,为客户提供方便、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提高现有金融体系的效率;二是以中小企业和小微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创新多种金融新业态,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文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如网络安全问题、服务范围扩大困难、金融监管空缺等,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支付、投资、资金融通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现飞速发展状态,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不再是简单的网络业务,而成为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紧密结合的产物,从而使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差异性也逐渐缩小。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出发,介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然后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比它们的发展状况,分析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探究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子永 《商》2013,(9Z):168-168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但与传统金融相比,其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叶小果 《网际商务》2014,(10):27-29
我们提出要拥抱互联网,但不能被互联网绑架。 Q与以往相比,苏宁有什么变化? A第一个十年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销售空调。第二个十年,我们扩大规模、降低价格,扩大了市场。新的十年我们面临互联网带来的社会转型问题,信息和IT技术渗透到个人和家庭生活,IT应用变成每个人的生活科技和时尚科技,手机变成了一个云终端,消费节奏更快。消费者进入云服务时代,这给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IT技术,也被认为是互联网乃至IT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模式。云计算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云计算下的电子商务强调的是资源的可伸缩性和服务的自主性,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本文通过对云计算概念和特点的描述,讨论了云计算对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的促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当前金融环境下的一个特定产物,给传统银行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以阿里余额宝为例,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地位和存款的影响,并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促使银行体系深化改革,商业银行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梁明 《中国品牌》2014,(8):20-21
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如您所见,每一个与互联网产生关联的行业,都在发生巨变,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李晨,虽然身为传统金融圈的"高富帅",但是IT业博士的出身使他始终对互联网念念不忘。机会来啦,他毅然转身。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0)
作为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云计算为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所需。云计算,一方面改变着企业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IT运维服务的管理模式。云计算时代下的IT服务管理模式出现了由复杂到简单、由分散到集中、由技术导向向流程导向的三大转变。本文主要针对H公司的运行状况,分析了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基本状况,对金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商场现代化》2016,(13):129-130
"互联网+金融"是"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要"的一项行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推动着金融业的创新,因此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机会。本文主要以传统商业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冲击,从而创新发展,成为普惠大众的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对大量的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近几年,商业银行服务也受到了互联网的产业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在大数据服务以及移动化金融方面。新技术的高效率以及传统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优势有效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有效的填补了商业银行服务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20.
中科网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陈列着一封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日报网站、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五大媒体联合署名的感谢信。“十六大”召开期间,中科网威接受国务院新闻办的统一安排,为中央和国家重点新闻媒体网站提供了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及专业安全服务,确保了各新闻单位对“十六大”盛况安全顺利的报道,这封信便是中科网威获得一致认可与好评的明证。 就新闻网站行业安全的解决之道,中科网威行业事业部总经理龚英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