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西省企业联合会、江西企业家协会2006年年会上.江西玉华集团以营业收入20136万元跻身于2006,江西企业100强。这是早年在广州打工的王佑任回乡创业步履中收获的又一丰硕果实。截至去年底,江西泰和籍人士返乡创办企业220多家,注册资金6亿多元.年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有4家。泰和回乡创业群体成为泰和工业经济的制胜武器。  相似文献   

2.
“只有落后的经营,没有落后的行业”,这是一个多小时交流中,杭州明达艺术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突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想这也是他和他的企业一直能在演出服装市场独占鳌头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董煦 《经贸世界》2006,(12):10-11
我叫董煦,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加入天狮两年多,天狮促进了我的成长,给我这么一个没有学历.没有更多资产和社会背景的下岗女工一个改变命运.重塑自我的机会,在这里,你的梦想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宽广。  相似文献   

4.
《商界领袖》2004,(9):28-29
《水煮三国》与水煮牛肉现在担任亚太人力资源部研究协会副秘书长的成君忆是这样自述他的个人经历的1992年,创办了企业发展研究所:一年后,企业停办,他随即转至武汉当地一家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朋友的公司需要人帮忙打理时,他继而帮十亡并有机会接触了企业,同时担任了两三家公司的管理顾问职务:再后来,就自然而然地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  相似文献   

5.
感悟海尔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认为海尔直接在发达国家建厂这种方式不是很合适,政府也不应该鼓励国内的企业这样做。他的这篇文章是从国内办厂国内销售、国外办厂国外销售,创牌还是贴牌等几个方面来讲的。这里涉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他比较认可的就是格兰仕和德隆。我不赞赏肯定一个(企业),就否定另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6.
纳川 《商界》2004,(4):22-23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讲述的是中国北方的农民企业家,十几年时间,他的企业就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全国首届一指的大集团之一,他本人也跻身热门富豪排行榜之列。这位企业家在经营理念和实践中创新颇多,我印象最深的有2个:一是关于最大限度用活流动资金的“8个茶壶6个盖”;另一个则是处理合作伙伴关系的。股权比例与分红比例倒挂”。在我  相似文献   

7.
冯仑 《中国商人》2023,(11):34-35
<正>我跟永好(刘永好)认识二十多年了,他给过我很多帮助,我也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一些特别优秀的品质。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生活,他的言行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且给我很大启发。永好做事有一个特点,叫“未算胜先算败”。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起合作过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两人考虑问题的方法很不同。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看事情总是先往乐观的方面看,这样容易冒进,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事,那种乐观的情绪和预期都是有条件的,一些假定前提存在的时候,这些东西才能出现,实际上它又充满了不确定。所以,  相似文献   

8.
《浙商》2005,(4):72-73
厉玲: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来自西班牙。作为浙江省政协的一位海外委员,这次政协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提案,他的提案值得许多希望走出国门的浙江企业思考。徐会长,我在这里想问一下,您为什么提这个提案.提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管理成本的核心不是“没有原则的压低成本”,而在于“创造机会”,让工作变得更富于成效。看明白这个专题的立意,感慨良多,有个真实案例想在这里分享一下。我有个朋友在一个跨国公司中国子公司任中方总经理。原先谈及工作中的挑战,他认为是“成本让我与国内同行的竞争不是处在‘等高线’上!”他举了两个例子,隔壁一个同类  相似文献   

10.
怡闻 《浙商》2008,(9):58-59
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郭台铭给人的印象也是霸气十足,但他说:“其实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我只不过是一个很理性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7,(11):115-115
彼得·德鲁克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管理学者。本书是德鲁克倾注最大心血的一本书,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本管理书籍。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年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他曾发誓:“如果我能活到80岁,我要写到80岁”。许多著名企业的总裁和专家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底本刊举办的“21世纪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高级研讨会上,四川省成都正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克苏出语不凡:我们的私营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WTO”,让国外的企业有一天也来申请加入我们的组织。这位有着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老板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今年3月,离开寒风料峭的北京,我来到春暖花开的成都平原采访了顾克苏。顾克苏热情而健谈,我的采访始终在像同朋友聊天一样的气氛中进行。听他谈自己的经历和经营理念,真是新奇有趣。正如刚一见面时顾克苏所说,他不是当今私营企业的主流。是的,他做过和正在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光彩》1998,(11)
似曾相识蒋先生和蒋先生从未谋面,对于他,印象中没有一点儿的特别,就是一个瘦弱而沉稳的中年人吧。当他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出现在全国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赈灾义演的特别节目《我们万众一心》中时,我想,此时应该有很多的人已认识了他。看上去,他不具备一个成功经...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年多,而且也不是本人亲历,但我的朋友小L(安徽某大型纺织企业的业务员,这里不方便公开他的本名)至今每每谈及还是眼泪汪汪,还在用自己菲薄的工资赔付被骗金额的30%……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9,(4):152-152
最近,我们接到一个案子,案情为一个香港的大老板,在国内投资了价值一个多亿的工厂。他聘请了当地比较有名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但经过几年的经营后,企业逐渐被对方完全控制了。他是大股东,占60%多股份,竟然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不能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他到当地要求分红,被他聘用的总经理说,你凭什么来分红?总经理是东家请来的保姆,竟然最后把东家扫地出门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就是典型的公司僵局案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初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曾专程去过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拜会罗德里克(Danl Rodrlk)教授。对他“发展中国家不会自动从全球化或自由贸易中受益”以及“中国的成功有着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客观条件”等观点,我一直深有同感。那次谈话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个非常稳重和温和的人。  相似文献   

17.
德隆没文化     
德隆给外界最大的印象就是神秘,即便是最近几年开始有意识地改变形象,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内幕重重的家族制企业。唐万新是这个家族的领头人,而他在四兄弟排行中,却是最小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舌战欧盟     
《商界》2004,(4):36-38
他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可以向人炫耀的学历,甚至也不懂英语,但为了求得贸易环境的公平,为了给中国人争一口气,他自筹资金数十万元,舌战欧盟各国,并最终取得了中国“入世”以来的第一次“国际贸易官司”的胜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但我有中国人都会有的自尊和骨气。”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我很早就认识蔡剑博士。当正大集团在考虑如何战略调整,他领导的北大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中心正在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从美国“海归”的学子,不仅有国际视野,还扎根中国本土。  相似文献   

20.
史春波 《商界》2010,(7):82-85
尽管从出走至今已过去了一个多月,黄国强依然是被绍兴商界人士最频繁提及的悲情人物。在无数人的印象里,黄国强和他的唐龙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唐龙)的确风光一时,当地无数年轻人将他奉为创业楷模,不少老板也曾用他的成功激励自己。这家以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公司,在纺织品外贸领域已辛勤耕耘十余年。2009年3月,公司成功登陆澳大利亚股市,成为绍兴县平水镇唯一的上市公司,一时间风光无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