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洁 《河北企业》2006,(10):10-11
<正>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加大,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也逐渐由吸引一般形式投资转向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除了少部分公司因为我国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投资外,几乎都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相似文献   

2.
张正松 《经营者》2003,(7):50-51
<正> 当前,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中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自1993年以来,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系统化投资,投资项目数急剧增加。伴随着中国入世,众多的跨国公司为巩固各自在中国的战略地位,都开始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在中国本土化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逐渐由过去的被动国产化向主动本土化转变以便扩张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无论是对跨国公司在中国长远发展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促进了中国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刘菲菲 《中外企业家》2009,(7X):110-1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大量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以韩资企业为例,分析其在两次金融危机情况下撤资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用外资的两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利用外资已由借用外国贷款为主转为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为主。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新增投资,又称“绿地投资”,即外商在东道国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一是跨国公司并购投资国有企业,即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国有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取得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产权交易行为。这里包括跨国公司兼并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后一种方式,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早已超过“绿地投资”,但在我国从2002年才逐步升温,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也与我国利用外资战略、政策近年来的转变有关。随着党的十六大后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厂长经理之友》2013,(9):42-43
2013年8月16日下午,“首届中国驻粤商会投资合作高峰会”在广东珠岛宾馆召开。大会发布了2013“中国驻粤十大杰出商会、中国驻粤十大杰出商会会长、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杰出企业、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杰出企业家、广东最佳营商环境城市、广东最具竞争力专业镇、广东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系列榜单。此次高峰会吸引了来自各驻粤商会、企业代表及广东地县级城市、专业镇、经济园区和有关专家300多人共同参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高级顾问卢钟鹤,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等嘉宾出席峰会并为获奖企业颁奖。  相似文献   

6.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跨国并购的历史和现状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外改革开放。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有6种方式,即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跨国公司独资、跨国公司投资股份、合作开发和其他方式。跨国公司对我国的跨国并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  相似文献   

7.
各国跨国公司不断扩张发展,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国际化组合正在快速增长,机构股东发挥积极治理效应的影响正逐渐扩大。准确及时地对这一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将对中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为企业国际化带来新的着力点,有助于企业更快地识别和利用商业机会,而双元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主要创新方式。结合中国外贸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市场进入战略分为传统型、关系型、数字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构建新的国际化战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着力提升探索式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可以选择数字型战略或混合型战略;而聚焦于利用式学习能力的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关系型战略或混合型战略。可见,传统的关系营销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有效降低海外市场中的进入风险,中国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混合型战略深入嵌入到东道国市场,从而在海外市场利用双元创新获得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研发已呈现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海外研发活动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外资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市与上海市。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外资研发投资环境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相比还存在着怎样的差距?文中首先构建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这5个省市的外资R&D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改善江苏省外资研发投资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发生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全球内第二产业的58个跨国并购和54个新建投资样本数据,考察跨国公司因素对FDI进入方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跨国经营经验、战略资产、管理水平较高的跨国公司倾向于跨国并购投资,如果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与母国不同的产业,也倾向于并购投资;反之,倾向于新建投资.那么,随着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程度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经营经验丰富、战略资产和管理水平较高的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市场中,企业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无论是从跨国公司追求更高投资收益出发,还是从东道国试图利用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的目的考虑,直接投资都必将对东道国的市场结构产生影响。本文以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9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外资研究与开发机构开始,外资研发机构逐渐增多。并且形成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热潮。截至2004年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种R&D机构已达700多家,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全球重要R&D基地之一。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加快在华的战略部署,在此形势下,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发投资呈现出以下变化动向:1.研发投入明显增加,且不断提升在华R&D机构的地位跨国公司从全球技术战略竞争的角度考虑其在华R&D  相似文献   

13.
《物流技术》2005,(3):107-107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而且正在成为颇有吸引力的研发基地和世界性市场,中国会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报告分析说,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重点将逐渐由传统的制造业向研发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一、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动因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加强与东道国的关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其经营触角已经深入到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跨国公司每进入一个目标市场,都会将其产品、技术、资金、管理及文化或部分或全部地提供和服务于当地市场的客户,同时他们也尽一切可能利用当地市场的各种资源,以支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越来越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将本土化作为其战略指导思想。中  相似文献   

15.
杨峰  龚振 《企业活力》2008,(7):94-95
<正>广东粤弘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原先是一家生产收音机元器件的小型国有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备多种电子产品元器件生产能力的中型企业,为许多知名的电器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年初,  相似文献   

16.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控股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为接受境外投资的主体,自身投资风险不断降低,世界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也日渐熟悉,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成本并充分发挥优势策略的效用,来华投资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且投资的力度成逐年加  相似文献   

17.
公告     
《厂长经理之友》2013,(9):44-45
关于表彰2013中国驻粤十大杰出商会/杰出商会会长、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杰出企业/杰出企业家、广东最佳营商环境城市、广东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的决定为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引导经贸合作和人才交流,弘扬中华民族的商邦竞争文化,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广东经济建设。决定对推动广东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城市、专业镇、经济园区、驻粤杰出商会、杰出企业、杰出企业家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18.
<正> 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中国超级廉价劳动力的商业模式已经改变。一份刚公布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拓展投资出现了新的动向:投资方式上将从新建投资转到并购投资,从合资转向独资,从单个项目投资变为产业链投资;投资重点地域将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而投资领域的重点则已经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和高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系统总结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FDI出现的新特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已出现学习型FDI、竞争策略型FDI以外,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已开始进入更为高级的市场势力型FDI阶段。  相似文献   

20.
浅析跨国厂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众所周知,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区分开以后,才真正出现跨国公司理论。这发端于1960年海默的博士论文《民族国家公司的国际经营:对直接对外投资(DFI)的研究》。最近30年来,人们对跨国公司理论表现了不同寻常的兴趣,近年来国际、国内有关跨国公司研究的著作的出版呈指数增长势头,这亦说明人们对跨国公司理论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