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商》2015,(51)
<正>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了《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于5月1日起施行。《解释》明确了在涉及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商家提供的产品服务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等五种情形下,消费者协会可提起公益诉讼。其中,商家的"霸王条款"、"虚假宣传"等均在可提起公益诉讼范围之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明确消  相似文献   

2.
《商》2016,(8)
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现实社会中出现大量的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企图通过提起虚假民事诉讼,获得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的形式,达到进而逃避法律义务的履行。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中,民事虚假诉讼行为正式入刑。本文旨在厘清诱发虚假诉讼的原因,以及虚假诉讼案件呈现的特征,从而探寻在社会实务中,利害关系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法院如何进行有效识别虚假诉讼,进行有效防范。进而期待在《刑法修正案九》的司法解释中,能对如何识别虚假诉讼做出进一步明确而实际可操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之初,不正当竞争行为被认定为一种特殊的侵权,根据债的相对性而导致诉讼主体的特定性,使得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受侵害的经营者才有主张损害赔偿等权利,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涵盖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消费者权益侵害时的救济依据.笔者认为应当构建起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之下的消费者诉讼制度,赋予消费者直接启动民事救济程序的权利,以更全面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一些消费者权利意识较强,通过现有的非诉讼和诉讼方式积极维权,但仍有许多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因主观认识不足或者客观条件不佳而导致其受损的权利不能得到及时救济.本文通过对我国非诉讼和诉讼方式中消费公益维权的实践进行考察发现,当前两种方式在保护消费公益问题上均存在困境.笔者认为,通过完善相关诉讼制度弥补维护消费公益中存在的困境是当前较为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孟志立 《消费导刊》2009,(11):126-126
传统的混淆理论总是比较关注消费者的利益,防止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要发生混淆。但是在消费者购买之前,由于别的商家"挂羊头,卖狗肉"的混淆,使消费者搜寻所要商品的成本增加,使得商标权人的商誉被他人不正当的利用。这种行为不能在传统混淆理论中找到依据,这时候售前混淆理论的产生对规制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起到了合法有效的作用,也应该为我过商标法所引用。  相似文献   

6.
《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虚假诉讼行为纳入规制范围,虚假诉讼罪单独入刑。但作为新增罪名,虚假诉讼罪在实践中尚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明确之处。本文将通过对虚假诉讼罪在司法适用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提出更好的适用虚假诉讼罪刑法规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主体资格,认为除公司债权人外,政府也可以成为该诉讼的原告,但政府不能基于维护公共利益而充任原告,进而分析了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被告,指出名义股东不能成为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被告.本文继而分析了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最后探讨了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审理.  相似文献   

8.
张珊 《商》2014,(12):198-198
环境侵权诉讼是一类特殊的侵权诉讼,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方,我国在环境侵权诉讼采取举证责任倒置。但是这不代表原告不需要承担任何举证责任。在实践中,原告需承担自身存在损害事实、被告存在可能会污染到自身人身财产的排污行为等基本的举证责任。但即使如此,原告对损害事实的举证依然困难,并由此承担了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这是现实中环境侵权诉讼原告胜诉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原告在对损害事实举证不利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宁 《电子商务》2016,(6):10-11
近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国内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内地许多消费者开始倾向选择购买与使用国外产品,通过网络购买海外商品的数量爆发式增长,"全球购"成为电商购物的新热点。但是在物美价廉的同时,"全球购"中的诸多问题也在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对"全球购"中常见的消费者权益侵害问题进行阐述,并从法制建设、政府监管、消费者自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指出了它不但受社会、政治、经济、个人心理方面的影响,还受到商品的质量、商品信息、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信誉的影响.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挖掘消费者的购买潜力,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厂家抓着商机,搞好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里,经常会发生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事件.特别以消费者受到小额的侵害最为常见.我国消费者面对此类问题通常不选择诉讼解决方式,主要原因是诉讼的解决不经济.为使消费者能够接近司法,有效预防和制止不法侵害,笔者建议在我国建立小额诉讼程序并完善群体诉讼机制,使消费者易于获得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2.
王稚菲 《消费导刊》2009,(22):138-138
广告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商品经营者开拓市场、追逐利润的重要营销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我国虚假广告大量出现,严重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一方面降低了广告的可信度,导致消费者对广告的信用危机,阻碍广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破坏竞争的公平性,侵害同行业经营者的权益,也侵害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并提出了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行为模型。在该模型中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决策由消费者商品分析、意愿形成、购买决策和购买评价等几部分组成。当消费者确定购买商品时,对购买商品的整个过程进行购买评价,以供下次决策参考。该模型有利于现代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营销战略的策划、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互联网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巨大,人们普遍在网上进行购物,在线评论、商品种类以及节假日的各种打折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网络购物中,尤其是价格折扣促销是最为常见的手段,商家借用商品有限的折扣期来诱导人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当消费者错失了折扣期,是否还会去购买此商品?本文分析了消费者对实用型商品和享乐型商品打折的心理影响,深入分析了促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说,顾客消费需求引起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决定购买行为。绝大多数消费者来到商店,总是希望:一是能买到价廉物美、称心如意的商品;二是能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三是能处身于舒适的营业环境。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环境都感到满意,买卖成交率就高,反之,成交率就低,甚至不能成交。本文就上述商品、服务、环境三方面对顾客购买商品未成交原因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消费者购买心理因素的影响,要使消费者购买行为成为可能,就必须认真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特征,运用消费者购买心理要素组合策略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本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要素组合概念及运用购买心理要素组合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源起:1999年9月21日“宜家家居”专卖店所属公司将北京国网信息有限公司送上了被告席,理由是,被告注册的互联网域名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此案成为首例跨国公司因域名起诉国内企业,诉讼倍受媒体关注。原告认为,被告注册的三级域名与原告的商标从读音、文字的外形、字母的组合以及消费者的呼叫方式完全相同。由于原告之注册商标已使用多年且具有独创性,因此被告所注的域名是对其注册商标的抄袭和模仿。而且,被告在注册了该域名以后,长期空置不用,属恶意抢注,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因此原告要求被告立即注销该域名,并承担诉讼费…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指出了它不但受社会、政治、经济、个人心理方面的影响,还受到商品的质量、商品信息、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信誉的影响。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挖掘消费者的购买潜力,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厂家抓着商机,搞好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电美国甲骨文公司在一起针对谷歌公司的技术专利侵权诉讼中要求被告赔偿14亿美元至61亿美元。 甲骨文去年对谷歌提起诉讼。涉及后者为智能手机开发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指认被告作为网络搜索引擎企业侵害与网络程序语言“爪哇”(Java)相关的技术专利。  相似文献   

20.
在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商品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过程中非常敏感的一个因素。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消费者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和商品的价格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因此商品的定价也成为了商业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竞争因素。如何把握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制定出相应有效的价格策略是企业营销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相应的调查,主要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对其中的一种定价策略-尾数定价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并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