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仲明 《商界》2008,(1):40-42
2006年。中国股市全线飘红,一夜暴富的神话遍地开花。 2007年伊始,但凡有点余钱的人们都蠢蠢欲动。想过河淘金子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聪明人做起渡客过河的生意。带头大哥777是这样的“聪明人”。刘玉才和杜凌卿也是。只不过,前者是专门散布股市内幕消息和荐股的“股神”,后者则更精明地组建了号称国内最牛的网上私募基金的“老牌”投资管理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丁越 《商界名家》2003,(4):8-11
2002年岁末,中国股市最大的新闻不是股指的连绵跌势,而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退市入行”,而一个叫尚福林的人“离行入市”。对周小川来讲,他个人退出股市当然不像一只股票退市那样令人沮丧和无可救药,因为他又入行了,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去做行长;而对尚福林而言,离开农业银行行长的位置,来证监会就职主席,倒没什么值得庆幸的。因为谁都知道,证监会主席的位子像个火山口.不小心或不走运的话,是要被烧了屁股的。当然,不管尚,周二位的个人感受如何.对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年末的人事变迁当然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2003年1月14目的股市大涨就更使人感到“玩味”的重要性。难道股指也会看人的脸色?周小川真的打压了股市?而尚福林就真的能让中国股市牛起来?  相似文献   

3.
倪云虎 《浙商》2008,(24):110-110
牛年的脚步越来越临近,大家对明年的股市有了更多的期待。有些朋友问我,“中国牛”现在的情况如何?“中国牛”有哪些特点?“中国牛”今年年末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中国牛”在牛年会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对于大家关注的牛年的行隋,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牛”已经启动。从9月19日开始,“中国牛”苏醒后狠狠地跳了两跳:  相似文献   

4.
《商界》2007,(7):38-41
2007年,是中国股市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年,波峰波谷的跌宕让万千股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多投资者都陷入了“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怪圈。中国股市未来向好自不必说,但怎样才能在动荡上行中骑稳牛背,而不葬身牛蹄?本刊联合各大权威证券机构,再次郑重推荐十支成长性个股,以供参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终于走出了漫漫熊市,进入了快牛时期。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股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另一方面,由于热钱的涌人,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推动股市快速上涨。但是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股市在这轮牛市中,资产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合理的价值,出现了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定价权不容外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刚 《财贸经济》2005,(3):3-8,96
中国股市的定价权是中国经济主权的构成部分,它不允许也不可能外移给国际机构。中国股市的国际化绝对不意味着中国股市非中国化,也绝对不意味着需要将股市定价权外移海外。资产定价中的“一价定理”在实践中是不成立。从“一价定理”中试图得出全球股市“一价”的结论,非旦是谋求一件不可能之事,而且可能极容易将研究引入误区。如果说对“一价定理”的实践效能缺乏认识还是属于研究不够深入严谨的话,那么,在明知这一定理存在实践缺陷的条件下,还在继续坚持并误导,就是别有他图了。市盈率存在着诸多缺陷,它只能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是一个判别股价高低的基本指标,它并无一个国际通行的倍数标准。在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中,需要注意解决股市规则、构建机制、股市品种、机构投资者和制度建设等问题。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的过程,就是为中国股市国际化作准备的过程,也是中国股市国际化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7,63(6):9-9
杭萧钢构股票从2月12日启动以来,一直不顾任何利空消息固执上行,历经多次停牌而不倒,长期调查质疑而不怵,已经被称为“江南第一恶庄”、“史上最牛股市钉子户”。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博弈     
《商界》2008,(1):5-5
作别2007年,作别波澜壮阔的365天。 这一年,股市“熊”去“牛”来,物价扣人心弦;这一年,金融生产力渐成全球经济新引擎,而资源危机环境灾难警钟长鸣;这一年,中国资本跳跃在巴西的铁矿中亚的油田,由中国制造却遭遇全球“哇”声一片;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私募基金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私募基金的概念引题,从中国股市资金构成开始讨论私募基金在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由它的特点及中国股市最近几年的实际表现得出,在中国股市,私募基金是真正的主力,同时也是中国股市动荡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1,(6):52-56
传统经济中的能源和运输类行业、新经济中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类行业成为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为了计算出中国股市的行业市盈率,并将其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市盈率对比,我们按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共同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对中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新分类。中国股市市盈率为68.24倍,总体高于美国纽约股市市盈率23.95倍的水平,但有5个行业的市盈率低于纽约股市。  相似文献   

11.
乐嘉春 《商界》2007,(12):I0002-I0002
中国公司不断刷新“全球市值第一“纪录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式牛市,而非公司本身,这种幻觉的背后也潜伏着未来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投资海外资本市场,首先要有远见——在经历了2000年的流血上市以及其后的绵绵惨跌,谁能想到中国概念股在2002年8月突然“牛”起来,搜狐最高时达到35美元,新浪和网易扮演着纳斯达克股市领涨的角色。尤其是网易,目前的股价与历史最低价相比已狂涨67倍多。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经济看,外界对中国入世后“可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引擎”的赞誉也许是溢美之辞,但中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加速迹象;从政府职能转变看,阳光正透射到这个领域;从股市看,入世使带着浓重“国有病”的资本市场已经走到了或生存或毁灭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4.
乔洪总动员     
《三联竞争力》2007,63(6):10-10
贵州茅台(600519)这个中国股市历史上最稳定的“百元股”,在这个5月经受住了总经理受贿丑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观点     
《市场周刊》2008,(11):7-7
“两大转移可保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几十年。”“国家公园费用全部列入中央预算。”“降息后楼市不会有根本逆转。”“全球经济将长期衰退。”“次贷危机应归咎于监管失误。”“股市上涨表明政府行动有效。”“股市将迎较大规模反弹,时间或持续一个月。”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国股市,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元月的狂飙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令上证指数直逼2005年高点,从而彻底摆脱长期盘整的底部区域,宣告长达4年之久的熊市了结。2006年元月“开门红”的走势,从股市中“元月预言效应”来说,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中国股市有望自2006年开始迎来一轮真正的牛市。  相似文献   

17.
“红运当头,牛气冲天,牛年喝红牛,数我最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 这是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新版节庆广告中的话语。2009年恰逢牛年,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红牛”纪念品迅速走红,股市、北京礼品市场的节日销售都迎来厂开门红,经济寒冬下,喜庆的气氛还是悄悄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带有浓郁的政策催生的味道,股市中的个体角色不合格,这是“自上而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陈志武 《新财富》2005,(12):26-29
各股票价格间的同向波动率这一指标,可以从根本上反映股市质量的高低及其变化情况:它离100%越近,说明该股市越像赌市;离50%越近,说明该股市越像投资市场。我们看到,从1001年到今天,中国股票的同向波动程度平均为90%。也就是说.任一周内有90%的股票一起涨或一起跌,中国股市基本无法区分好与坏的上市公司。近些年,中国股市质量并没有因为一些关于“公司治理”的讨论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法院的不作为重新为上市公司的违规开了绿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力度在减弱,投资者能用的法律空间也越来越窄,股市反而更加浑浊。如果不朝着司法独立、监管独立、媒体自由、立法机构听证监督这些方向改革.中国股市还会继续是“劣币驱赶良币”的场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市场周刊》2008,(9):7-7
“全球金融安危取决于股市”;“中国股市必须过汇率与国企大关”;“宏观调控政府投资重点倾斜‘三农’”;“中国经济整体良好,朝预计方向发展”;“中国国内油价没有下调可能”;“危机刚过半”;“人民币升值应停止,时间越长对中国越不利”;“水价即将上调”;“要抓紧推进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