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楼仲平来说,1995年是转折性的一年。之前他不过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里一个较为成功的日用品销售商。那一天,有个生产吸管的企业主跑到楼仲平的摊位,对他说:“我准备买自动生产吸管的设备,现有两台手动机器要转手,你要不要?”楼仲平当即就拍板付钱把机器运来,停在自己的摊位,开始办起了义乌市稠州塑胶吸管厂。  相似文献   

2.
陈率 《浙商》2010,(19):98-100
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双童”)黄事长楼仲平几乎光速地迷上了微博,在《浙商》记者见到这位“吸管大王”的时候,他恰好开博满1个月。但就是这短短的1个月,楼仲平一有空闲就拿出手机将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8月9日,他在微博中写道:“卫生工作是一般企业最难管的工作,卫生管好了,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就能跟上去。”  相似文献   

3.
曾航 《中国市场》2009,(24):26-27
<正>或许有点意外,在这个财富大量蒸发的年份,世界上最不值钱的商品,利润却在回升,比如吸管。一根闪着荧光的彩色吸管,平均售价约8厘。平均每卖出100根吸管,楼仲平才可以赚到8分钱。去年这个时候,这肉眼难辨的8分钱利润,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涨价、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的重压下,差点就像一根  相似文献   

4.
从一间家庭式小作坊,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企业和标准制定者,14年的艰辛和坎坷,只有八个字:小中见大,大中见强。  相似文献   

5.
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杜力 《市场周刊》2002,(2M):54-55
对消费购买动机的探讨和研究,我们更多的限于消费想得到何种价值,好处,想表露何种身份,消费的情感倾向,和要遵守某种社会规范(如:环境保护,尊老爱幼)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不易察觉的因素-消费习惯。消费之所以消费或不消费某种产品,可能是他在不自觉中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举个极端、好笑的例子,婴儿习惯用“奶嘴”喝东西,而成人却用吸管,如果哪天你看到一个大人躺在床上,叼着“奶嘴”,你一定会大跌眼镜,因为习惯性的认知让你觉得这种举动是荒唐的,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7.
武克钢 《商界》2006,(1):24-29
在岁末迎新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琢磨着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企业家朋友们。 有企业家说,博览群书、学以致用是每个大专者所向往的事,但繁忙的俗事让人没有这样的阅读心境。有的企业家是这样做的:只要是新出的管理类书籍他都买,然后让企业文化中心负责阅读后把重要的内容整理成小册子给他看,为此节省了不少时间。  相似文献   

8.
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张健一贯以低调谦逊的态度示人,记得在四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惠友时,张健谦逊地说惠友是个“小企业,不值一提”。尽管当时,惠友超市已经是河北涿州市场上的老大。四年后,记者再一次采访他,他依然说:“我们这个企业还很小,不能和步步高、家家悦这样的区域巨头比。”就是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企业成就却不小,在四年的时间里,张健把它从涿州老大,变成了保定老大。“应该说,惠友已经是河北知名的零售企业了。”张健不经意间也表达出自己对惠友近几年业绩发展的自豪。  相似文献   

9.
曾航 《国际广告》2009,(7):46-47
全球最大的吸管企业利用国外金融危机海外原料降价,国内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出口退税的提高,让这个最不值钱的商品利润在回升。  相似文献   

10.
冯永明 《浙商》2009,(21):43-45
九月中旬,汪力成放了15天的年休假。这是他第二次享受完整的假期。对于这位49岁的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来说,在他创业的30年里,拥有这样属于自己的悠长的假期曾是一种奢望。抓住不断冒出来的机会,不断地扩张、并购,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做加法,曾经是他光阴故事的全部。但是,最近几年,华立企业却在有步骤地退出一些行业,这种转变来得艰难而决绝。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多元化给企业造成巨大挫折后,华立就已经尝试瘦身,试图除去浮肿。这一如汪力成的体态,比过去偏瘦许多,一位跟他握手的老朋友,甚至笑称他为年轻人。华立的转型是很多当代中国民营企业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汪力成说:“企业机会导向型发展的时代已经终结。下一个30年,中国的企业发展将会是一个战略导向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职业经理不能像我一样认真而敬业?”最近,一个企业家朋友这样跟我抱怨。朋友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近年公司、业务虽蓬勃发展,似许多事情却变得力小从心,随着组织结构的壮大,企业凝聚力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这让他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2.
“动成长“企业,看似简单,寓意却无穷,它蕴涵着主动,动态,灵活,能量,创新,速度,发展等意义。涵盖了21世纪企业生存的基本要素与未来发展走向。而中国低温肉制品标准的缔造者祝义才,和他一手创办的雨润集团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正是这样一个“动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谷鸣 《商界名家》2003,(11):22-25
郎成平,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讲座教授,一个“在公司治理方面是世界级的专家”。他不仅因为把“在亚洲极少见的、采用大量案例剖析企业融资财务课题”的方法带到北大讲课,从而在内地学界声名鹊起,更凭着对内地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独特见解在内地企业界一炮走红,以“郎监管”形象让公众深刻难忘。可这位语出惊人、敢说真话的“郎监管”却似乎并不讨人喜欢。“郎教授喜欢胡说八道,一张乌鸦嘴!”许多老板这样评价他。“哎唷,郎成平这个人这样子说话,这样说上市公司侵犯小股东权益,得罪人哦,人家公司老板听见了,会不会找人锤他一顿的哦。”一位慕名参加郎成平案例教学讲座的香港小投资者也这样私语……那么,郎教授又如何看待这些于他很是情绪化的评价?他如此以真言直面现实究竟意欲何为?2003年国庆节前夕,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里,这位勤奋且热情澎湃的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4.
《对外经贸财会》2007,(9):57-58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若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也有某些重大的缺点。若你的老板属于此类型,那你就必须仔细探究他多次失败的原因。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过:“上帝创造男人时,他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面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上帝在创造女人时,他是一位艺术家,在他的提包里面装着画笔和调色盒,这是大师对男人和女人特质差异的精彩表述。在现实职业生涯中.尽管女性独具的阴柔特性,使女性经理人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进退自如,但由于社会角色特性差异所演绎的职业命运差异更加耐人寻味,那个心照不宣的“玻璃天花板”理论折射出女性职业道路上的尴尬与困境,尤其在男性本位的商业世界中,女职业经理人要想破茧而出却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倪轶容 《浙商》2010,(5):106-107
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老板,每天健身,只是偶尔去一下自己的公司,他是如何做到这样从容的呢?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这个产酒大省里面,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不属于四大家族,没有全面开拓全国市场。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没有超高档产品,更没有获得过特别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目前他是鲁酒军团发展最迅速的企业之一,产品最具特点。虽然没有开拓全国市场,它却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的经销商对他的关注,更没有人敢否定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它在中低档产品中做出了自己的特点,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来自沂蒙山区的山东莒县沂蒙酒业。  相似文献   

18.
何晓春 《浙商》2012,(1):98-99
鲁柏祥:不少企业老板个体意识很强,组织意识却很弱。不少企业名义上是企业,规模大了部门看起来也都有,但它是发育不健全的,没有从个体发育为组织。这样的企业是进化的初级阶段,就像蛇也有眼睛,但它是没用的,因为还没有发育好。  相似文献   

19.
他是我们见过的第一位说话腼腆的老总。他说:我懂技术,做生意不行。诚实、谦虚、务实,这些与他对一家业内有“黄埔军校”之称的企业的感情一脉相承。他想突破,想发展,却充满困惑。  相似文献   

20.
金永红 《华商》2013,(5):74-74
“萨姆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所建立起来的沃尔玛企业文化是一切成功的关键,是无人可以比拟的。”美国Kmart连锁店创始人哈里·康宁汉这样评论他的竞争对于萨姆·沃尔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