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提出了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要保证会计要素、金额的可靠性。除基本准则外,21项具体准则都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概念不仅在金融衍生工具计量方面得以全面使用,而且扩展到了其他一般资产、负债的计量领域。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其对中国会计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将带来很多新的重大变化,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允价值规范体系上还存在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结合新会计准则,分析其在我国应用的难点,并对它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柴伟 《中国经贸》2010,(6):139-14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这也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会计理念一次质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入手,具体分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郭冰 《中国经贸》2009,(14):155-156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界的里程碑。新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出现利润操纵,准则又“人为”谨慎地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也就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取得与计量”。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一些相关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志刚 《中国经贸》2009,(24):215-216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发了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再次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趋同.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认定方式很多,而且就我国现状看有不少问题,本文通过笔者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改变这种状态,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万小东  张肖倩 《魅力中国》2010,(30):219-219,222
新企业会计准则较全面地在我国的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并且得以广泛运用,这种转变将会对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介绍了公允价值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及金融工具等方面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东升 《魅力中国》2009,(12):21-22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l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如存货管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并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价格重估损益、生物资产折价、金融工具减值、衍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多个交易事项中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对公司的财务信息、纳税行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冯岚 《天津经济》2012,(8):74-75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诸多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2008年底之前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各省市国资委也先后明确了所出资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时间要求,国有企业成为新准则执行的第二批主力军。从2007年第一批企业执行新准则至今,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很多财务数据变动并非源于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变化,而仅仅是由于新旧准则规定不同而引发,属于主观影响因素,是会计语言的重新分类和计量所致。针对新准则执行前后主观影响因素引发的数据变动,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原则对国有企业资产价值的确认所带来的影响,笔者作为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站在财务信息编制者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在新近确立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突显了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重要地位.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其对公允价值的影响成为了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本文就新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使用过程、范围、条件及技术规范,评述公允价值的优势与缺陷,针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现状,提出推广公允价值应解决的难题,展望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行将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沈立强 《魅力中国》2010,(27):26-26
在2007年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和计量是新旧会计准则重要变化之一.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个标志,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人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和计量是新旧会计准则重要变化之一.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个标志,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智喜睿  孔令玺 《中国经贸》2010,(10):221-222
新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给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本文在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尽可能达到规避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更加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为公允价值在我国高质量的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贾丽桓 《辽宁经济》2010,(1):100-100
一、公允价值的特征 新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四十二条第五款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综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实践应用,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其中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针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给我国会计实务处理带来的新问题,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寻求现阶段制约我国实行公允价值所存在的障碍,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能够顺利推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公允价值理论在会计体系当中的引入直到2006年才作为新会计准则正式发布。作为舶来品,它在我国的适用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对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作为新会计准则的理论丰富和实践证明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理论的相关概况,然后说明了公允价值理论在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当中的运用现状,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没有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计量属性,但在有关准则中却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范围基本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应用的体现、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