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和"三强一富一美"的战略目标,吹响了陕西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的新号角,为陕西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咸阳作为未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按照省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主导、文化兴咸、民生为先、生态优市"四大战略",加快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咸阳,努力推动核心竞争力走在西部前列,群众生活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07,(10):40-40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2007,(10):30-31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2007,(10):42-43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2007,(10):36-37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2007,(10):38-39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加快发展,立足于扩大内需,突出结构调整,加速科教兴市。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中国西部具有特色的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渭南正在中国西部崛起。  相似文献   

8.
跨入转型时期,金华应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这一战略主线,突出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建设四个着力点,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2010,(7):63-63
鄂托克前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崛起、集中发展、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加快建设科教强旗、文化塑旗、生态立旗"三大工程",全面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农牧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三个转变",树立循环经济、现代农牧业、生态文明"三个典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构建和谐鄂前旗.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西咸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布局建设的新城之一,发展定位是"生态型、田园型、文化型、智慧型"的新城,这是传统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没有先例。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这是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步骤之一。在西安和咸阳两个城市之间建设一个西咸新区,由于  相似文献   

11.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Z1):2+1+120-121
章丘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0个镇(街道)、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1万。近年来,章丘市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科技强市、文化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这种科技优势却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科技资源的"分隔"、"分离"、"分散"等三分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为组成部分,提出并构建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理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必要性,为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牵引力量。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需要根据大区域发展战略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效破解科技资源"三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推进,拉开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帷幕,为西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随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也对西安在新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本文从西安城乡统筹总体战略、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撤并村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07,(11):16-18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省委、市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目标,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稳步推进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发展水平提升、增长活力加强、运行质量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现、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的良好局面,全年目标有望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德州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峰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民营推动、开放带动、服务业拉动战略,突出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保障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淄博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推进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城乡统筹、文化强市和民生建设,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二轻集体工业联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建设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的奋斗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行业职能,拓展发展空间,强化资产运营,推进和谐发展,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凸显新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和谐、统筹城乡民生建设、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等4大类18项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对宁夏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2004—2020年宁夏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根据统筹指标中的薄弱指标,分区域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并从重视GDP发展质量,城市化进程不宜过快,高度关注民生和重视生态和谐等角度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着力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照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旅游经济、体育经济、大学经济、海洋经济等特色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日照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着力构建"四大体系",提升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打造具有日照特色的国际水准滨海名城。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对于解决"三农"发展难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工农、城乡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构建全域规划,增强城镇"核聚效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