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抽查范围:本次焦炭监督抽查共抽取60家企业生产的61个批次的产品。重点对焦炭的灰分、硫分、挥发分、机械强度、反应性等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结果:合格59个批次,不合格2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3%。主要问题:灰分、硫分、反应后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众标准化》2009,(1):36-36
本次共对25个批次的焦煤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21个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4%。本次抽查不合格的焦煤共4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灰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采、制、化投入不足,工艺设备落后,检验能力弱。有的企业没有实验室或有实验室却没有检测能力;有的企业不是靠管理要效益,而是盲目追求利润,因陋就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质监局共对30家生产、经销企业生产、经销的30个批次的冶金焦炭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24个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0%.本次抽查不合格的冶金焦炭产品6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机械强度差、灰分高.  相似文献   

4.
《大众标准化》2008,(3):38-38
山西省质监局共对30家生产、经销企业生产、经销的30个批次的冶金焦炭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24个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0%。本次抽查不合格的冶金焦炭产品6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机械强度差、灰分高。  相似文献   

5.
《大众标准化》2014,(3):44-44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50家企业生产的50个批次的冶金焦炭。抽查结果:合格43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6%。主要问题:灰分、硫分超标,机械强度等不合格。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5,(3):58-59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5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2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48个批次)的西裤。抽查结果:合格44个批次,不合格6个批次(涉及山西省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甲醛含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分析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造成此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购买使用了不合格面料,没有对进货原料进行检验把关。甲醛含量不合格。甲醛是染料、服装后整理中所需的一种化学助剂,具有提高纺  相似文献   

7.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5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49个批次)的休闲裤。抽查结果:合格39个批次,不合格11个批次(均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2%。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耐碱汗渍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甲醛含量等不合格。  相似文献   

8.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6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7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53个批次)的针织运动服。抽查结果:合格59个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大众标准化》2006,(12):34-34
山西省质监局共对54个批次的焦炭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其中合格43个批次,抽查合格率为79.6%,与去年相比合格率提高了2.9个百分点。本次抽查不合格的焦炭共12个批次(其中长治瑞达焦业有限公司拒检),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机械强度差、灰分高。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材料方  相似文献   

10.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3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29个批次)的袜子。抽查结果:合格23个批次,不合格7个批次(涉及山西省企业生产1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3.3%。主要问题:袜面纤维含量、耐皂洗色牢度不合格。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16,(4):50-51
正抽查范围:山西生产经销单位的60个批次(涉及山西省内企业生产7个批次,山西省外企业生产53个批次)T恤衫。抽查结果:合格47个批次,不合格13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1.7%。主要问题: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正>抽查范围:太原、吕梁地区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60个批次的衬衫。抽查结果:合格56个批次,不合格4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7%。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16,(4):52-53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30个批次(涉及山西省内企业生产1个批次,山西省外企业生产29个批次)牛仔裤。抽查结果:合格23个批次,不合格7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3.3%。主要问题: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正>抽查范围:太原、吕梁地区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40个批次的儿童服装。抽查结果:合格35个批次,不合格5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5%。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15.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105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62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43个批次)的食品包装袋(膜)。抽查结果:合格104个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主要问题:热合强度(封合强度)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热合强度(封合强度)。标准中规定热合强度应≥6.0 N/15 mm,测出值为3.9 N/15 mm,远远低于标准规定的要求。该保鲜袋的材质为聚乙烯膜,膜的厚度为0.005~0.01 mm,较一般执行BB/T 0039标准的商品零售袋薄很多。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次共对20个批次的水泥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9个批次,合格率为95%。不合格1个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强度。强度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影响工程质量,留下事故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有的企业生产技术力量薄弱,对水泥质量把关不严,还有的企业质量意识淡薄,不按规定检验出厂。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16,(1):52-53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2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7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餐洗剂。抽查结果:合格19个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为省外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主要问题:总活性物含量和去污力不合格。  相似文献   

18.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经销单位的50个批次(其中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49个批次)的针织内衣。抽查结果:合格45个批次,不合格5个批次(涉及省内企业生产的1个批次,省外企业生产的4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主要问题:面料纤维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衣带缝纫强力、耐碱汗渍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不合格。  相似文献   

19.
《大众标准化》2016,(4):54-55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50个批次(涉及山西省内企业11个批次,山西省外企业39个批次)茄克。抽查结果:合格45个批次,不合格5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主要问题:纤维含量不合格。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16,(4):48-49
正抽查范围:山西省生产经销单位的90个批次(其中杀虫剂39个批次,杀菌剂42个批次,除草剂5个批次,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批次;涉及山西省内企业生产56个批次,山西省外企业生产34个批次)农药产品。抽查结果:合格89个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1%。主要问题:有效成分高效氯氰菊酯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