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遵程  彭方志  周永 《商》2013,(21):378-378
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甄别、干预以及自杀预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之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的识别标准、甄别依据以及自杀风险等,最后提出了自杀预警评估要点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举措。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其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倾诉意识"。文章有针对性地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潜移默化地培养以"倾诉意识"为引导,切实保障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胜红 《消费导刊》2009,(9):238-239
目前心理危机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高校应加强危机干预实践工作以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娜  王永辉  黄荡  孔波 《适用技术市场》2013,(12):146-147,15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内因和外因,构建和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和阻止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林岚  邹昱音 《北方经贸》2012,(5):183-184
根据灾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特殊需求,大学生心理重建工作标准高、任务重、困难大。艺术减压模式作为一种切入型应用性较高且效果快速明显的心理疗法。在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是根据黑龙江省灾后心理援助队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为灾区大学生开展心理重建工作时应用《画说灾难》艺术减压模式而总结的经验为承据。详细介绍了灾后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和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以及《画说灾难》艺术减压模式的概念、作用及操作技术,并讨论其今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作者在工作实践和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随思和经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谈起,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再到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最后谈及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在当前的高校的危机干预工作中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据此,从预防、应对及巩固等方面逐层探讨四级体系在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他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专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加快“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当然,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存在专业欠缺、精力不足、实践有限、伦理困境等困难。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展朋辈咨询等方式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日趋严重。学生心理危机是造成高校安全事件的主要诱因。为了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历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根源;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归纳了高校采取的主要干预措施;探讨了高校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时遇到的主要困境;提出应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困境可采取的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团体心理辅导近年来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援助,其中情绪调适团体辅导是重要内容之一。我校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理论设计的情绪调适团体辅导方案,从情绪体验、认知建构、行为训练和评估反馈等方面进行应用实施,在各类大学生群体情绪调适和灾后心理援助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社会变革、人才竞争的背景下,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风险,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频繁出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既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稳定,促进高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高校辅导员直接从事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具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独特优势.辅导员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坚持原则,并掌握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高校与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情绪便是其中之一,毋庸置疑,每个人都有情绪,但因来源、时间与心态的不同,情绪种类繁多,且各有特色.因此,加强大学生情绪预测,制定合理的心理调节策略至关重要.大学生情绪预测所谓情绪预测,指的是个体预测对将来事项的情绪反应,预测结果便是预期情绪.预测未来作为最具吸引力的重要心理能力,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人们除了可以预测将来的行为,还可以预期将来情绪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缺少心理准备而给个人和群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恐慌。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健康服务,建立突发事件健康教育与心理救助机制,可提高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应对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预防、有效干预,防止学生因心理困扰引发心理疾病、行为问题以及危机事件,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力争做到学生心理危机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通过对大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危机事件研究分析,必将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抑郁作为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自杀现象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抑郁与自杀的关系、大学生抑郁症的病态心理机制,并提出减轻和消除抑郁心理的方法和预防抑郁心理产生的措施,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义秋 《中国市场》2009,(31):86-87
国内以往的研究多是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利他的现状调查和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而对人际信任与利他水平的培养研究还很少。本研究通过综合性团体心理训练来干预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利他水平,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利他水平的改变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家庭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渡过危机的关键资源和重要支持。但由于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一些误区,家校合作有时面临重重困难。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促进家庭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家校沟通,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主要探讨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宜采取的各种干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体系,应以学生为本,从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效果评估、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黄敬卫  秦瑛 《北方经贸》2010,(7):115-116
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意义。各高校应提高认识,积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发挥整体优势,针对特殊群体和个体进行重点辅导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