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产业园区是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主要手段.目前资金紧缺已成为普遍制约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产业园区的融资现状和问题,提出产业园区的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3.
4.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原则、路径、任务和实施办法等,自此中国开始迈向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融资,因此迫切需要新型融资机制来破解这道融资难题.本文以乌海市为例,通过深入调查,阐述乌海市在城镇化融资过程中的创新做法,提出西部地区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湖南省产业园区系统性融资规划课题组 《财务与金融》2016,(4):1-7
融资问题是影响产业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课题组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产业园区融资现状,梳理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的重点领域,并根据产业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了对产业园区发展具有较大战略作用以及裙带影响的重点产业,分析了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主要的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提出了完善园区融资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自1988年国家设立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园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开发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各园区为完成“一级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等发展目标,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以便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财政拨款和政策性贷款往往是园区在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鉴于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从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明显,且金融发展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认为应从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等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南方金融》2008,(8)
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以及佛山市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指出佛山市产业集群存在组织体系的不完整性,这种缺陷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融资功能。通过对照国内外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典型方案,文章提出佛山市中小企业融资创新除了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外,尚需在完善产业集群的组织体系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国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76(8):50-55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系是区域政府在推行集群发展战略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产业集群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工业园区作为平台,产业集群发展到对生产空间和创新环境有更高要求之后,对工业园区的需求才成为必要。工业园区不一定能自动带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园区也不一定必须要以集群的方式来发展,在良好的区位禀赋和制度环境之下工业园区才有可能成为集群的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不但能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大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规范我国资本市场,而且能够推动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推动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从财务的角度,将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融资技术来系统讨论。首先,本文介绍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具备的条件。其次,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中国网通应收款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发行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在证券化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1993~2012年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全国年度数据,考量可能影响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投融资行为的变量。结果显示:晋升激励、财政分权激励和工业化驱动与土地城镇化投融资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私人产权保护水平则与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赶超战略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是形成以上制度安排的深层次原因,是实现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城乡和工农业部门统筹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利用1992年至2011年相关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股票市场融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融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区域化差异,这种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大.最后,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提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从而为县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城乡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美国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充分利用其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获得大量资金,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市政债券市场发行和风险管理机制。加拿大通过对基础设施融资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既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又保证了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实用、合理布局以及高效。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投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0~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引致的城镇化效应。研究发现,第三产业份额的估计参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城镇化效应是存在的。同时,这种效应对于处于不同分位数上的地区有较大差异:第三产业份额适中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效应最为明显;第三产业份额相对过高或过低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城镇化效应较弱,估计参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果,显著、稳健为\"倒U型\"结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发展都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CM模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对三者更好的促进三者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高额的债务规模、巨大的偿债风险、不规范的管理模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本文拟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防范风险的爆发,促使融资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