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建立以政府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是政府会计理论建设的需要,是制定政府会计管理模式的需要,也是中国与国际政府会计协调的需要。本文拟就如何建立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基本理论上探讨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回答的问题,从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公共部门会计概念框架的对比中寻找灵感,从企业会计概念框架中吸取养分,借助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整体分析模型构建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试图为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整体分析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政府会计系统不但一般地从属于社会大系统,而且特别地从属于政治系统、公共及行政系统,并与经济系统有特殊的关联。如何科学地、客观地将相关因素在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中表现出来,使之能够导出与客观现实相适应并能满足政治体制改革、公共治理创新、社会经济变革需要的政府会计准则,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剖析、类聚相关改革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提炼、总结和构建了一个包括了触发器、结构变量、实施、实践与反馈等四个子模块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整体分析模型,为理论工作者、政府官员等相关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进而取得共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会计的发展主要受环境因素制约,而且这种发展又总是寓于对“传统”的不断否定和不断更新之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内容却是对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最好概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会计是面向过去,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复式记帐、历史成本为确认、记录和计量基础的会计。但是,市场经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如物价变动、创新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冲击,而作为理论核心的会计计量更是首当其冲。众所周知,会计计量包括三个要素:计量对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发展主要围绕这三个要素的发展并伴随着计量技… 相似文献
5.
6.
对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具体要素的选择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和提升公共治理效率。本文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国际组织及改革先行国家的实践经验,探讨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选择,并对概念框架各个具体要素的内容提出我们的观点,试图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以及服务于透明高效政府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成为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大方向 ,也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的主要任务。在现有环境约束下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种制度均衡。但会计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综合模式”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简约模式” ,而必须结合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8.
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概念框架差异与启示——基于IPSASB与IASB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在技术层面具有较多的共性,因此,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已有的成果。然而,由于政府(公共部门)环境与企业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构建不能直接移植企业会计的相关理念。本文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最新发布的关于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文献为基础,试图比较并分析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共性与特性,为我国未来政府会计改革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经验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2006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既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亦可看作我国的财务概念框架.本文主要通过对年美两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来分析两个框架的异同以及美国对我国概念框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寒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8):34-37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而且在时间和预算周期各环节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大一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重视“依法理财”和长期忽视预算管理效率,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我国的标准预算周期,科学,合理地规范预算周期各环节的起讫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化预算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迫切需要,针对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本文提出实行二级预算是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阐述了事业单位实行二级预算的必要性;揭示了事业单位实行二级预算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事业单位实行二级预算管理应注意的五个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白彦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93-96
我国传统预算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未来的政府会计既要为政府制定政策、进行绩效评估提供信息,同时更要为纳税人提供有关整个政府财务的信息。因此,未来我国传统的预算会计模式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向政府会计模式转变。而要建立政府会计模式,必须明确基金会计的改革取向,推动我国政府会计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83-87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路径选择以及改革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推进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以国库会计为重心构造政府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府会计存在一系列弱点。随着国库体系的重构,建立一个以功能强大的国库会计为重心的全程式集中监控交易的政府会计体系,已提上了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日程,其意义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会计在政府负债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俊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4(2):80-84
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是信息。由于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是政府负债风险控制所需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信息,因此,政府会计成为政府负债风险控制最基础的技术和最重要的工具。本文从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的角度,在分析政府会计本身所固有的风险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会计不仅有利于政府负债风险控制最佳时机的把握,而且有利于提高政府负债风险控制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政府预算、行政效率和财政民主——兼论我国公共预算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一般认为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与关键.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及其成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可以说,政府预算在经济技术层面要讲究行政效率,同时在政治层面要强调民主理财.实现财政民主与行政效率的协调、统一是政府预算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推进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当适应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进步的新形势,注重追求民主理财与行政高效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Geoffrey Whittington 《Abacus》2008,44(2):139-168
This paper analyses various controversial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current project of the IASB and FASB to develop a joint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t discusses their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measurement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e use of fair value as the preferred measurement basis. Two competing world views are identified as underlying the debate: a Fair Value View, implicit in the IASB's public pronouncements, and an Alternative View implicit in publicly expressed criticisms of the IASB's pronouncements. The Fair Value View assumes that markets are relatively perfect and complete and that, in such a setting, financial report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passive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by reporting fair values derived from current market prices. The Alternative View assumes that markets are relatively imperfect and incomplete and that, in such a market setting, financial reports should also meet the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shareholders (stewardship) by reporting past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using entity-specific measurements that reflect the opportunities actually available to the reporting entity. Th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f the two views are illustrated by reference to specific issues in rec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wo views is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a realistic market setting, the search for a universal measurement method may be fruitless and a more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problem might be to define a clear measurement objective and to select the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best meets that objective in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that exist in relation to each item in the accounts. An example of such an approach is deprival value, which is not, at present, under consideration by the IASB.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改革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识.而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等,均对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政府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