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家松 《开放潮》2005,(11):4-6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社会公平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归根结底是按权利分配,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权利不平等。权利,在内容方面归类为市场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在结构上分为归属权和行使权。根据权利整体归类和状态结构可知,市场权利归属不平等,社会权利行使不平等,政治权利归属与行使都不平等,三者组成权利不平等体系而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在理念、制度和政策上尽可能保障权利平等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效率与平等的合理抉择、建立市场民主、构建公民社会以及遏制既得利益集团强势地位等途径实现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存在诸多缺陷,未能显著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改革仍有很大空间,文章基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视角,从税制模式的转变、税率制度的调整、扣除标准的合理设置与税收征管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突显其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和利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社会公平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其治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治理理念,需要树立利益多元的社会治理理念,及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互动、协作理念和法治理念。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社会调控体系,需要用法治这一新的调控模式进行社会整合与治理,需要通过有效协商参与机制,使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和交流纳入合法的可控渠道。  相似文献   

5.
结合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揭示了现阶段北京市民感知的收入差距程度及其公平性认知状况,并展开了横向区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民众当前感受到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于他们能够接受和容忍的程度,且普遍认为社会上层与下层群体的收入及其差距有失公平。经由推算得出的主观基尼系数显示,北京民众感知的贫富差距程度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前列。个体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方面的不平等归因、流动上升预期等因素对其公平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鉴于我国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严重与财产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主体功能目标应该是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与维护财产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其税种设置应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少减免、简便征管”原则分别在地产税和房产税目下进行,地产税目下按土地取得途径不同设置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目下在房产的交易环节仅设契税、印花税和营业税,在保有环节设置物业税。  相似文献   

7.
敬姗姗 《中国经贸》2012,(18):114-114
目前,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贫富差距因为只注重效率,不注重公平,也呈逐年拉大的趋势。研究者们发现,贫富差距可使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也会容易发生冲突。所以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必须要缩小贫富差距。本文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可能不太全面,但却可行,比如规范法律,市场行为,鼓励就业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各界普遍呼吁我国应尽早开征遗产税,以避免财富过度集中,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由于遗产税的征税对象是相当数量的财产且税率较高,因此给人的直觉的确是遗产税有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但是遗产税真的有助于公平吗?对此我们还需进行慎重的分析: 第一,我们对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要有正确的认识,遗产的继承并不是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成员Alan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加深,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何有效遏制收入差距不断加大,避免出现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公平财富分配,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本文使用中国29个省区从1999年到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缩小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不存在"库兹涅茨假说"的倒"U"型关系。此外,我们提供的证据还表明失业率的上升部分抵消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努力;非国有化改革由于效率优先而会拉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会增大收入差距,而第三产业比例的上升却有助于缓和这个差距;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由于结构效应而放大收入差距的程度;由于地方保护水平会造成市场分割和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增加了城镇居民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本质上是生产条件分配,而生产条件分配必须考虑到劳动力价值以及非劳动要素价值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公的形成机制,提出分配不公关键在于劳动力与要素所有者权力不公和劳动力价值形成权利不公两方面,并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视角进一步论述政府的相机选择——短期内收入分配改革需要着力于再分配政策以改善代内公平,而长期来看应按照渐进式路径推进制度改革,根本上改善收入初次分配不公格局。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改革与战略》2008,24(11):27-29
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注重“财产性收入”的理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指出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使超过正常消费需求的财产转化为资本,使国民财富的积累不断地转化到“财产性收入”上来,是国民抵御“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公平与效率并重是公共部门收入分配机制构建的基本价值理念。构建公共部门收入分配机制的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有效的公共部门收入分配协调机制、完善的公共部门收入分配政策扶持机制和规范的公共部门收入分配制度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公共部门收入分配机制的基本框架。建构完善的公共部门收入分配机制,需要从理念、制度和法制化等方面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ucidate the long-term impact of basic education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Brazil. It does so, first, by examining how investment in basic education affects incomes and, second, by assessing the extent to which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the financing of education services and the taxing of the returns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contribut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a mor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available in Brazil, it is possible to suggest that: (i) education per se can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inequality, (ii)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erms of education subsidies and taxes on lifetime earnings do not show a clear re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ii) there exist effective policy tools in the area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wastage, cost recovery practices which could help bridge the gap between rates of return to education and reduce income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分享方面的经验以及全球性收入分配恶化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分化现象都证明了经济学传统观点即坚信经济增长可以自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或者把效率与公平视为非此即彼且不可兼得的取舍关系的失灵。然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分享的任务尚未完成。在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充分分享性需要应对一系列崭新的挑战。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高生产率必然要求创造性破坏机制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同时兼顾企业的优胜劣汰与对劳动者的社会化保护。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初次分配效应呈现递减趋势,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新科技革命过程中,创新和创业成果的分享面临诸多难点需要克服。这都要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更大的支出责任,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实施再分配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制度、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其他旨在改善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6.
袁金霞 《特区经济》2009,(5):136-138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拥有重要创新性的内容,也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要创造法律、经济和市场等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7.
Agrarian reforms in the four case study countries examined here came about by outside influence (Korea and Taiwan), revolutionary upris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legislation (Philippines). In the last case, the reforms remain very incomplete.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reforms initially promoted a mor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income. This widened the domestic market, lessened underemployment and joblessness in both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increased profita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nd established more equitable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se economies, a national market has preceded (or accompanied) development of world markets. Land reform is not a once-and-for-all phenomenon. Resources and incomes can concentrate again in the absence of proper government policies. There is no necessary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 reform, economic improvement, and democratic forms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8.
初次分配也要贯彻公平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实行了劳动力低成本政策,劳动分配率偏低.这既牺牲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直接造成了"收入差距悬殊"的现实;又导致低水平竞争和落后生产方式盛行.文章主张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贯彻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去,既要解决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利益受损的问题,又要从初次分配环节先行减少过大的收入差距,为再分配最后解决公平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In many countries, student grants, tuition fees, and subsidizedloans depend on parental incom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iciencyand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such conditioning, and assesseswhether it is optimal practice when the government wants toreduce after-tax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most efficient manner.Increasing the mean level of education among the work-forcecompresses wage differentials by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herebythe pre-tax income distribution. Hence, subsidizing educationmay be part of an optimal redistribution policy. However, educationsubsidies mainly benefit high-ability students, limiting theirredistributive virtues. Conditioning education subsidies onparental income may enable the government to reduce inframarginalsubsidies, mainly benefiting high-ability students, while preservingthe marginal subsidy, and thus the favourable effect on themean education level which leads to wage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