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化解国有专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市场化谈判”黄少安,魏建,车贵国有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它不仅直接制约了国有专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也制约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的步伐。据统计到199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  相似文献   

2.
试论国家专业银行不良债权变投资的处理方式及其选择吴建光我国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是相当严重的。现在国有企业有三分之二是亏损的,国有企业资金的80%是专业银行提供的贷款,据估计,这些贷款中属于逾期沉淀的占到40%以上,成为呆帐的达14%,在中国工商银行的信...  相似文献   

3.
银行不良债权的成因及根治□宋冬梅肖俭辉任淑敏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各专业银行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不良债权(包括长期逾期收不回来而形成的风险、呆滞、呆账三项贷款及长期应收未收利息),无疑将成为其转制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给商业银行正常经营带来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优化贷款存量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唯一途径李国庆,王文学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和专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不良债务和债权;例如从河南安阳市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来看,其不良债务、债权1994年已达335825万元,占银行全部贷款存...  相似文献   

5.
薛立芳  周翔 《经济师》1997,(2):61-61
<正>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已成为制约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最大障碍,笔者试就如何突破不良债权的"瓶颈",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作些粗浅的探讨。考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现状及发生轨迹,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及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机制过程中,共同面对银行不良债权这一重大难题,目前理论界提出一种“债权变股权(或产权)”的思路,作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若按此思路办理,将会造成银行国有信贷资产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业银行商业化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关节点。然而,目前专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存量中存在着大量的通称为不良债权的逾期、呆滞和呆帐贷款,仅收不回来的信贷资金就达6000亿元之巨,占我国专业银行2.6万亿元信贷资产总量的22.4%。无疑,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本文描述了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的现状 ,并分析了巨额不良债权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对金融自身及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并对日本新近采取的处置不良债权的举措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爽 《时代经贸》2007,(6Z):87-88
如何加强资金管理,避免不良债权的发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铁路多经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铁路多经企业不良债权形成的原因,其次重点提出了减少和避免多经企业不良债权产生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铁路多经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受不良债权问题的困扰,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和通货紧缩状态中。对不良债权的认识和处理日本经历了一个从依靠民间金融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救助到由政府动用公共资金向银行系统注资的阶段.但是救助效果并不理想,90年代不良债权始终是困扰日本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思考张尊元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其不良债权已超过5000亿元。银行信贷资产保全,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金融与经济改革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处理好银行不良债权,已迫在眉睫。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面对银...  相似文献   

12.
浅论企业改制对银行转轨的冲击及其现实意义章玉山,张海林,范业荣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冲击(一)债务的冲击。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时,受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冲击最大的是银行债权的冲击。企业的沉重银行债务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对所在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而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不良债权,为整个金融界所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王凡 《经济纵横》2003,(10):42-46
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至今 ,日本银行业已处理了大量的不良债权 ,但新的不良债权却不断增加 ,导致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愈演愈烈。鉴于此 ,日本政府近年来不仅提高了对旧债的清理效率 ,而且采取了健全银行退出机制、实施银行国有化、改革主银行体制等一系列综合性对策 ,以切断不良债权的再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1.关于不良债权对经济影响的论争。如何判断不良债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关系到如何确定“处理不良债权”与“刺激经济景气”这两种政策的优先顺序。对不良债权对经济影响的观点分歧,主要表现在不良债权与经济低迷两者的因果关系上的对立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不良债权导致银行“惜贷”甚至“逼债”,致使企业投资活动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不良债权问题的拖累,日本金融机构破产案件不断增多,反映出日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积重难返的不良债权问题拖累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以后,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但不良债权的规模依然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内容摘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受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后,通过不良债权再次转让实现回收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置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不良债权转让合法有效,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本文通过对近期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进行解读,进而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黎城工行不良信贷资产透视郭海生,张姝丽目前,我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债权有增无减,使我行的经营步履艰难,效益滑坡亏损严重,已成为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重大障碍,我认为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化解和处理不良债权,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我行当前工作重点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个人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中,银行由于个人不良信贷所引发的不良债权比重逐年上升,而且信用环境不良有恶化这一问题的趋势。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个人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和我国个人信用安全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信用卡公司不良债权中的“坏银行”重整制度,构成了韩国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建民  王新哲 《经济论坛》2004,(14):113-114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不良债权数额之大,涉及面之广,在世界金融史上可谓史无前例。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不但成为日本朝野争论的焦点,也引起了国际金融组织和与日本有密切经贸往来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