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把国有企业改制为现代企业,改制后的企业要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要形成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能否使企业依法形成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国企改制的关键所在.什么是企业法人,什么是企业法人财产,什么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问题.看似十分简单,由于认识不清,至今常常仍是困扰国企改革的难点,有时甚至还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1994年11月中旬,中国工商学会在厦门召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专题研讨会。此外,研讨会也涉及了“双生市场的监管”及“中介机构发展及经纪人规范管理”等问题。观点述要如下: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与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人登记有内在联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宗旨在把企业塑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企业法人登记又以企业为管理对象,所以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具体地说: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管理改革提供方向,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管理的改革必须为之相适应; 2.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管理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证,是推动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一、对企业注册资全的再认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金的这一概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我们必须对注册资金进行再认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注册资本金概念,改革现行的注册资金登记管理办法,在“将本求利,以本负亏”的原则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本金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现代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市场经济中,信用能够起到有效的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规范经济行为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企业信用泛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是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能力与意愿.  相似文献   

5.
韩洪杰 《活力》2004,(1):35-35
企业法人是指具备企业法人的法定条件,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成立,是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国的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在我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代表企业法人行使  相似文献   

6.
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所谓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是指在本次清理整顿过程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依法存续,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法人,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法人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两大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中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又分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人认为,企业变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有一些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对此做了类似的规定,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妥当。企业法人组织的变更,指企业法人的合并和分立。企业法人合并,指两个以上的企业法人合为一个企业法人,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  相似文献   

8.
王健 《中国房地产》2007,(10):65-65
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的单位,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企业即告成立。企业法人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帐户,签订合同,进行经营活动";《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设立房地  相似文献   

9.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的新型企业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能够独立地拥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形成企业法人。 (2)法人财产权制度。企业法人要独立从事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不宜设立本企业法人股张谷,王晓晖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改造中,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设立本企业法人股。本企业法人股,在有的学者论文中,被简称为企业法人股。其实,这是不妥的。企业法人股,既可以指外部企...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企业法人在经营过程中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对企业注册资本的验证,必须做到数额真实,来源准确。审验部门所出具的验资报告,不仅是企业登记机关核准企业法人的合法经营范围的法律依据,也是维护企业法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政策性与法制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在当前,由于认定企业注册资本的标准尚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因而各地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企业产权的行为,是企业法人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文章列举、分析了企业并购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阐述了企业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改制企业完成的标志,是企业领取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所确定的企业设立的登记日.企业改制完成并领取营业执照后,财务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制度、规定等进行正确的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14.
刘强 《西部财会》2014,(5):59-62
基本单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而企业法人单位则是诸多细胞中最具生命力、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最强的部分.依据陕西省基本单位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以陕西基本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法人单位的状况、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对陕西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企业法人的界定是难题之一。企业集团的总经理们认为企业集团是改革的产物,也是改革的必需,企业法人当然属于他们:而企业集团下属企业认为,现在的企业集团是行政性翻牌公司,根本不符合改革的要求,应当取缔,企业法人当然不属于集团。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与理论界、企业界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法人实行的是确定资本制,即企业法人设立时,必须在企业章程中载明其资本额,并在申请工商登记时资金到位。为了保证企业资本金在设立时如实到位,法律赋予具备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设立验资的权利。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证明)是企业申报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局递交的必不可少的证明件,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及发放《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实收资本是固定不变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注册资本应当与实有资金相一致.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实收资本(或股本)也可能发生增减变化,所以<条例>中还规定:企业法人实有资金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应持资金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相似文献   

18.
资金是企业法人的“血液”,而资金的有效运动是企业法人的“命脉”,资金紧张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法人及其经营者,如何强化以企业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笔者谈点初浅看法。 一、经营者的基本观念 (一)竞争意识。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公平竞争,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在资金决策和日常运筹中,善于抓住机遇,通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宋瑞海 《河北企业》2000,(10):46-46
<正> 1993年某企业投资开办了一个公司,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150万元人民币。实际上该企业没有投入资金,而凭虚假的出资证明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注册登记。该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欠下了大量的债务而被迫歇业,1995年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了营业执照。在债务人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债权人便以开办单位为被告向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责任。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设立企业法人的主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符合法律规定数额的注册资金。某企业在开办公司时注册资金没到位,虽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授予了该公司企业法人资格,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实际不具备企业法人的条件,应按不具备企业  相似文献   

20.
齐艳 《活力》2009,(10)
一、当前监督不力,企业法人表现出来的"负效益" 从近年来企业法人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看,其违纪违法的手段形式尽管各异,但归根结底,源于对企业领导的监督不力,其表现形式不外乎十条.其一,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热衷于个人享受.其二,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